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們一起蓋主堂】真空妙有,真切如實--「風雨走廊」

0觀看次
A- A+

撰文/楊寶月

「風雨走廊」,沿著原先栽植的龍柏樹牆而建,呈現蜿蜒迂迴的意外曲線,顯見院落、古典雅緻的迴廊效果。(攝影/張文永)

「主堂興建開工時,上人指示『小靜思』不僅不拆、不遷,還要維持其平日早、晚課,及每個月的藥師法會之正常功能。」身為結構技師及建築志工的梁昌枝,言簡意賅地說起搭建「風雨走廊」最平實、最簡單的緣由。

而「內裝簡潔、外觀莊嚴典雅」,是梁昌枝為功成身退,之後稱為「慈悲迴廊」的風雨走廊,所下的最精妙的註解。

風雨走廊 細說因緣

2009年8月,莫拉克風災過後,地處後山的花蓮並沒有置身事外,接連幾個颱風外圍環流,傾瀉的大雨依舊下個不停......

2009年9月,靜思精舍主堂興建工程啟動,工程基地上的觀音殿拆除後,舊主堂──「小靜思」與其他屋群少了連結,常住師父常走的「過道」不復存在,一旦遭逢雨天之時,總有極大的不便。

10月初,靜思精舍正進行主堂的地基工程,「直直落」的雨總是積水未退;每天必須誦早晚課的常住師父們穿起雨衣、撐起雨傘,甚至撩起僧衣迦裟,從新講堂涉水至小靜思,往往是顧得了身子,顧不得腳下。因此,搭建一個連接新講堂與小靜思的迴廊,是必要的。

考驗智慧 舊物惜福

秉持「惜福、舊物再利用」的理念,風雨走廊「莊嚴、典雅,簡單又要有造型」的構思應運而生。 (攝影/蕭嘉明)

為了配合小靜思與新講堂旁的小知客室,梁昌枝仔細推敲迴廊的設計以及施工問題,「高度一定要連接正確,尤其是正面的設計要與原建築物搭配,進入迴廊內感受的高度,又不能有壓迫感。」

基於上人慈示,這是一條臨時通道,主堂蓋好後就要拆除,再加上精舍門面的緣故,因此建材使用觀音殿拆除的舊料,秉持「惜福、舊物再利用」的理念,莊嚴典雅、簡單又有造型的構思應運而生。

朝著這兩大方向尋思,梁昌枝經過三、四天的醞釀,勾勒好樣圖後,與黎逢時、陳麗明師兄等人在內的北區慈誠工務組,於10月2日正式向上人提出「風雨走廊規劃報告。」

「第一個樣圖是陽春型版,只有屋頂一條的廊道;看一看後,就給廊道兩側加上欄杆;而後,又於欄杆之上,再加裝幾扇窗戶......」梁師兄打開電腦裡的電子檔,回憶當初向上人報告的內容。

古早「拉窗」上人巧思

這天為「曬經書日」,常住師父專注地站在窗台前讀看經文。(攝影/簡淑絲)

幾經集思廣益,增增減減的紙上作業後,風雨走廊沿著原先栽植的龍柏樹牆而建,總長不過幾米,倒也呈現蜿蜒迂迴的意外曲線,顯現院落、古典雅致的迴廊效果。

迴廊內側緊挨著龍柏,基於通風性的需求,木條欄杆高度設計在腰部以下,不僅通風,通過迴廊的往來行人,亦可盡覽榕柏的翠綠。

時序入冬時,冷風陣陣;過年期間回返精舍者眾,迴廊轉而充作接待小憩之所,因而加裝捲軸式透明帆布,避風、躲雨,發揮「風雨走廊」名符其實的功效!

