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手駕駛兼花藝老師──謝英美的跳tone人生

0觀看次
A- A+

撰文:鄭金滿(台南)
攝影:鄭金滿、李儀祿、陳雪勤

台南靜思堂仁德聯區新春祈福會,楊謝英美師姊(明姩,中)分享自己做慈濟「恆持初衷信願行」心得,她告訴大家:「很感恩自己有健康的身體能夠幫助別人,自己的生命過得更有意義,也希望大家都來做慈濟。」(攝影:李一平,2021.3.13)

「大家好,我叫『謝英美』──閒閒的在吃米的就是我。」謝英美的「臺式」介紹,往往一開始就博得臺下一片歡笑!

出生在臺東縣海端鄉的謝英美,是個鄉下小姑娘,上有兩個姊姊和哥哥,集家人寵愛於一身。她從小喜歡爬樹、打籃球,假日上山撿柴,度過了野放無憂的童年。1974年,在高商畢業後前來臺南府城投靠已經出嫁的大姊。

當時乘坐客運車,看見窗外正好有一台怪手在工作,她就想:「如果我也會開怪手,不知道該有多好?」沒想到,這個十七、八歲就懷著奇思怪想的小女孩,一生經歷好像都是這樣憑空想像出來的,而命運推著人往前進,也將每個人推到屬於自己的位置上。

◎當幸福怪手 逢大內高手

謝英美在學校念的是會計,偏偏一看見數字就想睡覺。為了早日幫忙含辛茹苦持家的母親,她遠離故鄉來到臺南謀職。由於大姊經營怪手服務,十八歲的她很快美夢成真,職業就是開怪手。

置身在挖土機的小小空間裡,即使在大太陽底下,靠著車上一支不停轉啊轉的小電扇,謝英美盡忠職守地討生活,不僅練就出憋尿和抗汗的本事,也能獨自在漆黑的夜色裡,忍受著令人畏懼的颯颯風聲,繼續完成任務。

正是這般的與眾不同,同樣有著黝黑皮膚、個性爽朗的「郎哥」──謝英美的先生,在退伍後,某日在故鄉臺南大內的曾文溪畔瞥見這位開怪手的「女人」,不禁為之傾倒。原本擔任汽車維修技工的他,婚後也在太座一手調教之下,小夫妻成為大姊公司裡的主力戰將。謝英美的駕駛技術嫻熟,即使懷孕期間也沒有中斷工作,悉心指導著公司年輕小夥子駕駛技術。

開怪手的人不怕日曬雨淋,謝英美與勤儉家庭出身的先生,一起承擔風雨,一起歷經歲月,在慢慢的時間長河裡,攜手「開」創出樸實璀璨的人生;值得一提的是,他們的兒子長大後也受到父母的啟蒙,經營怪手事業。

◎用心結好緣 受證做委員

謝英美第一次應邀参與慈濟活動,友人與她分享證嚴上人的靜思語「拜佛不用到深山或大廟,先要將家中的活佛照顧好。」她認為學佛很務實也很生活化,淺白的話語深植其心。得知上人鼓勵眾人做環保,她想著:「師父為了建醫院救人,還要做環保救地球,師父把佛法生活化,我也想要來做環保。」

才這麼一想,某日開著小轎車將家中的回收物送到慈濟環保站,謝英美看見志工開著環保貨車,「我如果會開環保車來載回收物,不知道該有多好?」不久,先生新買了一臺三噸半貨車,膽大心細的謝英美在隔天就實現了夢想,將新貨車當環保車用,「老神在在」地穿梭在大街小巷,從最初的一念心,至今依然開著環保車認真做回收。

時常看見穿著藍天白雲、「八正道」或旗袍制服的志工,謝英美覺得她們的形象很有氣質,無論胖瘦,穿上了制服同樣好看。「如果能參與她們的行列,那不知道有多好呢!」因為參與委員見習培訓的時間始終難以排開家業和事業,謝英美的這個想法,直到第三年才真正如願。這一路,她最感恩的是帶領她入門的「奶媽」慈濟志工林秀卿。

