撰文/張文黛(花蓮)
圖片來源/臺北慈濟醫院公傳室提供
臺北慈濟醫院王嘉齊主任,分享醫院評鑑過程中,感受到全院同仁合和互協的向心力。
「第一次做經營管理組的陪評,其實也是有一點緊張。孔子說:『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像我現在也差不多快要六十歲了,應該也算是經過大風大浪;但是評鑑之前,還是有點緊張。」8月2日志工早會上,臺北慈濟醫院王嘉齊主任,分享醫院評鑑過程中,感受到全院同仁合和互協的向心力。
服務於腸胃肝膽科的王嘉齊主任,自臺北慈院開院以來,已多次參與醫療組陪評,身為一名醫生,對醫療相對熟悉,至於經營管理組,就顯得較為陌生。
王嘉齊主任平時的看診數及工作量很大,但評鑑前為了做好準備,即使工作疲憊,仍在下班後與一早起床時,開始研讀醫院評鑑條文。
評鑑當天,他不斷提醒自己不要太緊張,並觀察委員的個性和態度,以便相處時能留下好印象。而此次評鑑的廖委員,為理工背景出身,對於設備、機器等非常了解,也很有主見,對細節極為要求。
王嘉齊主任(後排左一)感恩在評鑑過程中,有許多醫院同仁在一旁協助。
經營管理組評鑑過程中,王嘉齊主任感恩有許多醫院的同仁幫忙,包含行政部門,如工務、總務、醫工、醫事室、企劃室,以及法專、社服室等,都在旁協助。
大家表現都非常好,每當評鑑委員抽查到的資料需要補充說明時,同仁都會在很短的時間內找出,且立刻回覆。在訪查過程中,有一些小小的狀況時,也是馬上加以修正,希望給委員一個滿意的答覆。
「現場的訪查,評鑑委員會到現場,去看看我們院內的環境、設備等,訪查的地點包羅萬象,有些地點,我當醫生也都很少會去的地方......」
他們一起訪查了醫院的中控室、機房、廚房、垃圾場等,甚至到地下室看院內的防震系統,因為臺北慈院的防震系統非常特殊,委員們都很有興趣,因此要親自去看看。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委員有詢問到醫院醫療爭議事件的處理流程,以及對同仁關懷。」
王嘉齊主任(右)表示,此次醫院評鑑,全院同仁向心力堅強,每個人盡力做好自己的本分事,讓評鑑圓滿落幕。
王嘉齊主任說,他個人覺得這是臺北慈院的強項,因為所有的醫生,都有做相關的醫療保險,同時也有互助金、院基金及科基金等。所以假如發生醫療爭議事件時,相關保護措施,其實可以減少當事者在心理與精神上的壓力,同時院方的關懷也做得非常好。
總結此次的評鑑,全院同仁的向心力,真的是非常堅強,大家都做好自己的本分事。王嘉齊主任覺得,最主要的原因,應是本院有很多的同仁,都是上人的弟子和慈濟人。雖然這次陪評過程辛苦,但他說:「應該說是幸福,能夠順利完成任務,還是覺得非常有成就感。」
精舍德諦師父聽了王嘉齊主任的分享後回饋:「感恩王主任的分享,也覺得很感動;尤其提到的向心力,就是是全院的向心力。大家都很愛慈濟,也很愛上人所愛的人,也就是所有我們的病患大德。」
「向心力」,就是合心的力量非常大,也誠如上人所說,每一天都是「日日在自我評鑑,日日在自我精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