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愛同行—0918池上地震紀實

0觀看次
A- A+

撰文/王瀅琇(高雄)

9月18日下午二點四十四分發生芮氏規模6.8的強震,我正在精舍的菜田裡,拿著鐮刀割地瓜葉;這時,一群人的手機警報聲響徹雲霄,我們趕緊站直身軀,面面相覷。

不久,下起了大雨,我們趕緊回到德(禾耒)師父農耕時的休息處「星天地」躲雨;此時,LINE群組傳來一個又一個的災情訊息,才知道震央在池上,而這一震,也震出了一連串災情。

◎風塵僕僕送物資

防災會議,德如、德悅、德寋、德勘、德澧五位師父入座了解最新救災狀況,隨時準備啟動關懷行程。(攝影/王瀅琇)

玉里鎮與富里鄉一帶受損嚴重,慈濟人也在第一時間南下勘災,我也迅速回報「人在精舍,可以前去出力協助。」

於是19日一早,我跟著德如、德悅、德寋、德勘、德澧五位精舍師父,載著二車滿滿的物資,一路南下到玉里靜思堂啟動關懷,我也跟著前往災區協助。

一早的玉里靜思堂兵荒馬亂,地震當晚已收容不少災民進住安單,而玉里慈濟志工自動自發地集結在此煮熱食、搬物資、清理場地;另一邊進行著防災會議,五位師父入座了解最新救災狀況,隨時準備啟動關懷行程。

在人來人往中,德如師父靜默起身,走到大門入口處,將手中的平安吊飾,一一分送給遇見的每一個人;玉里慈濟志工在地震當下,想必也是又驚嚇又惶恐,平安吊飾就是要安大家的心。

德如師父(右二)將手中的平安吊飾,一一分送給遇見的每一個人,讓平安吊飾安住大家的心。(攝影/鄭啟聰)

救災會議上,聽到從高雄來的「妙緣素食東山阿頭」愛心餐車,已在昨晚與慈濟人一起到臨時安置所中正堂煮熱食。中正堂裡集結了許多外縣市救難隊人員,以及從金針花旅遊勝地赤科山下來的受困鄉親,餐車老闆忙到半夜才回到玉里靜思堂休息。

一大早,餐車老闆又趕緊採購食材,備了滿滿一車的礦泉水與食材;而另一臺「嵐田素食湯包」餐車正在趕來的路上,從苗栗南下繞過臺東,即將抵達玉里靜思堂,準備與慈濟人攜手共善,挺進災區煮熱食。

「妙緣素食東山阿頭」愛心餐車,與慈濟人一起到臨時安置所中正堂煮熱食,提供給需要的鄉親。(攝影/王瀅琇)

德悅師父馬上請大家為他們鼓掌、打氣,一場災難讓愛心湧現;臺灣人的愛心,是災難發生時最溫馨的依靠。

關懷的動線安排上,下午臨時多出了東里村復興部落的行程,起因於18日晚上,東里村村長袁聲銓的一通求救電話。富里鄉一帶水路都被震斷,約六十戶的部落村民,因聯外道路安全堪慮,居民不敢隨意進出,而飲用水與存糧幾已用罄,急需物資與飲用水馳援。

聽聞訊息,德寋師父立刻與花蓮本會連絡,請同仁再載著物資南下玉里靜思堂;德悅師父也馬上商請二臺素食餐車,在傍晚時分前往復興部落,為鄉親煮熱食。

防災會議結束後,五位師父分成五條動線,前往受災嚴重的富里鄉法親關懷;我被安排跟著德寋師父及慈發處室主任邱妙儒,前往法親林武郎家中關懷。一路車行之處,許多道路龜裂、隆起,玉里大橋雖已恢復單向通車,但處處拉起的警戒線,依舊令人擔心不已。

◎法親關懷似家人

來到富里鄉林武郎住處,已近八十歲的林武郎開門相迎,沒料到我們的到來,神情上有些驚訝;但見到熟識的邱妙儒,雙眼不自覺地亮了起來。

德寋師父溫言詢問:「地震時,有受到驚嚇嗎?」

「有啊!嚇死了......」聽到林武郎這樣說,德寋師父趕緊拿出觀音菩薩項鍊為他戴上,再細細聽他敘述心情。

林武郎家中一樓客廳望眼所及,牆壁書櫃擺滿了佛典大藏經,宛如一座小型圖書室;唯中間一處書櫃明顯破裂,其餘皆完好挺立,未因強震而傾倒。

「這尊羅漢鎮守著這些書,他沒事,這些書就不會倒下。但樓上衣櫃、書架傾倒一地;餘震不斷,也不敢整理,現在都睡在客廳不敢上樓。」林武郎說完,大家不由轉身看著立在書架上的羅漢,嘖嘖稱奇。

德寋師父聽到樓上受損情況,徵求同意後上樓勘查,確認居住安全。一上樓看見傾倒一地的衣物、雜物和書籍,這若沒慈濟人前來協助整理,僅憑兩老之力,如何能有頭緒?

