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祝福人物採訪—劉寶菊
日期:11月23日
撰文字:袁淑珍(明妍)
時間分秒不斷飛逝,2021年,轉眼間又到了歲末感恩時節。11月23日上人行腳到苗栗,公傳合心志工劉寶菊三天前得知這個訊息,就開始著手布置慈濟部、隨師師父、法親、貴賓休息區。
慈濟部上人座位前方的桌面上,有一塊造型獨特的枯木,上面有一群木製小螞蟻,是劉寶菊用心布置的,她覺得慈濟志工就像小螞蟻,如果發揮螞蟻雄兵的力量,也能撼動須彌山。
上人座位前方的桌面上,有一塊造型獨特的枯木、上面有一群木製小螞蟻,是劉寶菊用心佈置的。(攝影:袁淑珍)
上人看到「小螞蟻爬須彌山」,很歡喜,讚歎弟子的巧思。上人很珍惜、很愛苗栗園區,哪怕是一根枯木、一隻螞蟻,都要帶回去。劉寶菊內心充滿喜悅,她感恩家人的護持,先生始終是最佳得力助手,布置前一天就先載器具、盆栽到園區。她說,「勇於承擔的人,會將壓力轉為使命」,所以一次次完成難行能行的任務。
劉寶菊學過茶道,接公傳邁向第六年了。上人行腳苗栗這天,茶點有艾草粿(客家米食)、一口粽、平安糕和埔里香甜的百香果等。桌面上淡雅的席方是她遠從日本帶回來的,造型別致的盆栽是她親手栽種。人文接待場地,經過她的巧手和人文團隊的用心布置,營造出慈濟的人文氣息,讓貴賓有回家的感覺。
上人行腳苗栗這天,茶點有艾草粿(客家米食)、一口粽、平安糕和埔里香甜的百香果等。(攝影:傅台娟)
疫情期間,上人呼籲大哉教育,慈濟也在六都公部門推動蔬食,公傳林弘展主任希望她也可以到苗栗縣府推素,雖然過程遇到很多波折,但是主任勉勵她:「對的事情就去做。」所以,她堅持至今,沒有間斷。
原本初一、十五吃素的徐耀昌縣長,響應慈濟推素,帶動縣府部分行政人員一起吃素。他們喜歡飯菜分開、養生的蔬菜,不要精製的素料,於是她精心準備了日式餐盒到餐廳訂餐,再送去縣府。她很感恩軍人退休的先生的支持,給她充分的自由。每當她要到外地參加活動時,先生就幫忙送防疫蔬食餐到縣府。
去年三月份開始供餐,第一次送去的時候,縣長秘書就主動說:「師姊,縣長說今天的蔬食餐他出錢。」她很感恩縣府善與愛的回饋,送完餐後回到園區拿了三支竹筒送到縣府。他們將善款投入竹筒,不定時的讓竹筒回娘家。
上人說:「這一波的疫情,沒有靈方妙藥,唯有蔬食。」蔬食除了啟動善念,也讓身體更健康。未茹素前,她有時跪拜起來會頭暈,有一次就暈倒了,茹素後就不再頭暈了。2010年受證後,她每年歲末祝福就到臺中學習人文接待。前三年學茶道泡淨斯茶,後來開始承擔聯絡處的人文接待,也因為承擔起公傳的任務,有機會隨師,親近上人,每次見到上人,她都很感動。
她覺得公傳接待也是布施,雖然不是領頭羊,只要盡心盡力去做,在自己的崗位做好每一件事,螞蟻雄兵也能發揮很大的力量。當遇到挫折時,上人的法語「前腳走,後腳放」對她來說很好用,也是感受最深的一句話。
有機會到臺中學習接待貴賓,劉寶菊感恩臺中公傳無私的傳承,讓她累積應對的經驗。(圖片提供:許美惠)
往年上人行腳時,她都是在臺中安單至少八天到十天,在臺北三、四天,每天早上三點五十分起床上早課,中午也沒有休息,整天下來雖然很累,可是收穫滿滿。此次上人行腳,在台中一連九天,是她最幸福的日子,有機會到臺中學習接待貴賓;感恩臺中公傳無私的傳承,讓她累積應對的經驗。
23日上人行腳來到苗栗園區,徐縣長拋磚引玉挹注購買疫苗資金,也帶來了大吉大利(椪柑)祝福大家吉祥如意,劉寶菊內心充滿感恩,祈願人人護生信願行,早日脫去口罩,恢復如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