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徐翠苓(花蓮)
不向命運低頭的杜國暉,從自己的病中看見眾生更多的需要,於今年回臺灣受證成為名副其實的慈濟志工。(攝影/黃秀琴)
睽違三年的「慈濟海外培訓委員慈誠精神研習會」,隨著疫情流感化,各國放寬邊境管制,終於在2023年6月15日至19日,於花蓮靜思堂復辦,讓在海外已完成培訓課程,成功推薦受證的志工回到「心靈的故鄉」,圓滿讓上人親自授證的願望。
第一梯次的學員共六百一十九位,分別來自馬來西亞、新加坡。
來自馬來西亞新山的杜國暉,二十九歲那年(2007年)被診斷罹患血癌(白血病)。不向命運低頭的他,從自己的病中看見眾生更多的需要;因此,他踏上了行善之路,今年更回臺灣受證成為名副其實的慈濟志工。
2003年起,他在新加坡的佛寺待了五年的時間,因此種下了學佛及遇上慈濟的因緣。也因為接觸慈濟,心中有了上人的法,讓他得以豁達的心情面對2007年突來的疾病。
馬來西亞新山支會的晨間資源回收日,於7月份,部分環保點重新投入運作。杜國暉師兄蹲下身子,將回收報紙疊好,再用尼龍繩將報紙捆綁起來。(攝影/黃綉英)
「我的生命是靠藥物來維持的,如果沒有吃藥的話,我的狀況會非常的危急。」即便如此,當他在訪視個案看到洗腎患者時,杜國暉竟暫忘了自己的病情。
「我覺得他們比我更辛苦,所以我應該要去膚慰他們,安住他們的心。讓他們知道,你不是一個人,你不孤單。」
放棄骨髓移植的念頭,積極以藥物治療的他,背後有個動人的願力。「我希望以自身的治療經驗,幫助同樣罹患血癌的患者。」
「醫護人員積極的幫助我,只要有新的藥物便讓我嘗試。如果產生副作用的話,我就可以告訴醫生,讓醫生能對下一個病人進行另外一種治療方法,讓病友不必承受副作用的苦。」
當被問及如何身行好事?杜國暉師兄(前排右1)回答:「父母給我們身體,趁著把握利用時間發揮良能行善。」(攝影/曾秀珠)
即便杜國暉有著菩薩般的心腸,在這漫長的治療過程中,也曾想過要放棄;但是因為演繹「鑑真和尚東渡日本傳法」的故事,讓他重振信心。「鑑真和尚雖然雙目失明,仍決心不改,矢志東渡,歷經六次才成功到日本傳法。他的毅力令我佩服,所以我告訴自己,一定要堅持下去。」
病情不穩定的他,以病為師。為了做慈濟,他固定到健身房鍛鍊身體,就是要讓自己的身體維持最佳狀態,以便承擔慈濟事。「其實生病是一種磨練,提醒我要好好把握父母給的身體,為眾生去付出。」
罹患血癌後,杜國暉有個讓他十六年來矢志不渝的願望,那便是希望在有生之年,善用自己的生命幫助他人,讓自己走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不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