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們一起蓋主堂】化腐朽於雋永─內裝木作油漆工程

0觀看次
A- A+

圖文/劉對

位於車水馬龍的介壽路旁的慈濟三峽志業園區,在塵囂紛擾的城市裡猶如一片清涼地;園區內遍植各種林木蔬果,綠意盎然處處生機。一群慈濟志工神情愉悅地走進大佛堂,準備進行靜思精舍主堂興建工程的內裝木作油漆工程。

祖庭木料施作,志工踴躍參與

「慈濟發祥地,禮拜靜思堂......」志工們列隊在偌大莊嚴的佛堂內大聲唱著《慈濟功德會歌》、《慈誠隊歌》,而後虔敬恭讀《慈濟十誡》,宛如置身在花蓮靜思精舍,於上工前的一番身心滌盪。 

「慈濟發祥地,禮拜靜思堂......」志工們列隊在偌大莊嚴的佛堂內大聲唱著《慈濟功德會歌》、《慈誠隊歌》,而後虔敬恭讀《慈濟十誡》,宛如置身在花蓮靜思精舍,於上工前的一番身心滌盪。

一頭白髮的陳清波師兄,關掉音響走出音控室對志工說:「很高興不用到精舍,就可以做到主堂工程。」自從接到黎逢時師兄告知,木作數量眾多、施作工程浩繁,需要龐大人力及寬敞空間,因此先擇定在士林、羅東和桃園觀音三地同時製作後,再搬到腹地較廣的三峽園區,以利志工就近投入協助上油(丹麥環保油)維護工程。身為地主的陳清波滿心歡喜,著手整理場地、釘製晾乾木料的架子,摩拳擦掌地迎接木料的到來;而後更承擔總務、音控與生活組,並每日播放《慈悲三昧水懺》偈誦歌曲,讓志工一邊工作,一邊入經藏。

自2月9日主堂工程所需木料進駐三峽園區至今,來自樹林、三峽、土城、新泰、中和及板橋的志工,總計超過一千多人,以及四千多人次的投入,十幾位種子團隊早已熟識,並且培養了很好的工作默契。

來自樹林、三峽、土城、新泰、中和及板橋的志工,總計超過一千多人、四千多人次的投入,志工用心在慈濟三峽園區研磨木材。

轟隆隆的機器聲響起,木屑飛揚,擅長木作的師兄站在最前線,握著電動磨砂機將木板表面磨平;另一邊,師姊們一手拿著棉布,一手握住砂紙,將磨過的木板再細磨。經一番琢磨後,手指輕輕碰觸,仔細檢查無一粗糙處才能過關,她們都笑說:「比自己的臉頰還要光滑細緻哪!」

木板磨平後接著上第一道保護油,志工自動分成三條動線,由具油漆經驗的志工打前關,將無毒的丹麥環保油均勻地漆在木板表面及周邊溝縫處,待木材毛細孔將油吸入後,先用菜瓜布抹勻,接著用棉布以旋轉方式推揉,讓油填滿毛細孔,再以直線方式用力地將剩餘的油全部擦拭乾淨。

「就像汽車推蠟一樣,要擦均勻又乾淨,否則木頭花紋會雜亂霧濛濛的。」木料工程總窗口葉國樑師兄,提高音量提醒志工:「搬動木材要小心,不可碰撞;上油要特別注意轉角、溝縫處......」由於他長期參與精舍興建工程,因此具有豐富的經驗。

「很多施工細節我必須先了解,才能教給志工。」葉國樑師兄曾在機械工廠上班,現已退休多年,在太太的引薦下加入慈濟,從此全心投入,只要有需要的地方都全力以赴,他說:「要活就要動,做志工當運動,活得久才有意義。」

做一天賺一天,把木板當菩薩

八十歲的高愛師姊,常獨自轉兩班公車,從板橋江翠到三峽園區,只要知道有工作一定到,做事從不落人後。

「就像我一樣,做一天賺一天。」雙手忙著擦拭木板溝縫的高愛師姊,抬頭望著葉國樑,多白的水晶球體透著得意的眼神,她要趁著還有一隻眼睛看得到時趕快做。八十歲的她,常獨自轉兩班公車,從板橋江翠到三峽園區,只要有工作她一定到,做事從不落人後。

「外面下著毛毛雨,大家趕緊到寮房外面幫忙收板子!」聽到有人高喊,高愛師姊放下手邊工作,邁起一拐一拐的腳步往外走,不讓他人幫忙,一次扛起三塊長木板邊走邊說:「我自己來就可以,你趕緊去搬別的,不要讓木板淋到雨。」

這些木板,是早上才剛刷好清潔劑後晾曬在太陽下,以接受天然紫外線照射來調整色差。慈濟人多力量大,十幾分鐘後,幾十排晾曬的板子,已全部移到寮房廊下,安全地避過剎時的傾盆大雨。眾人舒了口氣,放心地回到佛堂,繼續為木料上油。

吳貴月師姊請志工們休息,卻搶先到工作檯,拿起棉布仔細地擦乾木板的每個角落;而後又換一條乾淨的棉布,小心翼翼地捧著木板擺到木架旁,順手將碰觸的地方再擦一次。

「大家先喝口水再上工!」吳貴月師姊請志工們休息,自己卻搶先到工作檯,拿起棉布仔細擦乾木板每個角落;而後又換一條乾淨的棉布,小心翼翼地捧著木板擺到木架旁,順手將碰觸的地方再擦一次。而這些木板必須等晾乾後再上第二道油。