「上人的腳步要跟緊,能做上人的弟子,是要修好幾世的福報,一定要堅持。」由於林秀卿這般的鼓勵,謝英美終於克服萬難,在2005年如願受證委員。

雖然自嘲是「流氓婆仔」,謝英美真情至性、有情有義。每每經過已故環保志工阿玉的家,她總是不禁流淚。阿玉生前患病,即使淋巴腫大導致右手腫脹、疼痛不堪,依然每天堅守在環保崗位,「因為我還有另一隻手可以做。」她所展現的生命韌性,一如冬日的空氣中散發的淡淡花香,觸動著謝英美的情緒,酸楚湧上心頭,卻也感恩這位已逝的夥伴,提醒自己要更加愛惜時間,身體力行。

◎一起共福緣 同行共善業

「英美,妳會種花、種樹和盆景,就由妳來承擔社區活動的布置,但是不能離開我們環保的團隊喔!」林秀卿不僅識才,更加愛才。

謝英美的花藝專長,起初是無心插柳。她的孩子就讀小學時,她擔任學校義工結識了歐洲花藝老師蕭秀珍,因此展開花藝學習之路,從初級、中級到高級,身分也從助教、教師,直到通過碩士班的考試,期間長達九年。

「我的個性是想做的事,都會花很長的時間去學習。」謝英美自2001年開始接觸「樹石盆景」至今仍在不斷學習,其驚人的毅力展現在日常,應用在慈濟活動的場地布置,處處用心,也處處教人驚豔。

門前立著兩株扁柏,庭院蓊鬱森森,溫暖的陽光在綠蔭間跳躍成華美的音符,這裡是謝英美的家,古樸而有風味的涼亭,蘊藏著花香草香及濃濃的人文香,俯仰皆有風情......

大橋社區的布置團隊成員約有十二位,各個心思細膩、能工巧匠,他們相約在這裡完成歲末祝福場地布置的前置作業,勤耕福田、鼎力相助,一起圓滿任務。

個性堅毅、內斂的謝英美從來不與人正面衝突,在團隊中藉事練心,珍惜善緣。她特別感念一路走來,「資深ㄟ阿母」林秀卿的真心陪伴。她說,在兒子結婚前夕,林秀卿特地跑來問她是否已經有人幫忙準備素魯麵羹。

謝英美以為這是廚師理當負責的事,沒想到林秀卿隔天又來詢問,連問三回,儘管謝英美答以廚師會處理,林秀卿還是說:「你家的魯麵羹,我來幫忙做!」

婚禮當天,林秀卿帶著環保志工團隊穿戴喜氣盈盈的紅色圍兜及頭巾,以整齊的隊伍出現,舉手投足間充滿無盡的謙和與祝福。謝英美的夫家、娘家及客人原本沒有吃素,當天端著盛滿美意的麵羹,大家都讚不絕口!攝受的感動迴盪在熱鬧的婚禮中,竟是如此的浪漫。

之後,得知謝英美的婆婆往生,林秀卿當時也揹著鍋鏟、帶著素料,從永康前往大內幫忙。從助念當天到告別式前後,無不親自下廚用心準備素食的「圓滿」桌 ,祝福謝英美往生的婆婆來世有著好因緣。林秀卿以行動安撫謝英美家人失去親人悲傷的心情,點點滴滴送來的溫暖,讓謝英美告訴自己一定要將「奶媽」跟得緊緊的。

◎從「閒閒」走出「閒不住」的美

十八歲靠著一雙手駕馭著「怪手」苦幹實幹,謝英美一向為著生活打拚。如今的這雙手,在理花、篩草過程,雙手不時被植物刮傷,加上從事環保回收,一雙粗糙長繭的手,沾滿泥土和灰塵,堅毅的決心,從來不忘記自己成為慈濟志工想要付出的承諾。

在慈濟,謝英美有著一群可以上山下海的夥伴,眾人相互成就的快樂也感染了家人。「某哪做慈濟,尪不是做皇帝,是欲吃飯卡歹勢!」(臺語)爽朗的郎哥開心分享,與謝英美一搭一唱,笑笑說出心裡的話,不禁惹來哄堂大笑。謝英美羞澀的臉龐藏不住一絲歉意,卻也感謝先生的體恤。

「我現在已經是閒不住的『謝英美』了!因為對的事做就對了!」她說。

把握時間身體力行做志工,謝英美忙得既充實又美麗,而不再「閒閒在吃米」。這位怪手師傅兼花藝老師的慈濟志工,雖然反差很大也很跳tone,卻在慈濟世界找到了無比的和諧。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