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王偉齡;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編輯:張秀玲
「甦醒後的三個月期間,我幾乎無法入睡,那段期間我因為疼痛只能尖叫哀號,如果我閉上了眼,那是因為我因疼痛而昏迷⋯⋯」紐約希望組織的西語裔志工南希,2020年六月份發生嚴重車禍意外,在她下車正準備要為染上新冠病毒的弱勢家庭送去蔬果食物袋時,一名酒駕從後方直接高速衝撞。南希因此截去一隻腳,另一隻則多處碎裂骨折,搶救後好不容易撿回一條命,卻從此必須仰賴義肢生活:「醫師研判,我要花兩年時間,才能重新站起來。」
── 生命鬥士
「我第一次來探視她的時候,她幾乎不能走路,她當時非常害怕走路⋯⋯」慈濟人醫會志工張家炘就在南希居住的社區工作,每次只要工作一結束,就會來探望她。而復健開始前,同樣也是慈濟人醫會志工的宗傳師父,會先在南西僅存的那條腿上和身上多處進行治療:「她現在正在接受針灸治療,在針灸治療後,我們也會做一些運動。」南希不叫累不喊疼,眼神堅定,認真地將每個步驟做到位。
物理治療師張家炘引導南希做復健。
南希和慈濟的緣分,源於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她所服務的紐約希望組織和慈濟紐約分會共同攜手,每週為皇后區西語裔弱勢家庭進行大規模蔬果發放。發放中,她總是在現場指揮若定,是重要的靈魂人物,透露著堅毅、熱情、確切、無私,總可以讓最絕望的嘴角,綻放出一抹微笑。
「我家裡有母親,兩個兄弟,我有三個孩子,我的大女兒今年24歲,她已經結婚了,過得很幸福。」南希的力量,來自於她對殘酷生命的極度寬容:「 我的人生有很多故事。我不幸地在12歲被強暴,13歲時生了大女兒⋯⋯但我決定不怪罪這個小生命,她出生、長大,她現在24歲,已經結婚,我當奶奶了,我有兩個孫子!」對生命沒有淒厲的控訴,南希自在地道出過往。
那些經歷背後,需要多大的意志力,才不會被擊垮,尤其是被酒駕衝撞幾乎失去了下半身,每日巨大的疼痛,鑽進她剩下的殘破軀體,不過人們還是看見與車禍前無異的南希。
「我會試著嚇跑疼痛!」每當有人問她是如何面對疼痛的?她這樣回答。車禍讓她喪失了自由行走的能力,但沒有截斷她的幽默風趣,語畢開懷大笑!因為她就是相信,最終一定能掌握自己生命的模樣。
南希表示:「儘管現實的處境是如此,但我依舊有著正向思維,甚至有人會說,我怎麼可能還笑得出來?我回答,為什麼不能呢?」
── 慈濟家人
經過好幾次的手術後,慈濟紐約分會將她列為慈濟關懷個案,每個月都會去探望她:「對我來說,慈濟(志工)就像是家人一樣,他們會為我帶來生活日用品,和一張可以購買生活必需品的現值卡。」
慈濟志工每個月會帶著物資和現值卡給南希,減輕她的生活負擔,專注在復健上。
「我們考慮要為她安排物理治療,但沒有資金,我們也不知道要如何著手⋯⋯」當紐約希望組織執行長卡門‧韋拉斯克斯法官(Judge Carmen Velásquez,Executive Director,Brigada de Esperanza NY)和所有的夥伴們正一籌莫展時,紐約慈濟人醫會得知消息,一口答應幫助南希加速復原。
幾個月下來,南希在人醫會志工的陪伴下,持續接受免費的復健和針灸治療。一開始針灸時,南希的腳沒有任何反應或知覺。現在宗傳師父每扎一針,那股酸酸麻麻的感覺,甚至還伴隨著痛感,南希說:「從我開始接受治療那天起,我總感覺自己越來越好。感謝上帝,還不到一年,我就能站起來還可以走動。是的,我們克服了種種困難!不到一年!」
宗傳師父為南希做定期的針灸治療。
最近一次發放,卡門法官感動地看見再度穿上淡藍色希望組織志工服的南希,拄著拐杖、靠著自己的力量一拐一拐地迎向她,兩人深深擁抱!「慈濟他們有一種能力,給人們帶來幸福感的能力,他們帶給她(南希)快樂和希望,總是有人會去那裡幫助她!幫助南希這樣服務社區的人,真的是意義非凡!」
雖然南希還無法長時間參與發放,但發放會場上再次有了她的身影、有了她的笑容,以及她對生命永不放棄的見證和希望。
重新回到食物發放現場服務弱勢家庭,是促使南希加速康復的動力。
原稿刊登:美國紐約分會 | 2021年12月22日
https://tzuchi.us/zh/blog/ny-feature-story-nancy-tituana-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