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淑子師姊的生命故事書

0觀看次
A- A+

文字:林玲悧 廖淑美

郭淑子師姊(左)與曾欽瑞師兄為南亞海嘯上街頭勸募,兩人都在2021年告別世間。曾欽瑞師兄是郭淑子師姊的小雞賴楊素梅所接引。(林玲俐翻拍)

「親愛的師姑,幾次見面或電話,時光雖短暫,您說很多故事給我聽。從您小時候說到加入慈濟;聽您說腰痛,想要貼布;什麼時候回診,什麼時候化療;什麽時候眼睛要手術。」照顧淑子師姊的護理師李怡膺,寫一張卡片和已經在天上的淑子師姑訴說心語,「從什麼時候去菜市場,講到家裡外面的那隻貓,直到您的家人走進來說:『吃午飯了』我們才結束話題。電話掛掉前,我們就會說:『保持聯絡,有事可以打給我。』」

高齡八十一歲的郭淑子師姊,慈濟生涯四十年,在她發現罹癌,開始認真上生命最後一堂課時,和一群後生晚輩結一段美麗善緣,為自己的生命故事書寫一段最可親可愛的篇章。

◎秉初發心 愛您所愛

什麼是長照?在慈濟,長照是快樂做慈濟,做到不能做為止;是提供環保站,讓白髮蒼蒼的老人家,做到樂以忘憂。生有時,死有時;歡樂有時,哀慟亦有時。慈濟臺中居家長照團隊,照護所有有需求的案家,其中也透過慈濟法親關懷,照顧高齡慈濟人。

上人曾期許團隊要恆持初心,用心關懷照顧每一位有緣人。2019年,臺中照護團隊與郭淑子師姊結緣,維持兩年法親關懷,健康照顧及罹癌後長照介入居家服務。2020年四月,郭淑子師姊發現頸後有腫塊,經醫師確診為淋巴腫瘤,固定在臺中榮總採標靶治療及化療。長照結合居家醫療,中醫師到府看診把脈、針灸,給予淑子師姊專業的個別照護。

◎一念心 細說從前

2005年1月2日大愛進南亞黎明社區街頭募款。(攝影/張松村)

「我們那時候沒有什麼培訓啦,拿一本勸募本給你,就是慈濟委員了。」第一次面對這一群充滿愛心的後生晚輩,郭淑子話匣子打開,總是有說不完的慈濟故事。「但是我們向心力很好,都很乖,師父說一,就是一,說二就是二,慈濟就是一個大家庭。」

她也說了自己如何去賺錢來捐病床的故事,讓大家聽得津津有味。她分享1979年上人宣布興建花蓮慈濟醫院時,上無片瓦下無寸土,上人全臺辛勞奔走,不遺餘力;建院過程的血淚辛酸,唯弟子感同身受。當時病房一間二十萬,病床一床一萬五,弟子們分頭協力籌措基金。郭淑子說:「那時我就想為家裡每一個人捐一張病床,我家有六個人,差不多要十萬,不知道要如何跟先生開口?那我就自己去賣睡袋。」郭淑子說:「當時有一位師姊跟先生跑夜市賣鞋子,我就跟她說:『妳要去哪裡的夜市?妳的攤位旁邊給我一個地方(位置),讓我賣睡袋可以嗎?』她說:『好啊!』我就跟著她跑,我很會賣,一個睡袋可以賺到差不多一百元,一個晚上差不多賣二十個。」

郭淑子笑瞇瞇地跟這些比她自己兒女還年輕的照護員說:「我一、兩個月就賺到十萬元以上了,我先生還以為我是要當副業。」

◎善心萌 種子落地

1981年,郭淑子因為妹妹郭洋子的因緣,在香雲精舍初遇證嚴上人、德融師父。德融師父邀請她幫忙募款,郭淑子很爽快地答應了。上人問她:「妳要如何跟人家募款。」郭淑子回答說:「師父,這還不簡單,就左右鄰居、親戚朋友都找來當會員。我都坐公車,在公車上旁邊若有人也可以跟他介紹。」第一次她就募到3000元,師父邀請她當委員,委員號172,法號慈揚,成為臺中巿南屯區第一顆慈濟種子。

