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們一起蓋主堂】長駐工具室的開心果-游碧璋師兄

0觀看次
A- A+

撰文/鄭善意
整理/靜思園地編輯組

游碧璋腳步穩健、動作俐落,將琳瑯滿目的工具室,整理得乾乾淨淨。(攝影:簡淑絲)

清晨七點不到,位於工地後方,緊鄰著工務所,被游碧璋笑稱像「什錦麵」一樣琳瑯滿目的工具室,進出的志工早已川流不息。

這是一間佔地三十坪的長方形鐵皮屋,後半段隔出一間小倉庫,用來存放較大或較貴重的機具;前半段的右邊,是一排靠牆而立的大型置物鐵架,分別擺放延長線、水管、綿繩、塑膠手套、電線等用具;鐵架邊的地上,有單輪推車、夯實機、空氣壓縮機,左邊是大大小小的塑膠箱、桶,用來放置安全帽、手套、口罩;牆邊設有洗手檯,以及排放整齊的平鏟、圓鏟......,工具應有盡有。

「師兄,請給我十頂安全帽、十副手套。」
「手套在那個箱子,用過的請放回旁邊那個『待洗手套專用桶』;安全帽在這裡,要記住自己的編號喔!這三天自行保管,回去前再拿回來放在左邊那個桶子,不能放錯喔!右邊這個箱子是放乾淨的。」負責管理工具的游碧璋邊用手指引著方向,嘴巴也不停地說明著。

「師兄,我要六台破碎機。」「師兄,我要三台手持砂輪機。」
「好!好!用好就要拜託帶回來喔!」游碧璋雖然已經七十二歲了,但腳步穩健,動作俐落,他快速走進小倉庫,將志工們要的工具一一登記、點交給他們。

一陣忙亂之後,「什錦麵」般的工具室漸漸安靜了下來。游碧璋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珠,順手將散落的鉛線盤繞成圈,再掛到屋頂鐵樑上;然後提起裝滿待洗安全帽的桶子,走到靠近窗戶的洗手檯,將一頂一頂戴過的安全帽,仔仔細細地刷洗......

去幫上人啦!

游碧璋(右)協助曾繁茂師兄,物盡其用地將工具修理回收再利用。(攝影:賴燕珠)

家有賢妻的游碧璋,別說從來不曾刷刷洗洗,就連用餐時,飯都是盛得好好的送過來。所以,每當他拿起刷子刷洗滿是汗味的安全帽時,心裡難免百感交集,「之前除了做生意,在家幾乎什麼都不用做;當了工地志工後,則什麼都能做了!」

他這一做,就是十餘年。雖然也曾經想打退堂鼓,卻仍在百轉千迴的思考後,留了下來。而這一切的因緣,得從十二年前的那個夜晚說起──

那晚,林玉女小心翼翼地將一鍋熱騰騰的什錦麵放到餐桌上,轉身向坐在電視機前的游碧璋,和剛下班回來的孩子們說:「吃麵囉!」

白天各自忙了一天,晚上一家人圍著餐桌,快快樂樂地共進晚餐,是游碧璋覺得最溫暖的時刻。之前為了生意和工作,常常錯過一個又一個溫馨的夜晚;而今退休下來,才深深體會到什麼是家庭美滿、幸福的生活。

「爸,我們精舍的寮房增建,需要社區志工支援,您去幫忙好不好?」游碧璋的大女兒,也是慈濟委員的蕙菱,用她那「春風總是吻在臉上」般的笑容向父親說。

「去工地?老爸又沒蓋過房子,也不會水電工作,去工地趕蒼蠅?打蚊子?」游碧璋笑笑地邊回答,邊挾起一坨麵往嘴裡送,瞇著眼睛慢慢咀嚼起來,幸福寫滿他白裡透紅的圓臉上。

「工地要做的事可多了!不管什麼事,只要師兄吩咐,我們去配合大家,這樣就可以啦!」和女兒有著同樣笑臉的林玉女輕輕啜了一口湯,抬頭看著丈夫,溫婉地說。

「對呀!爸,您現在比較有時間,可以到精舍去幫師父的忙也是很好的事啊!」小弟呼嚕嚕的吸了一大口麵,適時聲援大姊。

「去啦!去幫上人啦!工地那麼多事要做,一定有您能做的嘛!」蕙菱撒嬌地說:「上人說,能做就是福喔!」

「先去試試看,不行再回來嘛!」林玉女再幫起女兒來。

在妻子、兒、女,你一言我一語的當下,游碧璋的腦袋可沒閒著。這一、兩年來,從蕙菱一次又一次,把她參加慈濟茶會的感想,及師兄、師姊們現身說法的故事,帶回來和他們夫妻分享;再帶他們前往台北分會聆聽上人開示、參加茶會,也到坪林的漁光國小做資源分類;一九九七年,又安排他們搭慈濟列車去花蓮......他早已明白慈濟是一個很好的團體。

此刻他猶豫的是,三十多年來,為了生意忙忙碌碌,幾乎沒有好好陪伴過妻子;這會兒若再離家,怕是愧對玉女......