社工邱妙儒得知林武郎腳踝處,被玻璃割傷一道淺淺的傷口,細心地幫他消毒並貼上OK繃,叮嚀他早晚消毒擦藥,傷口才能早日康復。(攝影/王瀅琇)

「家裡的狀況,是不是讓我們的法親家人來協助整理?」德寋師父詢問林武郎,希望能借助法親之力協助復原;林武郎卻欲語還休猛搖頭,經過多次勸說,終於勉為其難的點頭答應。

社工邱妙儒得知林武郎腳踝處,被玻璃割傷一道淺淺的傷口,遂細心地幫他消毒、貼上OK繃,叮嚀他早晚消毒擦藥,傷口才能早日康復。

林武郎笑著大聲說:「妳是我的長官,我會聽妳的話。」大家也笑成了一團。

離去前,林武郎看著德寋師父突然說:「師父,我們好像第一次見面,我也不知道您的法號,是不是請您幫我在這裡簽名?」順手拿起一本佛書,請德寋師父簽名。

德寋師父謙讓說著不敢在佛書上造次,遂找出一張白紙簽名送給他。林武郎收下簽名觀看字跡許久後,歡喜地將簽名收進書裡珍藏,成了一件有趣的美事。

依依不捨地結束關懷行程,夫妻倆一路送至巷口揮手道別,一行人再次回到玉里靜思堂,已是下午一點半。匆忙用過午餐,德如、德寋、德澧三位師父,又出發前往不遠處的玉里慈濟醫院,關懷受傷住院的鄉親。

而載著物資與礦泉水南下玉里的車,也在二點半左右抵達;德寋師父帶領同仁趕緊打包物資,準備在下午三點半出發,前往東里村復興部落送物資。

◎愛心餐車挺進災區

德如、德寋、德澧三位師父,帶了多箱礦泉水與物資來到復興部落,為鄉親稍解燃眉之急。(攝影/王瀅琇)

19日下午四點半左右,德如、德寋、德澧三位師父,帶了多箱礦泉水與物資來到復興部落,為鄉親稍解燃眉之急。部落的長輩看見穿著「藍天白雲」的慈濟人到來,拍著手,臉上現出笑容,舒開了愁眉。

「看見您們到來,長輩們安心了;說慈濟人來了,我們有東西可以吃了......」退休後從北部返鄉的陳小姐,難掩激動的情緒開心地說著,也表示部落已經二天沒水了,餘震又不斷,每個人都不敢回家;大家聚集在空地,拿出家裡的食物及飲用水一起煮、一起吃,但眼看都快煮完、吃完了。

「今天帶來簡單的物資與礦泉水,等一下會有二臺餐車上來煮熱食給大家吃,您們有什麼需求都可以提出,現在最重要的是人都平安......」德寋師父向復興部落頭目陳新德表達關切心意。

臨時打包的簡單物資,雖算不上豐盛,卻有著滿滿的愛心;志工一一分送給部落鄉親,為他們送上慈濟人的祝福。部落長輩們用掌聲表達感謝,最後更直接唱起原民歌曲,唱出最真誠的謝意。

愛心餐車開進了部落,為部落鄉親準備美味的熱食。(攝影/王瀅琇)

不久,「嵐田素食湯包」與「妙緣素食東山阿頭」餐車開進了部落,餐車老闆動作俐落地大展身手煮了起來。部落鄉親們排排坐著等候,更索性拿出桌子在巷子裡擺了起來,準備享用熱騰騰的美食。當熱食煮好就緒,每人拿著自家餐具依序取餐,很快地吃了一碗又一碗;素食餐點的美味,在這夜晚,流轉回味在每個人的舌尖上。

「謝謝您們的大愛,讓我們這麼溫暖,也給我們很大的信心,讓我們知道有被看見、有被關心......」在部落C據點照顧長輩的張李俊賢,直說餐點非常美味,每個人都吃了好幾碗。