「我把每一塊木板,都當成一尊菩薩般恭敬。」范瑞美師姊除了偶爾回花蓮精舍,為已裝置好的木製品再做修整外,幾乎每天到三峽園區報到。她表示在這裡成長很多,從不善與人互動,到現在能聲色柔和,並從中體會上人說的「合和互協」,只要人圓理圓,事就圓。

「師姊,您打圓時圈圈要小,才能全都抹到油;打直的力道要重,才能將油推進木板裡,同時也擦得乾淨。」身手俐落的范瑞美穿梭在人群與木材間,一一指導志工上油的技巧,並做最後的把關。

種子志工范瑞美師姊(左)指導大家擦拭木板。

由於主堂興建工程延後,范瑞美也樂於把上班計畫挪後,她不要錯過每個能為精舍付出的機會。「因為精舍已經是我的家,我把上人當成我的父母。」她常利用假日,搭火車回精舍繞一圈,飯都沒吃又趕回臺北,只為滿足思鄉之情。精舍的一草一木,在范瑞美的眼中是那麼地親切、那麼地熟悉,希望有更多的時間回到精舍當志工。她常想,自己年紀不到半百,卻已歷盡滄桑,幸好有靜思精舍讓自己悽苦的心靈有所依靠,從此不再漂泊。

回首人生,范瑞美師姊三歲喪父,貧困的家境被列為低收入戶,讓她從小養成獨立的個性,凡事刻苦耐勞。婚後遇人不淑,她獨自扛起先夫留下的龐大債務,就讀國中的唯一女兒又叛逆乖悖,雙重打擊讓她看了半年多的精神科醫師。

今年二月,有師姊邀她到三峽園區出坡,欣然答應的她自忖雖然受證多年,但為了生活拚命賺錢,實在很少為慈濟付出;現在債務已還清、父母恩已報、女兒也孝順,該是時候付出了。

在世間,為自己留一件不朽物

精舍木材研磨工程在三峽施工,慈濟志工用心研磨木材。

「感恩大家全力配合,讓工程每一階段都能圓滿。」吳夢鶴客氣地對志工說。木料工程手續雖然繁多,步驟卻相當固定,又有種子負責指導,大多數志工都能駕輕就熟,吳夢鶴只需隨處關懷、視狀況補位;但,他看到有機可乘便想搶先一步......

「師兄!這動線的木板由我來搬,您不要搶我的工作!」他知道,志工體諒他大病初癒,不捨他太勞累,所以他也總是笑笑地回報:「感恩啊!」

「此生一定要有一樣東西讓自己永遠保存,永留在娑婆世界......」多年前心臟二尖瓣膜脫垂才開完刀,又發現腦部長東西,適逢新店慈院啟業,他就近接受治療恢復良好,誰知兩三年後又罹患男性乳癌,趕緊手術化療,靜養近一年。

近年來連續幾次的大病痛,讓吳夢鶴深刻體會人生無常。曾有人問他,都已經做了這麼多好事,為何還會病痛?他總回應:「我是有福報的人,才能體會到病苦,累世的業報要歡喜還。」二十一年前接觸慈濟後,他自覺今生沒有白來,同修師姊熱心社區公益,支持他全心全力投入志業;兒女在父母身教下潛移默化,從小乖巧懂事,如今在社會上也都有很好的成就。

慈濟志工用心研磨木材,個個練就一身好功夫,也培養如家人般的情感。

「身體終將敗壞,精舍主堂卻是千秋萬世的殿堂。」當黎逢時邀他參與主堂興建工程時,他無顧初癒的病體馬上答應。每天早上六點從三重的家裡出發,抵達三峽園區後就忙個不停,安排動線、調度人手,甚至親身上陣,一整天下來幾乎沒得坐下休息,吳夢鶴說:「一直走來走去,就和繞佛一樣,到晚上才知道累,睡一覺就好。」想到自己能和全球慈濟人結好緣,他夢裡都會笑。

吳夢鶴除了固定到三峽園區,有時也要帶領種子團隊回花蓮精舍,為已經裝置好的木製品再做保養。十幾位種子志工,到桃園觀音木料公司學習如何為木材漆上保護油後,進駐三峽園區至今,個個練就一身好功夫,也培養如家人般的情感。

做中學,志工也專業

來自不同社區的志工,人人為精舍大殿木作工程用心在當下,頭低低的認真擦拭著木板。

精舍主堂興建工程所需的木料,包括天花板、地板、夾板、木門、木窗、百葉窗、通風口隔柵及圓柱飾條等,在三峽園區接受志工們精心上油工程後,最後包裝運回精舍。葉國樑解釋:「上環保油不像一般油漆,要上得越多層越好;我也是從做中學,畢竟不是專業的。」發願要緊跟上人腳步的他謙虛地說。

來自不同社區的志工,人人為精舍主堂木作工程用心在當下,一塊接著一塊認真擦拭著木板,偶爾跟著音樂哼唱入經藏歌曲;數大美麗動人的畫面,在三峽志業園區裡迴盪,人人樂在其中,只為這現世的剎那,能雋刻下不滅的永恆,以留後人一個可供瞻仰的無聲說法。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