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四季賞得到櫻花

0觀看次
A- A+

上人行腳人物採訪—唐雪琴
日期:11月23日
撰文:袁淑珍(明妍)

你想一年四季都賞到櫻花嗎?你看過永不枯萎浪漫的星辰花嗎?它們就在苗栗園區,走,帶你去看......

◎環保巧手續物命

證嚴上人行腳,11月23日自臺中向北行,午後,上人抵達苗栗園區大愛樓,等候的志工們戴著口罩引頸翹盼,雙手合掌恭迎上人,眾人頂禮後,「歡迎上人回到苗栗的家!」大愛樓裡充滿溫馨。

隨著志工的引導,上人一一細看薰法香筆記,欣慰弟子精進聞法,行到環保DIY區,「這是什麼做的?」上人拿起桌上的筆問。

「這些都是木角料,有龍柏、紫心檀、花梨木和墨西哥柚木,只要一小塊就可以做成筆。還有家裡的櫻花樹要修枝時,剪下來的樹枝也可以做成筆。這些筆都可以換筆芯,寫起來也非常流利,很好寫。」志工唐雪琴欣喜地回答。

上人拿起筆來畫了一個圓圈,然後說很好,唐雪琴雙手合十感恩上人。

「這也是用回收回來的塑膠袋做的嗎?」上人望著桌上的櫻花樹盆栽說。

「對。」唐雪琴恭敬地回答。「永不凋謝的櫻花就是回收的塑膠袋做成的,一年四季都賞得到美麗的櫻花,還可以做成迷人浪漫的紫色星辰花。」

隨師眾人看到環保藝術品都很喜歡,尤其看到櫻花,以為是真的,當得知是塑膠袋做成的,都覺得不可思議,很懷疑地説:「那是假的櫻花?」再看到水果套做成的小熊、玉米......一個個栩栩如生,人人嘖嘖稱奇,上人讚歎她的手真巧。

「這都是人家不要,丟在海邊的?」上人望向枯木上掛著五彩繽紛的浮球。

唐雪琴回答上人,那是海洋垃圾浮球,因為回收價格不高,又大又重,回收的人不願意撿,所以海邊非常多。

時間匆匆過,上人短暫的停留,隨即上樓與志工們溫馨座談。

◎環保DIY變成藝術品

環保DIY,是慈濟志工唐雪琴把被丟棄的木角料撿回來,處理後做成時鐘。修剪後的七里香或櫻花木,做成湯匙或叉子的柄;廢棄的龍柏木塊經過研磨處理做成筆桿,放入筆芯,賦予新生命。大家認為光碟沒有用了就丟棄,她靈巧的雙手把它做成花器,畫上自己想要的圖案,擺在家裡的客廳,成為療癒的藝術品。

五顏六色的水果套搖身一變,栩栩如生的小熊、貴賓狗、玉米......,讓人看了愛不釋手。「現在的水果幾乎都會用水果套保護,水果成熟後,取下的水果套成了廢棄回收物,我把它收集起來做成小熊,小朋友看到都覺得很可愛。」唐雪琴微笑地說著。

「寶特瓶、洗衣乳的空瓶子都是環境殺手,清洗乾淨可以做成花器、手提包......回收再利用。」唐雪琴說,這些都是今年防疫的時候,她在家裡費心思、花時間做的。每天都在想要如何化無用為有用?還要成為藝術品,美美的,家裡收集了很多回收物,總覺得時間不夠用。

寶特瓶、洗衣乳的空瓶子都是環境殺手,可以做成花器,做成手提包......回收再利用。這些都是在今年防疫的時候,唐雪琴在家裡做的。(攝影:袁淑珍)

「今天所有環保DIY作品,義賣捐贈疫苗經費。」她希望拋磚引玉,有更多人投入善的循環。

◎繽紛療癒的海洋浮球

苗栗後龍好望角高聳的風車,美麗的海岸線,傍晚的落日餘暉,吸引不少遊客駐足,欣賞美景。只是,每到冬天,強勁的東北季風帶來許多人類隨意丟棄的海漂垃圾,隨著海流漂流到海岸邊,有寶特瓶、鞋子、塑膠袋、瓶蓋......,最多的是各式各樣的塑膠浮球。