部落鄉親們在巷子裡擺了桌椅,享用熱騰騰的美食。(攝影/蕭寂興)

一心推素的「嵐田素食湯包」餐車老闆蔡榆凱,看見鄉親臉上湧現的滿足感,早已忘卻千里迢迢一路趕來的辛勞,他說:「看到他們吃得開心、滿足,其實我們就感到很欣慰了!」

夜幕即將低垂,遠方盡處天空尚有夕陽餘暉,巷子裡的街燈也亮了起來。部落鄉親意猶未盡地吃著愛心餐點,飽了胃、暖了心,暫時忘卻憂傷,蓄滿能量;而我們也帶著完成使命的幸福感,啟程回玉里靜思堂,再搭車回花蓮,準備明日再戰。

◎花甲志工協助校園復原

0918池上地震,讓萬寧國小圖書室的書籍與書架散亂倒了一地,志工一一將書籍撿起整理。(攝影/王瀅琇)

0918池上地震震後第三天,一臺載著四十一位慈濟志工的遊覽車,從花蓮一路南下來到富里鄉的萬寧國小協助災後復原。

萬寧國小的圍牆倒了一大半,所幸校園內建築結構安全無虞,但圖書室與電腦器材室受損嚴重。今日已是學生的復學日,圖書室與器材室尚百廢待舉,有些教室天花板散落一地;為了考量孩子的校園安全,校方與慈濟聯繫,希望能透過志工的協助,讓校園早日回歸正軌。

「今天來萬寧國小的志工有四十一位,其中年紀最大的是八十一歲。當地震發生時,師兄姊就一直打電話希望能來玉里幫忙,當大家聽到要來學校協助清理時,便很踴躍的報名,來了一車滿滿的志工......」防災協調召集人謝富裕說。

志工來到圖書室,書籍與書架散亂倒了一地,志工一一將書籍撿起整理,再將書櫃以接力方式搬出教室修補:校長董華貞愛物惜物,特別請志工將書櫃搬至一樓廊道,確認能夠再修補完好的書櫃,就要珍惜延續物命。

校長董華貞愛物惜物,特別請志工確認能夠再修補完好的書櫃,就要珍惜延續物命。(攝影/王瀅琇)

七十八歲的志工黃金子滿頭華髮,與大家一起清掃、搬書櫃,付出不落人後,做得既歡喜又法喜,她說:「我們能盡一點微薄之力,知道要來打掃學校,因緣也是很難得;而且我們年紀那麼大了,不把握時間,真的是來不及。」

「我從臺北來花蓮念書,讀東華企管系博士班,來花蓮主要是做慈濟為主,讀書為輔。」六十三歲的志工潭泉清,住臺北信義區,退休後好學不倦,將時間管理做最好的安排,志願當螞蟻雄兵,用愛勤耕福田。

人多力量大,不到一小時的時間,很快就把圖書館復原了;但志工清掃過程中,發現學校的水資源取得困難,需有人推著大大的水桶,爬過校園後方斜坡,再走一小段公路,才能到達自來水廠運送過來的自來水置放處。

一群年過花甲之年的志工,志願前去取水,不顧體力是否能負荷,推著大水桶,在靜謐的公路上,一步一步迤邐前行,形成一道令人動容的特殊風景。

一群志工們,不顧體力是否能負荷,推著大水桶,在靜謐的公路上,一步一步迤邐前行。(攝影/羅明道)

「我們學校有十七位學生,十六位職員,但是校舍有一、二樓,十幾間教室都需要整理;我們大多是女老師,有一點力有未逮,所以今天麻煩慈濟師兄姊來幫忙。」萬寧國小董華貞校長,早上看見來了這麼多慈濟人,有點被震撼到。

她接著又說:「師兄姊的工作效率真的非常高,兩、三個小時就把該清理的東西都清理了,該歸位的地方也都歸位了,讓我們全校師生,都感受到無比的溫暖與感動!」大陣仗的慈濟人,讓校長真心的感謝不已。

原本計畫要在萬寧國小協助一天的清掃行程,竟在中午時幾乎全部清理完成。志工原車開回玉里靜思堂用餐,過不久又接到任務,要再次動身前往中正堂撤場;而慈濟人的急難救助階段性任務,也即將於下午五點半暫時告一段落。

一方有難,十方馳援,災後的重建之路,或許才走一小段:但慈濟人會用愛陪伴鄉親,走完這一段重建之路。

(筆耕團隊2022年09月26日完稿)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