風雨走廊位於小靜思左側,面對著正山門,顯得需要正式的門面。然而迴廊的高度不夠高,若要為其建構立面外側的門、窗,觀音殿拆下的舊窗尺寸,顯然不符當下的需求。

上人巧思:「我們來做一些古早式的,木片推開、閉合,類似百葉的推開窗。」為此,梁昌枝等人取符合規格的舊窗料再度利用外,亦特別商請木作師兄,依照上人的巧思,做出可以左右拉動窗子的軌條,稱為「拉窗」的古早式木窗。

考量木窗兼具通風、保暖,外側窗戶下沿預備設計「活動式的百葉窗」,卻在施工中發現了困難與複雜之處。施工團隊認為,內側既然沒有牆壁,那麼在外側開些窗戶,就能解決問題。

隨後,木作師兄按著比例,建構兩組普通的木櫺玻璃窗,與古味懷舊的「拉窗」並列而陳,拉出風雨走廊的絕佳視覺軸線。

簡潔幽靜 層次變化

木作師兄按著比例,建構兩組普通的木櫺玻璃窗,與古味懷舊的「拉窗」並列而陳。(攝影/張文永)

風雨走廊的興建,是在具有鐵作專業背景的陳阿松師兄帶領下,從剪裁、焊接、栓螺絲釘,到「打矽立康」;人力精簡到只有時稱「鐵作四人組」的簡進、林成、林忠庸師兄等,進行輕鋼架的骨架及鋼瓦屋面的施作,後續由陳明月師兄的木作團隊,進行牆面、天花板裝修及鋪設木地板;還有楊文章師兄的水電團隊配合,安裝水電管線及照明。最後,由王明煌師兄進行油漆塗裝做最後的修飾,風雨走廊才告完工。

首先,按照梁昌枝的設計圖「放樣」,將觀音殿拆下的C型鋼,或單根,或合併成樑成柱,彩鋼瓦片裁切好尺寸,整齊排列成屋面等等;柱子該放哪裡、門設在哪兒、窗戶開在何處,以及高度如何等,一切按部就班依樣施工。

兩米許的高度,地基扎牢不能少,鋼柱與水泥地面用螺絲牢牢鎖上,雖然是一座臨時建物,但每個步驟都能扎扎實實地看到施工的用心與細節。

工程團隊與九位宜蘭區福田志工,開始進行「風雨走廊」的拆卸工程。(攝影/張文永)

既然定位為「臨時建物」,它,終究要走到被拆解的命運。

8月16日早上八點多,黎逢時大隊長、工地主任陳麗明、結構技師梁昌枝師兄等人眼神專注,看著木作梁清波、何康生、林明輝等三位師兄,與精通鐵作的鄭阿川師兄,帶領九位宜蘭區福田志工,開始進行「風雨走廊」牆板、天花板、木地板的拆卸工程。

「啪!啪!啪!」一群人拿著各式工具,往「風雨走廊」正面的木條一一拔除而行。已經上色的彩鋼瓦,在鑽螺絲的「嘰!嘰!嘰!」聲中,一片一片被擰開。

「拆除比較不需要專業,拆很快,就是要『小心』!」陳麗明眼觀現場,一面解說拆除次序與要領。

頃刻間,拆除的工序來到建物骨架和瓦片;只見十根C型鋼柱刻意裸露在廊道內,透過油漆顏色的變化,呈現咖啡古銅色的骨架;而木材原色的窗框或櫺線,以及玫瑰白的天花板與牆面,呈現有變化層次的美,讓迴廊不顯得單調乏味,尚餘一股幽幽的寧靜。

精舍靜謐的清修空間,每每在小小迴廊轉彎處,體現另一種簡潔樸實的奢華風味;而這一切,在集合眾多師兄的力量之下,逐漸地走入了靜思精舍常住眾的深處記憶裡。

風雨故人情 往事在夙昔

這座立於現代,卻又引人發思古之幽情的迴廊雖已功成身退,在靜思精舍的歷史裡,仍保有它「真空妙有」的如實境界。(攝影/張文永)

「現在拆除的順序,就是當初最後完工的順序。」看著風雨走廊逐步拆解,陳麗明師兄頓然若有所悟的說著。

靜思精舍,是一個修行道場;各工作次序透過工務所的安排,何時進場?何時完工?皆以維持道氣,不驚擾常住師父的清修為目標。

「風雨走廊」搭建與完工的時間點,正是上人外出行腳時;如今的拆除時間點,同樣選擇在上人出門時。「工程的次序在走......」黎逢時瞇起了眼睛,望向已然完工的主堂,頓時無法說清這其中的關聯性。

無論是「風雨走廊」或「慈悲迴廊」,這座立於現代,卻又引人發思古之幽情的迴廊雖已功成身退,在靜思精舍的歷史裡,仍保有它「真空妙有」的如實境界。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