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句點之前看見愛

0觀看次
A- A+

撰文/葛素萍(彰化)

在許多大醫院裡,都會設有專門照護末期病人的安寧病房。

證嚴上人將慈濟醫院的安寧病房定名為「心蓮」病房,意為「心如明月照遍大地清淨性,蓮若菩提開滿人間智慧花」;讓病患能夠有尊嚴地面對疾病與生命。

◎牽牽手 去旅行

因肺癌末期住進心蓮病房的雄哥,個性開朗,是大家公認的開心果。每天醫護人員巡視病房時,幽默的他,總是談笑風生;但心裡最底層的情緒,卻只願意透露給最親密的家人。

住院期間,雄哥太太告訴心蓮病房的臨床心理師譚湘綺,雄哥心裡面對疾病的調適、焦慮與不安;譚湘綺知道後,便來到病房和他聊一聊。

「朋友曾告訴我中橫很美,我卻從來沒去過;太太和我牽手一輩子,如果有機會去走走,應該會很美。」雄哥說出了自己的心願。

四十多歲的雄哥是花蓮人,卻沒去過中橫;帶著太太看看家鄉名聞遐邇的好山好水,竟是他最後的心願。這樣的不捨與感動,觸動了心蓮病房醫護人員的心,也促使「心蓮圓夢旅行社」的成立。

因為雄哥的一個心願,觸動了心蓮病房醫護人員的心,也促使「心蓮圓夢旅行社」的成立。(陳純純提供)

這家非營利的旅行社,集結了西醫師、中醫師、護理師、心理師、社工師、宗教師、靈性關懷師和志工;每個人帶著自己的專業,成為這家旅行社不支薪的「員工」,只為幫助末期的病患圓夢。

心蓮病房主任謝至鎠說:「除了幫助病人在醫療上的症狀處理和控制,我們同時也扮演著協調的角色。各種的職類與專業人員,在評估任何方面的問題後,便可以進行轉介。」

除此之外,病患心裡的靈性也需要被照顧到;因此,以佛教起家的慈濟醫院,亦能尊重病患不同的宗教信仰。有了基督教、佛教的靈性關懷師和宗教師加入,讓心蓮病房的病患與家屬在面對無助、慌張與恐懼時,能尋求自己心靈所屬而有所依靠。

護理部王淑貞副主任表示:「我們的旅行社很不一樣的是,客戶都是末期的病人,因為擔心『來不及』,所以沒有時間容許我們等待。」

得知雄哥心願的心蓮病房主治醫師林煌仁,馬上開始規劃這次的行程。從花蓮慈濟醫院出發到太魯閣的路段、沿路地形、需要陪同的醫護人數、企劃、地圖......等等,專業程度不亞於坊間旅行社。

整趟旅程規劃下來,總會碰到一些困難;首先要克服的,便是旅途中病人乘坐交通工具時,必須坐在輪椅上的難題。

與醫院合作的私立祥雲老人長期照顧中心,得知這項圓夢計劃時,立刻表示願意提供復康巴士。機構老闆負責當司機,一家三代從阿嬤到孫子都投入志工的行列;孩子的同學聽到這項計劃,甚至央求家人一同加入。

2018年5月6日「心蓮圓夢旅行社」啟動了第一趟旅程。

2018年5月6日「心蓮圓夢旅行社」啟動了第一趟旅程,圓滿雄哥出遊的心願。(攝影/王淑貞)

旅行當天,心蓮病房兩輛隨行車輛的醫師、護理師、心理師都是安排自己的休假全程參與,協助病人打針、評估、照護及陪伴;居家護理師陳純純的先生以及念國中、國小的孩子,也一路陪伴及協助病人推輪椅及氧氣筒。

從醫院出發,到了太管處、燕子口、文天祥公園,原本預估只能到達豁然亭,從至高處遠眺太魯閣峽谷的壯麗;但沒想到當天雄哥的身體狀態非常好,心情更是愉悅,一行人又帶著他驅車前往更高的景點——碧綠神木。

旅途各站定點,大家輪流推著坐在輪椅上的雄哥;笑容滿面的他,偶爾起身讓太太和兒子攙扶著慢慢走一小段路,看看鬼斧神工的天然美景。

休息時刻一起享用,因無法同行的居家護理師鄧淯勻的愛心壽司與熱湯,以及雄哥太太自己種的水果。

壯麗的山川令人讚歎,動人的故事更緊扣人心,感動全場的是,眼前這一幕及時的天倫之樂。

譚湘綺分享:「如果病人終究會離開,但是我們能及時圓滿他的心願,這對家屬來說,也是一個安撫和安慰。共同參與一件事情的美好回憶和畫面,可以成為支撐家屬度過哀傷歷程的一股力量。」

不久,雄哥不敵病魔與世長辭。

譚湘綺和居家護理師李昕淳來到雄哥家,對家人進行悲傷撫慰。

太太感動地說:「太魯閣之旅對家人來說,意義是很大的。這趟旅遊,我們看到已經很久沒有笑容的雄哥笑得這麼開心,那個笑容我到現在都還記得。在這個過程中,留下了一段這麼好的回憶。雖然他往生,我們還是會不捨,但這段圓夢旅程對家人來說,撫慰了心裡很多的悲傷。」

◎回家 就是圓夢

如果有一天,「回家」這件看似稀鬆平常的事,成為無法達成的願望清單......

