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愛耕福田 福緣自然來

0觀看次
A- A+

撰文/陳金國(花蓮)

位於花蓮縣吉安鄉建昌路上,一間約4坪大小的水煎包攤,外頭擺了各種盆栽,有仙桃果樹、樹蘭、七里香、海豚蘭,以及各種小品的盆栽,不禁讓人誤以為來到園藝花坊。

仔細一看,攤車的車身正中央,貼有鏤空紅底的「愛」字,沒錯!這是一家愛心商店;雖然炙熱的陽光已將紅字曬至褪色,但不變的是店家的「愛心」。

◎用心用愛 做出口埤

 吳卉蓁(右)和蘇志恭(左)夫妻倆共同經營水煎包攤,並努力做出好口碑。(攝影/曹慧如)

老闆娘吳卉蓁女士,因表親準備結束山東饅頭的營業,於是她和先生蘇志恭便決定接手繼續經營。起初,她主推山東饅頭與銀絲卷兩種品項,並以大盤商的方式經營;後來規模越做越大,除了批發給超市及早餐店外,也曾供應精舍和多所學校,最高紀錄一天賣了上千個饅頭。

「當時就做出口碑,連以前山東老兵伯伯,每天都來向我買。回大陸探親時,還特地來買一箱帶回大陸,跟我說回去山東反而吃不慣當地的山東饅頭,還是習慣吃我家的饅頭。」吳卉蓁略顯得意的分享道。

◎現做現賣 簡單零負擔

山東饅頭在夫妻倆的經營下已三十幾年,雖然生意越做越大,相對的,因製作過程需要不斷的推、揉,這也間接造成了職業傷害;除了手臂及肩胛與肱骨的痠痛外,手腕及大拇指魚際處也不時傳來疼痛。

其中,山東饅頭及銀絲卷需冷凍來儲藏,因此在電費高漲的情況下,每月電費甚至高達四千元,且經常有存貨或者客戶要求賖帳等問題,帶給夫妻倆很大的困擾。

「大概在2012年時與老闆討論,我們都有年紀了,不要做到那麼累。」吳卉蓁接著說,「因此,決定改賣水煎包。比較簡單,現做現賣,不用存貨,賣完為止。除了星期日與例假日外,幾乎都有營業。」

◎痛惜顧客 用愛承諾

 一顆顆鮮嫩多汁的水煎包,每一粒都充滿夫妻倆的感恩心。(攝影/黃秀真)

說起製作素水煎包的因緣,最主要是因為這附近有許多慈濟職員。吳卉蓁說:「一日,有位妹妹來跟我說:『老闆娘!您人那麼好,為什麼不做素的水煎包呢?我們都是吃素的。』」

當時,她隨口答應說:「好啦!我再看看。」

不料,這位妹妹天天來問有沒有素的水煎包,就這樣問了二十幾天後,吳卉蓁心想:「答應人家的事自己卻沒有做到,很不好意思。」

於是,她決定從下個月開始賣素食水煎包,並著手研發新產品;從高麗菜水煎包開始,慢慢研發酸菜包、南瓜包,以及夏季限定的匏瓜包與冬季新鮮的蘿蔔絲包。

◎堅持原則 平等尊重

「雖然剛開始賣水煎包的時候,有一點手拙需要適應,但每一粒包子,我都以『感恩心』來做。」吳卉蓁說道。

她回憶起,有次慈濟技術學院(慈濟科技大學前身)舉辦活動,共訂了五百粒素水煎包,由於這突如其來的大筆訂單,全家總動員,包含兩個妹妹、妹婿,以及母親一起來做。也因為他們用心如一,這才有後面的九百粒訂單。

「這就是一念心,葷的有幾種品項;素的,也一定要有相同的品數。我要讓吃素的人,吃了我的水煎包,也有足夠的營養,與多種口味的選擇,這是我的堅持。」

◎用心用愛 感恩慈濟

透過彭冉妹師姊(右)的邀約,吳卉蓁(左)毫不猶豫地答應加入愛心商店。(攝影/黃秀真)

談到慈濟,吳卉蓁表示自己與慈濟有著很深的因緣。她的同學中有出家師父、醫院志工等,自己以前也曾到精舍幫忙。因此,當彭冉妹師姊向她邀約:「慈濟現在有在推愛心商店,放置愛心竹筒讓人方便捐款行善,妳也可以來參加。」

吳卉蓁毫不猶豫地說:「好啊!」

不久,彭冉妹師姊偕同黃秀真師姊一起來攤位放置竹筒,另有曹慧如師姊幫忙收。

「其實,最該感謝的是我。每次,顧客來買水煎包,有時候會說零錢不用找了。我就會跟她說:『我幫妳捐出去,好嗎?』顧客聽了,也很高興說好啊!我自己也是一樣,有時想要捐錢,就不用愁要拿到那裡,現在直接投進竹筒就對了!」吳卉蓁開心地分享。

◎自耕福田 自得福緣

在製作及販賣的過程中,最令人感動的,莫過於在這不大的空間中,特別擠出一個煎素的平底鍋爐,就連鍋鏟與夾子都是專用;對素食者的尊重由此可見一斑。

而能夠讓老闆擠在幾乎只容一人的狹窄空間裡壓麵及包水煎包,若非心中有愛,哪能如此自在並堅持理念,尊重與同理素食者的需要。除了要讓人吃得營養,與提供多樣口味的選擇,夫妻倆完全沒有考慮是否會增加工時與生產成本。

小小的攤位裡,餐桌上不只有慈濟的愛心竹筒,還有另外兩家慈善團體的小募款箱及愛心豬,足見店家的愛心滿滿,真不愧為「愛心商店」;或許,這就是水煎包用愛耕福田,福緣自然來,普獲大家青睞及喜愛的原因吧!

在這不大的空間中,特別擠出一個煎素的平底鍋爐,夫妻倆對素食者的尊重由此可見一斑。(攝影/黃秀真)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