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堅持所以完美

0觀看次
A- A+

撰文/張翎慧(彰化)
圖片/張家語提供

「既然要做,就要做到最完美、最有把握。」秉持著不妥協與不將就,趙宇軒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懷抱一顆將事情做到最好的心,將義式料理店經營出專屬的樣貌

◎即時修正做到最好

秉持著不妥協與不將就,趙宇軒(右三)與張家語(左三)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懷抱一顆將事情做到最好的心,將義式料理店經營出專屬的樣貌。

趙宇軒和張家語這對年輕夫妻,一個愛煮,一個愛吃,因而誕生花蓮市自由街的義式料理。由於店內沒有客服專線,僅使用社群平臺做文字交流;細心的趙宇軒,就連回覆顧客訊息的錯字及符號都會提出討論。「一個人的腦袋想不通,我們需要十個人一起想。因此,我會將語句寫下來請夥伴們讀讀看;如果有覺得不舒服的字眼,我們就拿掉,換上更委婉的詞語來回應客人。」

善用社群粉絲專頁,提供顧客更多的評價空間,是趙宇軒改善及增進廚藝最直接的方式。「我很感謝曾來店裡用餐客人給的分享,無論是好的或是負面的評價,都是讓我們料理更進步的最好泉源。」

趙宇軒表示,因為在忙亂中多少會有失誤,如果不是客人的提醒,也許錯誤就會持續下去。因此,針對顧客的回饋,他總是充滿感謝,並且在當天立即與夥伴做出檢討及修正;也因為抱持著虛心改進的心態,讓義式料理店自開業五年多來,擁有了不少穩定客源。

◎從無到有點滴珍惜

 趙宇軒銘記草創的艱辛,不忘適時回饋社會;加入慈濟愛心商店,希望可以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夫妻倆當初創業時的想法很單純,殊不知每天光是備料就佔據一大半的時間,就連休息時間也都在備料中度過。

「我很感謝這群不曾抱怨的夥伴,願意這麼辛苦的跟著我們經營這家店。」有獨特想法卻滿懷感恩的趙宇軒,言語中不時透漏著對夥伴們的感謝。

銘記草創的艱辛,趙宇軒不忘適時回饋社會。對於加入慈濟愛心商店,他也是毫不猶豫的說:「擺個竹筒讓每位上門的顧客發揮愛心,何樂而不為?凝聚起來的愛心,可以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是一件多麼值得響應的事!」

義式料理店是花蓮第306家愛心商店;酵母媽媽黃秀真感動地說:「到目前為止,只要愛心竹筒滿了!家語就會立即通知我,從來不用我詢問。」

美麗又嫻雅的張家語,溫婉又客氣的對待周遭每一個人;提起離世父親給的一句話,她的思緒頓時塞滿了對父親的思念。「我的父親是個沒有物欲、隨遇而安的人。他常常告訴我,不要羨慕富有的人,要跟更艱難的人相比,才會知道自己有多幸福。」

「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是張家語父親留給她最珍貴的禮物,也是奠定她善良慈悲的人生座右銘。

貼心的張家語,設想周到的在餐廳廁所擺置女性衛生用品,深怕突如其來的不方便,讓女性顧客尷尬,而這小小的舉動,也讓前來用餐的女性顧客多了一道安心鎖。

◎有方向的夢想藍圖

餐廳裡獨有的冷氣機彩繪和擺設,也處處顯現趙宇軒對義式料理的用心與投入。

「夢想」是個藍圖也是個方向,更是實踐未來最重要的樞紐。從「食物擺盤」起步,一點一滴堅持自己對餐飲的原則及要求,是趙宇軒實踐夢想的要素之一。

「其實,器具都可以買現成的就好,但我還是堅持要有『適合』的器皿來裝盛食物。為了擺出一個色香味俱全的料理,我會不厭其煩的嘗試十多遍擺放的樣子;只要有一位夥伴有疑慮,我就不採用!一定要試到大家都滿意為止。」

由於趙宇軒有對夢想的堅持,以及對顧客用餐的尊重,才有今天義式料理店的品質與口碑;而餐廳裡獨有的冷氣機彩繪和擺設,也處處顯現他們的用心與投入。

◎敲響善念的銅板聲

2022年12月初,獲知趙宇軒的父親圓滿了這一生的旅程,慈濟人也主動獻上最真摯的關懷。在圓滿父親告別式後,趙宇軒也特地捎來感謝:「希望您們能繼續堅持,將這一分愛分享給需要支持的人,辛苦您們了!」

「愛心竹筒」不僅是慈濟與店家之間的橋梁,更重要的是那一分「愛」。證嚴上人曾慈示:「到每一間商店和他們說慈濟,啟動他們的善心。真正的方向,做得真對!期待它是永恆,若能把人度進來更好。」

期待透過每一個投入「愛心竹筒」的銅板聲,敲響人人心中的那一念善。「一人一善」一同讓這個社會及世界更美好。

「愛心竹筒」不僅是慈濟與店家之間的橋梁,更重要的是那一分「愛」。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