「我們去海邊的時候都會看到很多浮球,淨灘時就順便帶回來。黑黑的浮球上面有一些貝殼、青苔......,把它整理乾淨後彩繪,第一層用白色的水泥漆,漆一漆,然後再照自己喜歡的圖案彩繪。」唐雪琴表示彩繪好的浮球,要布置三義桃花源環保站,因為那裡有很多樹木,所以彩繪成貓頭鷹,可以掛在樹上。

她看著彩繪的第一顆浮球掛在樹上時,就知道自己停不下來了。其實,每顆浮球都有故事,從嶄新時被繫在漁網上,到被拋棄,然後在海上漂流,最終落腳海岸邊。

漁船上的浮球被丟棄後,會順著海流,從很多國家漂流到後龍的海邊,它上面都還有國家的標誌。有時候會撿到韓國的、日本的,還有大陸的,來自各個國家的浮球。(攝影:袁淑珍)

「這些漁船上的浮球被丟棄後,會順著海流,從很多國家漂流到後龍的海邊。它上面都還有國家的標誌,有時候會撿到韓國的、日本的,還有大陸的。我撿到浮球時,會看一下,這是哪一個國家來的浮球?每個國家的材質都不一樣。」她無奈地說,浮球是硬塑膠,因為回收價格不高,所以海邊非常多,堆在那邊變垃圾。她不忍,於是撿回家,發揮巧思彩繪,讓烏漆抹黑的浮球,變身為繽紛療癒的庭園造景藝術。

◎回眸慈濟活動足跡

「莫忘那一年,那一人,那一念......」唐雪琴的慈濟因緣,要從九二一大地震那一年說起。還沒加入慈濟時,她們家每個月都會到戶外露營,所以有整套的露營帳篷、睡袋。九二一的時候,有很多災民沒有地方好睡,帳篷也不夠。得知這個訊息,她就把家裡的帳篷拿出來給災民用,之後覺得慈濟真的有做到走入災區,了解災民真正需要什麼,於是她開始加入慈濟,成為會員。

加入會員後,第二年就參加慈濟的社區志工研習,2001年,成為苗栗第一屆社區志工。上課以後,她發覺課程內容有很多是她需要的,譬如親子間的互動,還有志工林葉、謝坤山來到苗栗上課,每一堂課都很精彩感人。隔年因緣具足,她參加委員的培訓,在2002年年底受證。

「受證後,我加入活動組,園區辦一些活動,需要布置,我對布置方面非常有興趣,所以從2002年開始,就一直在活動組裡。」慈濟的四十周年、五十周年展,都有她投入的足跡。

苗栗區歲末祝福的布置,唐雪琴(中)覺得在慈濟可以發揮自己的才能,很有成就感。(攝影:徐明江)

◎君子如水無處不自在

「君子如水,隨方就圓,無處不自在。」是唐雪琴最喜歡的一句話。

水流動的時候,不管碰到圓的、方的石頭,順著它的形狀流過,是那樣輕安自在。就像在慈濟這個團體一樣,有時會遇到一些挫折,執著的話就做不下去。

做慈濟快二十年的唐雪琴說:「以前剛進來慈濟,我覺得自己脾氣也不是很好。看這個也不順眼,看那個也不順眼,覺得很沒效率,明明那麼簡單的事情,為什麼做不好?」慢慢地因為看多了,已經不會像以前,一定要怎麼樣,比較不執著。

每次聽到人家批評活動組很會罵人,還有人說活動組都是「阿修羅」,她總能微笑面對。一路走來,從四十周年布展到現在,她留下很多足跡。「記得以前歲末祝福,連舞臺都要布置。」唐雪琴盤點過去,覺得在慈濟可以發揮自己的才能,很有成就感。

唐雪琴希望人人能夠珍惜這顆地球,一次性的東西盡量少用,雖然塑膠袋可以回收,把它變成美麗的花朵,但是為了環境,大家還是盡量使用環保袋。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