五十九歲的吳先生,因為罹患下唇癌,開刀切除腫瘤後無法言語,只能用手勢來表達。五年來,多次進出醫院的他,這次入院後,感覺自己的身體狀態已大不如前。

吳先生的大姊向醫護人員表示:「弟弟一直用手勢告訴我,他想回家去看看。」

江青純護理長想:「對於病人說出口的願望,我們都要保持機動性,馬上規劃不能延遲。」所以立即啟動了「心蓮圓夢旅行社」,整個行程從策畫、溝通、調度到出發,不到兩天的時間。

為了讓病患在途中得到最好的照護,心理師一直陪同病患和家屬做溝通,居家護理師陳純純也協助聯絡中途所有突發狀況的支援團隊,整個心蓮醫療團隊開始進行多次行前演練。

「等一下我們換完藥,就可以準備回家了,王英偉主任會跟著你回去喔。」專科護理師胡薰丹溫柔的告訴吳先生。

旅行包裡是防疫物品、換藥備品、大筒氧氣、抽痰設備和出血處理箱;帶隊導遊是四名醫護人員、司機和一位家屬。

走一趟最美的公路,圓一個回家的夢,「心蓮圓夢旅行社」帶隊的導遊是四名醫護人員、司機及一位家屬,陪著吳先生回家。(陳純純提供)

從花蓮到臺東,沿著東海岸臺11線公路,視野遼闊、依山傍水,有最美的公路之稱。只是蜿蜒的道路,往返需六個小時的車程,對病患和團隊來說是一大考驗。

「如果不舒服,就告訴我們,我們就打個針讓你休息一下。」出發前,緩和醫療中心的王英偉主任對吳先生的叮嚀,又讓他和家屬更安心了一些。

一進入臺東縣成功鎮,車速刻意慢了下來,吳先生臉上難掩興奮的表情。車窗外,是一艘艘整齊停泊在港邊的漁船,漁夫們正忙著整理漁獲,這裡是成功漁港,今天的重點行程之一,也是吳先生成長、工作、回憶最多的地方。

車子停在吳家門口,醫護人員和家屬幫忙推著坐在輪椅上的吳先生,他卻慢慢地站了起來,用行動表示,他想自己走進屋。

「他從昨天晚上就開始高興今天要回家了。老實說,慈濟真的幫我弟弟很多,基金會、醫師和護理師,真的很謝謝慈濟。」吳大姊說著說著,不禁感動到哽咽了起來。

一個多小時的停留,面對家人、親戚的加油、打氣,吳先生頻頻點頭,也握緊拳頭做出加油的動作來回應。

「在圓夢旅行的過程,很多病人與家屬在這樣的氛圍,都學會了及時向彼此道歉、道謝、道愛、道別。」王淑貞副主任感動分享著。

◎愛心滿百 不停歇

這樣的一家旅行社,像一株愛的蒲公英,種籽隨著溫柔的和風,灑進了更多人的心田。

2021年12月,祥雲老人長期照顧中心老闆娘黃佳慧的外婆(前排中,穿著紅衣的長者)用自己存下的老人年金,捐了一輛訪視車給「心蓮病房安寧居家」,方便居家護理師到病患家,協助處理病患和家屬身體和心理的症狀。(攝影/黃思齊)

每回的圓夢之旅,需要支援的時候,祥雲老人長期照顧中心總是竭盡全力。2021年12月,老闆娘黃佳慧的外婆說:「像『心蓮圓夢旅行社』這樣為末期病人圓夢和幫助醫療團隊去救人,就是我的心願。我的心願,我要自己完成。」在家人支持下,她用自己存下的老人年金,捐了一輛訪視車給「心蓮病房安寧居家」,方便居家護理師到病患家,協助處理病患和家屬身體和心理的症狀。

王淑貞副主任接著說:「每回參與圓夢之旅的醫護人員,比病人和家屬還多,還有一些已離職的護理師覺得這是一個很有意義的工作,也會跟著一起去。甚至之前曾經報名圓夢計劃的病患家屬,雖然他的親人已經離世,但因為感念這一切,所以回來當志工,把這份愛延續下去。」

「招募愛心商店的黃秀真,就是我們心蓮病房的第一期志工。」

忙著推廣愛心商店的黃秀真,在一次的發文分享中,看到王副主任的留言:「有空回來心蓮病房辦活動。」

在芳療志工楊婷舒老師的支持下,志工用芳療和音樂走進心蓮病房,傳遞溫暖的愛與能量。(陳純純提供)

短短的一句話,讓黃秀真思考:「同仁林宛儀會彈奏烏克麗麗,我便向她提出邀約,她也欣然應允;那時,我剛好迷上精油,知道精油對一些癌末病人有療癒的功效。於是,在芳療志工楊婷舒老師的支持下,我們一起用芳療和音樂走進心蓮病房,傳遞溫暖的愛與能量。」

愛與愛環環相扣,「心蓮圓夢旅行社」加入愛心商店的因緣,和其他公司與店家不同。看到黃秀真在FB介紹很多愛心商店,王副主任主動提出:「我們這家非營利的『心蓮圓夢旅行社』能不能預約成為第100家愛心商店?」

2019年8月16日「心蓮病房交誼廳啟用感恩茶會」當天,黃秀真特地送來愛心商店的標章,「心蓮圓夢旅行社」也正式成為花蓮第100家愛心商店(機構)。

2019年8月16日,「心蓮圓夢旅行社」正式成為花蓮第100家愛心商店(機構)。(陳純純提供)

無論是「心蓮圓夢旅行社」或是心蓮病房,延伸出的每一個故事,都是因為有許多願意主動付出及無私奉獻的人。

王淑貞副主任說:「很感恩大家的愛心的凝聚,讓我們醫護團隊更有力量去照顧更多的病人。」

只要每個角落的我們都願意點亮心中愛的燭火,學習當個「不請之師」,當別人身陷黑暗時,你也可以是他心中的那一道光。句點之後,是另一個故事的起點。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