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大愛的苗圃】臺南大愛幼兒園(一)

0觀看次
A- A+

圖文/臺南大愛幼兒園

◎故事,從捐地說起

莊慎私居士(前排左三)於一九九二年,捐出位於仁德交流道附近的土地,讓慈濟建設臺南靜思堂。

慈濟第一所幼兒園,似乎理所當然地應該在花蓮,最後卻落腳在臺南,只為因緣具足,而且背後還有一段感人的故事。

1992年12月,上人行腳至屏東分會,莊慎私和黃秋香這對老夫婦,在臺南慈濟委員蔡柏洲的引薦下會見上人,他們表示,想要捐獻一塊土地給慈濟在臺南蓋靜思堂。這塊土地有1310坪,不但地形方正,且位在仁德交流道旁,交通很便利。

在此之前,莊老夫婦完全沒見過上人,也並非慈濟的志工,只因認同慈濟的理念,又聽到上人正在尋覓土地,於是有了捐地的想法。又聽說,上人不輕易接受捐獻,為了成就捐地的心願,他將土地所有權狀供奉在佛桌上,早晚祈求菩薩,希望上人能夠歡喜接受。

莊慎私居士原於此處開設「慈佑幼稚園」,因此在臺南靜思堂落成後,便接著開辦大愛幼兒園,以延續莊慎私居士對教育的用心。

終究是因緣具足,上人同意接受了這片土地,並對莊老居士說:「你虔誠的心念,已經超越了這塊土地的價值。」上人還詢問他對這塊土地的想法。莊老居士說:「只要師父接受,這是我唯一的請求。」由於當時莊老居士在此開設「慈佑幼稚園」,因此慈濟一開始便規劃在臺南靜思堂落成後,開辦大愛幼稚園,以延續莊老居士辦教育的用心。

◎籌備

「那個地方要增設幼稚園,你要準備喔!」德旭師父回憶起二十二年前接到上人的交付時,腦中一片空白;心想,自己對幼教完全陌生,相關的經營管理也毫無概念。但他憑著一股哪裡有需要,就往哪裡去的單純信念,毅然決然地接下了工作,殊不知籌設程序之繁雜,還有更多意想不到的困難在前方等著。

德旭師父當時對幼教完全陌生,但憑著一股哪裡有需要,就往哪裡去的單純信念,毅然決然地接下了工作。

首先是土地變更,在程序上就延宕了一年,幸有具建築設計及室內設計專長的許明賢師兄協助;當問題得以一一解決時,卻又碰到另一個問題。原以為大愛幼稚園可直接沿用已經立案的慈佑幼稚園,卻沒料到在法規上還有許多問題需克服。

1998年,臺南靜思堂的建造項目即包含了幼稚園,等到要申請立案時,才發現慈濟基金會是慈善事業,只能成立托兒所,而幼稚園及托兒所分屬教育局、社會局管轄。

只是,慈濟基金會登記地在花蓮,公文必須遠送花蓮,待用印後再寄回臺南;為了符合法規和程序,整個時程又延宕了一年。直到2002年7月19日,才正式成立臺南慈濟大愛托兒所;2012年,政府頒布幼兒教育及照顧法後,幼托整合才從托兒所改名為幼兒園。

 臺南大愛幼兒園創立之初困難重重,所幸在許多慈濟人的協助下,問題終於一一解決。

籌備之初,不僅公文往返耗時,德旭師父從花蓮搭火車一路來到台南,往往要花上一整天的時間。當時靜思堂仍在興建中,只能克難地暫住在對面的仁德運動公園活動中心的地下室;甚至一整年的籌備期,包括會議討論、招募、培訓,都在這個地下室完成。

除了法規行政問題外,還需教育專業人員才能共同成就。第一任所長李慧莉回憶,1999年正想回到志業體服務時,便接到德旭師父來電,說要籌設幼稚園;而原本由她負責籌備,預計在彰化開設的慈濟第一所幼稚園,卻在因緣際會下暫停了計畫。這期間,李慧莉又遇到母親罹患乳癌,需陪伴母親身旁。

臺南大愛托兒所第一任所長李慧莉,與第一位創園職工謝美雪師姊,共同肩負創園的重責大任。

2001年6月,當李慧莉正在醫院陪母親進行化療時,又接到德旭師父來電:「臺南托兒所要開始籌備了,您要虔誠發願,若是媽媽化療順利,您就來臺南報到吧。」

一個月後,李慧莉成為臺南大愛托兒所第一任所長,與第一位創園職工謝美雪師姊,共同肩負創園的重責大任;小自環境整理,大到與建築師溝通、準備立案送件......等諸多繁瑣事務,二個女人,把自己當男人用,前脚走後脚放,從未喊累,聽到的總是創園時的法喜。

雖然有了所長和行政人員,但其他教學現場的人員都還沒有著落。德旭師父這時也體會到,很多細節和問題都不是能想像得到的,尤其是管理層面的問題。

李慧莉所長(左)與德旭師父商討幼兒園的管理層面及行政細節。

正當煩惱之際,貴人適時出現了;經營幼稚園的廖芳美,輾轉介紹了臺中的好兒美幼稚園,德旭師父便帶隊到臺中實地觀摩學習。一行人,很認真地觀察幼稚園內的規畫與設計,並仔細標註每一個位置和擺放,以作為臺南大愛幼稚園空間配置的參考。

「第一家幼稚園,很多事情都沒有概念,需要發揮想像力,憑空去創造。」德旭師父回憶當時的情況,當年只能拿著空間平面圖,憑著感覺以填空的方式,安排室內空間的布置與擺放;隨著程序,依著步驟,克服了一個又一個難題。

臺中好兒美幼稚園黃貴美園長(前排右二),毫不藏私地分享幼兒教育理念和教材。

硬體解決了,軟體才是教育的核心。臺南大愛托兒所成立,在沒有教材的情況下,特別感謝黃貴美園長,毫不藏私地分享幼兒教育理念和教材。

除了一般教材,如何將慈濟的教育理念融入教材中,可說是從零開始。靜思語教學,是托兒所的主要特色之一,但需另外設計適合的教案。而當時園方聘請的老師,多數沒有靜思語的教學經驗。

靜思語教學,是大愛幼兒園的主要特色之一;而第一學期的教材,皆為老師們親手編纂。

李慧莉回憶草創時期的教學情形:「許庭瑋是第一顆靜思語教學種子老師,加上林金拔、廖芳美、徐碧珍等師姊及林文峰師兄來協助培訓老師。而我負責教材的插畫,然後再影印出來;第一學期的教材,都是由老師們親手編纂。」

一切看似籌備妥當,沒想到九月開學前,陸續來了桃芝等兩、三個颱風。為了孩童的安全,開學前一天特地動員了臺南區的師兄、師姊進行清掃工作。李慧莉至今仍印象深刻:「9月1日一大早,天才微亮,就看見德旭師父將長衫衣角捲起至腰間,拿著掃把掃小石子的畫面。這一幕,至今仍歷歷在目。」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