1982年起,有顏阿池、蔡蘭卿、林梅節、楊素梅、林玉雲等五人陸續加入成為慈濟會員,他們對募款都很投入。1990年,郭淑子等六人回花蓮參加「七十八年度新委授證暨慈濟聯歡會」典禮。

全台大概就屬郭淑子帶最多人回去,上人邀請她上臺分享。她說:「我住臺中黎明社區,我們社區有一千三百一六戶,希望以後我們黎明社區變成慈濟社區。」慈濟委員以母雞帶小雞方式,行善代代相傳承。郭淑子曾經說:「我的小雞都很厲害,雞仔子生雞仔孫,雞仔孫再生雞仔曾孫。」

郭淑子四十年的慈濟志工生涯中,因她的因緣,接引百位慈誠和委員,也在黎明社區實現「慈濟社區」的願望。(圖片來源:家屬提供)

1991年5月14日,臺灣省政府黎明辦公區幾個單位,聯合邀請證嚴上人蒞臨黎明新村中正堂,舉行一場「幸福人生與慈濟精神」專題演講。上人說:「人生的幸福,應從惜福開始。不可輕視那一點點的東西,因為聚沙能成塔,滴水可穿石。」此時黎明新村約有一千四百戶,在郭淑子等委員推動下,八成左右的住戶均是慈濟委員、會員;上人勉勵黎明新村成為慈濟模範村。

2003年,上人倡導「四法四門四合一」,黎明社區自成一個協力組隊,成為中區第一個四門四法架構實施後的社區協力組隊。

1991年幸福人生講座,左起:李高麗雪師姊(慈澈)、莊郭淑子(慈揚)、陳金花(慮中)承擔引導人員。(圖片來源:家屬提供)

◎善與愛 願傳承

「師姑,9月17日下午打電話給您,想跟您説『中秋節快樂』可是您的手機響很久都沒有接聽。」中秋節前夕,上午居家長照團隊來到郭淑子師姊家中關懷,並進行健康照護。當時因為化療後肝功能異常,正服藥控制中,淑子師姊明顯變得比較倦怠虛弱。結束家訪離開後,李怡膺還是覺得很擔心,當天下午打電話,淑子師姊已經病情惡化進醫院,不能接電話了。10月2日清晨,家屬把她從醫院接回家,讓她在家中安詳往生。

花蓮靜思精舍德如師父、德悅師父,正值從花蓮來臺中代表領受「宗教公益深耕獎」,接獲淑子師姊彌留的消息,即前往黎明社區關懷,並祝福她快去快回,換個好身體再來人間做利益人群的事。

10月14日郭淑子師姊的告別式上,慈濟居家長照團隊將與淑子師姊互動點點滴滴的過程,做成一本「生命的勇者——淑子師姊的生命故事書」送給家屬,長子莊坤達代表承接這滿滿的愛。

11月16日,臺中慈濟居家長照團隊與莊坤達一起和上人溫馨座談。「媽媽在病榻時,跟我們聊一些事情,她仍充滿著感恩。」談起母親,莊坤達哽咽地說:「我跟她說:『您在慈濟四十年,如果我再捐一個榮董,這樣子就很圓滿。』」10月1日莊坤達赴銀行匯款後,隨即跟母親LINE視訊:「媽媽我幫您圓滿慈濟榮董了,媽媽,感恩您的養育之恩......」

上人說:「她很有福報,走入慈濟四十年都一心一志,你要孝順,把她的愛心傳下去,希望你要走入慈濟。」

「一個禮拜前,我已經來把媽媽的募款名冊謄一分回家,如果可以,我會繼續幫媽媽完成心願。」莊坤達回答。

11月17日歲末祝福,莊坤達代表媽媽郭淑子上臺接受上人授證榮董。郭淑子的「生命故事書」已經書寫圓滿,莊坤達願傳承媽媽的美好足跡,書寫自己做慈濟的生命故事書。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