「精舍需要支援,你就放心去啦!我會把家顧得好好的。」林玉女的話打斷游碧璋的思緒。他放下碗筷,看了妻子一眼,便向女兒說:「既然妳媽媽這麼說,那我就試試看囉!」

第一次到工地

游碧璋盡忠職守,隨時點閱借出之用具。(攝影:郭美秀)

1998年,台北街道兩旁的行道樹,已悄悄換上秋裝。游碧璋拎著簡單的行李,跟著慈誠隊北區第八中隊的師兄們,坐上開往花蓮的火車。

第一次到工地當志工,他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只記得來精舍的前一晚,女兒蕙菱向他說:「爸,工地有專門分配工作的師兄,他交代你做什麼,你就去做。志工的任務就是樂於配合,勇於承擔。」

「游師兄,今天泥作小工請假,麻煩你支援一下。」「游師兄,今天你和曾師兄去清理樓頂的剩餘材料、水泥袋和水泥渣......」「今天拆水溝模板......」艷陽下,游碧璋揮汗如雨,衣服溼了又乾,乾了又溼;不常做粗重工作的他,手又痠又痛,腰桿更是累得直不起來......好不容易盼到紅紅的太陽漸漸西沉......

夜深了,精舍一片靜寂,只有寮房裡此起彼落的鼾聲。游碧璋躺在木板床上,拖著好像不屬於自己的手腳翻來覆去;腦子裡盡是天人交戰:「我真的做不來,我要回家。」「可是,上人羸弱的肩膀上,扛著的可是淨化人心、救人出於水火的重責大任,卻從來沒聽他說,累了!不做了!」「瘦小的常住師父們,每天和大家一樣,在工地裡又是搬鋼筋、水泥、ㄠ鐵仔......工作吃重得和師兄做的沒有兩樣,卻一樣鎮日和顏悅色,輕聲輕語......」

「我再累,也沒有師父們辛苦,不是嗎?他們能,我怎麼不能......」

「扣!扣──」精舍清晨的打板聲,叫醒不知道什麼時候睡著的游碧璋,他揉了揉惺忪睡眼,想到昨天夜裡的掙扎,不禁在心裡告訴自己:「我要堅持下去。」隨即一躍而起,簡單梳洗後,精神抖擻地步出寮房,迎面而來的是破曉前的月光。

就這樣,他堅持地留了下來,也漸漸適應了工地的生活;加上後來黎逢時、張順得等師兄的招呼與陪伴,讓他對當工地志工更加有信心,也為爾後的主動參與跨出一大步。次年九二一大地震發生後,他再度跟著北區慈誠大隊部的師兄們,移師南投「德興棒球場」,搭建安置震災鄉親的組合屋。

工具室生涯

擁有多年管理工具經驗的游碧璋,總是將工具分門別類地一一歸位、排列整齊。 (攝影:謝光雄)

一到德興棒球場,他就被分派到工具室協助蔡堅榮師兄,後來蔡師兄因故回家,游碧璋就此與工具室管理結下不解之緣。

這時,剛接手工具室管理工作的他,對於每天動輒數百位,大排長龍前來領取工具的志工,真有點慌了手腳。幸好,有管理五金經驗的妻子主動來工地幫忙,才紓解了他忙得團團轉的壓力,也為等待工具的人潮省下不少時間。從此以後,只要工地有需要,妻子都會適時陪在他身邊,當他最得力的助手。

蓋完了組合屋,在管理工具方面已得心應手,更肯定這份工作的功能。因此,從希望工程到慈濟中小學、大林醫院、關渡志業園區、新店醫院,都有他全程參與、長駐工具室的足跡。

轉眼,八年的「工具室」生涯過去了。新店醫院即將竣工之際,一位工人開了句玩笑:「聽說你大部分時間都在慈濟的工地管理工具,而且有很多年了,你家裡的人不要你啦?」一向經得起玩笑,總是笑臉迎人的游碧璋,當場雖然笑著用台語回答:「上人說:『ㄟ做是福氣,袜做就廢氣,不做攏燎氣。』」卻讓他興起「告老電線還鄉」的念頭:「是啊!長年在工地,不知道的人,真以為老婆、孩子不要我了!再說,也該是傳承的時候了!等這裡的工程完工,我就回家含飴弄孫吧!」

隔天,當旭日的柔光盈滿工具室時,一位戴著安全帽的志工跑了進來:「師兄,還有延長線嗎?」游碧璋抬頭向第一層放延長線、電線的架子望去,發現只剩下電線。他邊回答:「你等一下,我拿給你。」邊轉身拿起牆角的一根長木條,往上層放延長線的盒子伸去。

