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陪伴 身殘心不殘

0觀看次
A- A+

撰文:蔡藜旭(慈黎)
攝影:陳靜惠

人生,要放得下過往,才裝得下未來。

屏東分會的長照園藝治療課程,坐在輪椅上的阿宏細心的將一棵虎尾蘭植入回收的馬克杯中。他開心的在表面鋪上一層黃色的小石子,得意地端詳著這盆彷彿象徵他重生的作品。

四十六歲的他,未婚獨居,原在機場貨櫃公司從事物流工作。2017年突發的腦溢血開刀,傷到腦部神經,造成他身體殘疾。

不但有癲癇及高血壓等慢性疾病,左手嚴重萎縮蜷曲。左腳也因不正常的張力緣故,走路需靠拐杖,平日靠低收補助維生。

2020年四月經叔叔提報,慈濟人宛若他生命的朝陽,帶著螢火蟲的點點微光,指引著他走出人生幽谷,也啟發他身殘心不殘命運。

阿宏說,「師姊們邀我參加品書會、浴佛、樂齡活動,讓我的生命變得不一樣了。」

吳美津、郭慧萍、陳富美三人,總是不時去阿宏家探訪。他形容自己就像多了親愛的媽媽及姊姊。每當梅雨、颱風季時,師姊們也會在群組裡關心著他的安全及飲食,擔心他外出不便時,還會幫他送餐。

「阿母,祝福您母親節快樂及健康。」去年五月東港聯絡處舉辦浴佛活動,阿宏親自為他口中的阿母陳富美師姊奉茶。這一舉動,讓陳富美師姊當場感動得聲淚俱下,因為這是她一生中收到的最棒禮物。

為了鼓勵阿宏多走到屋外,藉由園藝蒔花弄草療癒自己,也與花草說好話、結好緣。平時喜愛花草及延續物命手作的吳美津師姊,自主的承擔起阿宏家芒果樹下的休憩石桌區改造任務。

「師姊說外面空氣很好,很涼、很舒服,要我多走出屋外,不要都在屋內看書。還要我照顧好這些花草,因為大自然草木會帶給我們人生道理,希望我從中去體會。」

看到阿宏走路行動不便,他們就透過轉介長照申請,協助改善環境,幫他在浴廁安裝扶手、進出浴室的踏板等,讓他有安全的活動環境。

阿宏對志工說:「好腳上天堂,壞腳下地獄。所以要上臺階時,好腳先上;要下臺階時,無力的那隻腳先下,所以我們日日都要走好路。」

「匡噹!匡噹!」屏東與上人溫馨座談這一天,阿宏邊將硬幣投入竹筒邊唸著他自編的四句聯:「竹筒響一聲,佛祖菩薩來在這;竹筒響(五)聲,世間真正善心人士都沒苦難聲。」

「師姊告訴我『一念善心,人人都可以成佛成菩薩』。我如果能工作就能多布施,不是只有一百五十六元,而是有一千五百六十元。」阿宏如此發願自我期許,因為志工帶動的竹筒歲月精神,他都有如實的聽進去。

他欣喜地拿出這月的捐款收據分享,上面是他最愛的一句《靜思語》:「逆境是非來臨時,心中要持一『寬』字。」

防疫期間,志工常鼓勵阿宏要多茹素,帶著阿宏一起吃素食,並分享茹素的好處,不時就在群組裡介紹地區的素食餐廳。現在他不僅茹素的時間拉長了,甚至三餐都全素食。

品書會裡,他初次感受《法華六瑞相》,他說好好的聽大地呼吸聲音,心感受很清淨與平靜。

「一念善心每人都是佛菩薩,一念惡念就入魔,如果貪心就不好,我們要知足常樂。」阿宏在品書會裡期許自己「願當泥土襯托出蓮花的美」。

「人生的價值,不在於生命的長短,而在於能否發揮功能。」

慈濟人除了全程用心陪伴,還帶動阿宏的家人一起來關心他的日常。阿宏也始終心懷感恩,感恩一路上有慈濟人如家人般的陪伴。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