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陳美蓮(屏東)
屏東縣高泰國中環保宣導活動,李堂華師姊(慈瑾)與學生們分享環保觀念。(20151106攝影:陳妍棻)
四年來,李堂華師姊以媽媽的心,陪伴高泰國中的學生。每個月到校一次,透過故事、遊戲等活動,讓孩子認識慈濟,種下善種子,人生方向因此而不同。
李堂華記得因為育才計畫剛到高泰國中宣導,因她與吳英仲主任常有接觸,社工要她去問校方是否有意願為孩子們申請。吳主任也在截止日前完成育才申請。
學校很歡迎慈濟志工進入校園,而學生們也很乖。李堂華印象最深刻,是有一次要孩子打電話回家,跟媽媽說:「我愛您!」當下李堂華感覺自己也好久沒有跟媽媽說:「我愛您!」看著孩子邊說邊流淚,她自己也哭了。
高泰國中學生阿進(化名),是校內田徑隊選手。他有六位手足,媽媽需要照顧娘家的年邁阿嬤和身障舅舅,僅靠爸爸工作。阿進在艱難中為自己的夢想努力,校內校外的成績都很優秀。
有時阿進會帶著弟弟走進環保站,跟著志工分類回收物。他敬佩師姑師伯們用心守護環境之際,也體會要徹底做好回收工作。此刻看到阿進認真做環保的身影,也能見識到孩子的力量無窮。
在家訪這些學生中,看到孩子的家境,李堂華內心想著:「這就所謂的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嗎?」而這些孩子都很乖,不會去埋怨他的家人,在家都會幫忙做家事。
當李堂華收到孩子們的心得回饋,在感恩中想想自己做的並不多,但孩子的回饋卻是滿滿的。她告訴自己要更用心來陪伴他們。一路走來,直到疫情嚴峻,校園禁制民眾進入。有一陣子未能入校園,李堂華對孩子們總有一些莫名的牽掛。
在一次慈善個案家訪中,李堂華走在路上,剛好有一輛車經過。車子放慢速度,車窗降下來,竟然聽到有人叫「師姑」。她回頭一望,內心真的感覺很窩心,原來是高泰國中的孩子。李堂華激動的說:「原來被重視的感覺是這麼棒。」
慈濟環境教育師資培育第四期進階研習會,李堂華師姊(慈瑾,右)進行教學演練,以「地球我愛你」分享如何環保愛地球,與台下學員互動,營造歡欣氣氛,也自創口號「愛地球很簡單135,愛自己更幸福246」(2017.10.21攝影:鐘耀賢)
二○二一年,因疫情關係,學校大多採用遠距教學,很多家庭買不起電腦。後來高雄榮董團隊去整理一些電腦再加配件,送給孩子,並且致贈田徑隊訓練裝備及筆電。
當孩子剛接到電腦時有些懷疑,經志工說明這是真的要送給他們,孩子很開心,而家長更表示感恩。此時,李堂華內心深深的體會到上人所說:「教育不能等」。
身為志工,要做的只是協助陪伴,讓孩子因為有上課工具,能不錯過學習機會。李堂華說:「愛是接力賽,是大家一棒接一棒傳遞出去,也因為有這群孩子,串成了愛的延續。」
高泰國中孫訢益校長有機會就會勉勵同學們說:「慈濟的愛在我們身邊,不要忘記曾經幫助過你們的人,將這份愛傳遞下去。」相信學生在愛的鼓勵下,未來都會發揮自己最大的良能,回饋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