「扣!」長木條誤碰到工具架旁堆放著數百頂備用安全帽的箱子,其中一頂應聲滾落地面。游碧璋先取下延長線交給志工後,再彎腰撿起安全帽要放回箱子時,不經意看到帽上的編號「369」。「啊!這麼巧!」他驚訝得叫出聲來。

原來這頂安全帽是他當年參與九二一「組合屋」、「希望工程」時戴的,跟著他好長一段時間,工程結束後,才交回大隊部;而後隨著大批器材散置在不同的倉庫裡。新店慈濟醫院工程剛啟動時,他曾試圖尋找這頂帽子,卻遍尋不著,沒想到事隔多年,它卻突然出現在眼前。

拿著安全帽看了又看,游碧璋心想:「難不成昨晚佛菩薩聽到我想結束志工生涯的心聲,今天特地用這頂帽子來點化我?」當天工作結束回家,他向妻子提及這事,妻子想都沒想,馬上篤定地說:「上人要你留下來啦!你就好好地盡本分吧!」

工地的開心果

隨時做好補位工作,游碧璋協助生活組,於點心時間拿餐點給工務所的長駐志工們享用。(攝影:郭美秀)

游碧璋很盡本分,也很用心維護工具。每天下午五點過後,夕陽西沉前,往往是他最忙碌的時刻。

「師兄,請問這台破碎機要放哪裡?」「師兄,不好意思,我趕時間,三台砂輪機先放這裡。」「師兄,延長線、起子、鉗子、鐵鎚、鐵釘......都在這紙箱裡。」「師兄,平鏟、尖鏟、圓鍬......」

「好!好!放著就好。感恩喔!感恩喔!」正低頭撿拾掉落在待洗桶外的手套的游碧璋,趕緊直起身子,臉上堆滿笑容地對著一下子湧進來的七、八位師兄,又是「好」,又是「感恩」的回應著。

大多數送回工具的志工,都會謹慎地物歸原位,只有少數因為借的和還的人不同,不知道哪樣工具該擺哪裡,若碰巧他又忙著,志工就會將工具放在地上,等他歸位。另外一些較小、零碎的工具,如錐子、鐵鎚、鐵釘等等,下工時,志工大都會將它們收在一起送回工具室,再由他分門別類地將之一一歸位、排列整齊,讓隔天來取用的人能很快拿到所需的工具。

而長駐在簡樸的精舍裡,也讓游碧璋發揮另一項專長,只要有任何工具、腳踏車故障,或精舍師父日常所用的器材磨損等,一拿到工具室經過他的巧手修理,總會讓物品繼續發揮功能、延續物命。

十多年來,游碧璋因為受到上人慈悲喜捨的大愛精神感動,甘願長駐在工地。所以,上人的「法」是他的精神支柱,時時用「把握時間、空間、人與人之間」來提醒自己:「如果來取用工具的志工因為找不到工具,一人被耽誤一分鐘,三十個人就耽誤了三十分鐘,浪費時間就是浪費生命,所以一定要戒慎恐懼。」

在工地的這些年來,游碧璋早晚恭聽上人開示,又與美善的慈濟人在一起,他早已領悟到,大家都是與上人有緣,才能聚在一起共事、學佛。「凡事沒有絕對的好壞,與對錯,做得快樂最重要,所以絕對不可以有不好的聲色。」因此,他學會像「麻糬」一樣,聲色柔軟地讓每個來取工具、還工具的師兄、師姊,都能高高興興地來,歡歡喜喜地離去。

就是這分歡喜與和氣,加上說話幽默、待人坦誠,大家公認他是「工地的開心果」。

生命的第二樂章

游碧璋找到生命的第二章,並與每一梯次志工結好緣。(攝影:陳正忠)

從2006年九月陸續啟動的「感恩樓興建工程」、「南北向寮房增建三樓工程」、「倉儲大樓興建工程」,加上這次主堂興建工程,游碧璋已在精舍長駐整整四年了。前三項工程均已完工啟用,剩下這佔地五百坪,地下一層,地上三層的精舍主堂興建工程,除了屋頂,其他整體結構也已大致完成。

看著這一棟棟拔地而起的莊嚴建築,游碧璋心裡總有無限的歡喜與感恩;感恩當年女兒接引他進入慈濟,妻子鼓勵他來當志工,以及眾多師兄的陪伴,他才能在這美善的團體裡,找到生命的第二樂章,也成了慈濟這座寶山裡的一顆小石頭。

「扣!扣──」藥石的打板聲響起。游碧璋把最後一隻沾著泥土的平鏟刷洗乾淨,排到靠窗的通風位置,滿意地環視一眼排列整齊的工具架,低聲說:「『什錦麵』明天見囉!」然後大步走出工具室,夕陽餘暉將他的身影拉得長長的......

「游師兄,走,晚上吃什錦麵。」從工務室走出來的曾師兄,一見到他便豪邁地說。

「哦──什錦麵!真好!」游碧璋會心地笑了出來。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