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終於成為上人的弟子

0觀看次
A- A+

撰文:張麗雲

林寬進二十幾年前發的一念心:「成為上人的弟子。」終於在2021年11月20日如願了。圖為他接受德勱師父戴佛珠。(攝影/賴廷翰)

「那是我生平吃到最好吃的素食!」一位手拄柺杖的慈濟志工,用另一手捧著托盤,托盤上擺滿多彩的素肴,看來秀色可餐,讓林寬進非常感動。他嚐了第一口,那種甜美滋味和溫暖馬上襲上心頭,「怎麼這麼好吃?我從未吃過這麼好吃的素食。」

林寬進二十幾歲剛出社會時,有位客戶送他一卷《渡》的錄音帶,他一邊開車一邊聽,非常感動。「這位師父這麼辛苦,自力耕生,還要蓋醫院!」他打從心裡讚佩上人,他自許為「我是『慈濟的人』,有一天一定要成為上人的弟子。」

三十幾歲他開始創業,經營停車場管理。當年大林慈濟醫院正在籌建,他的企劃案幸運得標。停車場動工了,有一天,總務同仁邀他留下來用餐,可是他每次吃素食必定反胃,可能是烹煮的油品讓他感到很不舒服,經過一、兩個小時後就會反胃嘔吐,因此對素食沒有多大好感,他並不很想留下來用餐。

大林醫院建設期間,志工每天親自料理素食,提供給工地朋友享用。林寬進自認是客人,不太敢進去用餐。可是,有位師姊拄著柺杖,很熱情地送餐食到他面前,他感動得幾乎掉下淚水,心裡在想:「這位師姊本身都拿拐杖走路了,還這麼親切地邀我用餐,並將餐盤端到我面前......」

用完那一餐,他感覺素食並非之前想像的「難吃」,這是他生平吃過最好吃的素食。回到公司後,林寬進迫不及待地將這件感動的見聞向同仁、股東和太太分享,「慈院真的跟其他醫院很不一樣!我吃到這一餐素食,讓我對素食完全改觀了。」

也因為與慈院工作上的配合,常受邀參加歲末祝福,聽上人開示,他更加了解上人的理念,就愈認同慈濟。然而,做生意如同善惡在拉鋸,很難守「十戒」,林寬進正在打拚事業,責任在身,無法立即實踐成為「上人弟子」的夢,2005年他就先讓太太楊青美受證榮董,隔年受證委員。

林寬進與已於2006年受證的太太楊青美合照。(攝影/賴廷翰)

可是那一念心不斷在心裡旋繞,大林慈院的停車場工程完工後,繼續接臺中慈濟醫院的工程,對慈濟精神更深入,也常常參加活動,2014年初他就捐了榮董。

同年八月底,當他和太太到臺北與客戶簽完約,搭高鐵回到臺中時,突然腹部劇烈疼痛,全身痙攣、緊繃,手腳無法伸展,緊急送醫,經急診的醫師診斷他罹患上腸繫膜動脈剝離,這是很嚴重的一種罕見病症。上腸專提供腸子養分,一旦剝離,腸子會壞死、腐爛,隔天就會往生。曾經有一位醫師也患同樣的症狀,但因只吃止痛劑,沒有及時就診,隔天就走了。

住院期間,醫師持續為他注射抗凝血劑,四個小時抽血檢查一次,以避免血液凝固,同時他遇到的護理師是慈濟醫院畢業的學生,她很細心地為林寬進解釋這個病的症狀。住院五天後,終於康復出院。林寬進想到上人常講,「一善破千災」,在醫院裡遇到好醫師、好護士,救了他一條命,還好有即時行善,因緣果報,不得不信。

林寬進想做上人弟子的一念心永遠都在,卻一直找不到適合的時間點;行善行孝不能等,父母年邁,假日要帶孩子回臺南探望老人家,讓他們享受天倫之樂,及時把握因緣行孝,但培訓需要時間,他不想半途而廢。

直到三年前,父母相繼在半年內往生。媽媽因為腦中風,過了黃金治療時間點,最後不幸離開。半年之間,雙親的相繼離世,慈濟人專程下臺南老家關懷,令他們夫妻很感動。

然而,子欲養而親不待總是讓夫妻倆深感遺憾。有一天,他們四目相望,互訴內心感受:「從此,我們的人生好像沒有什麼目標了,人生的下一步該如何走?當事業小有成就,想讓父母享福的時候,他們卻不在了。」所以, 2020年林寬進決定將總經理的位置傳承給年輕人,跟隨太太的腳步,參加志工培訓。

雖然服務慈院已有二十幾年,也參加過許多慈濟的活動,當自己真正要踏入時,他倒是又擔心害怕了,因緣已到,信心卻不足,尤其離開學校那麼久了,一下子要看十本書,實在不容易。

儘管如此,林寬進很用心地花時間研讀《靜思》、《善護》、《心蓮》、《點燈》,一路閱讀下來,發現上人早期辛苦救人的信念和理念,到現在始終如一。現在精舍師父犁的田更多,種植的蔬果更繁雜、更辛勞,但是上人要救的人更多,天下的苦難這麼多,有誰能像上人一樣,信念堅定而不移呢?

林寬進看了書,不只自我內化,也常將上人的理念與人分享。今年的花蓮尋根兩天,他正擔心長久以來受腸躁症之擾,在遊覽車上超過五、六個小時的車程,若要常跑洗手間,該怎麼辦?

沒想到兩天在花蓮,回來又一天在臺中靜思堂上靜態課,三天沒碰葷食,他的腸子不但沒有跟他搗蛋,接下來每天的血壓也很正常,不必再服高血壓藥了。「喔!原來素食的好處多多!」他茹素得很法喜,很有心得,就開始跟一位七十歲的客戶勸素,「我五十五歲了,想趕快茹素顧健康,您七十歲了,健康為要喔!」對方聽了,欣然答應茹素試試看。

林寬進一直很相信上人說的「有願就有力」,並不因腸躁症而放棄花蓮尋根之旅,同樣的,他前一周剛閃到腰,繫著護腰,在花蓮靜思堂的那天晚上,要拜經時,資深的志工體諒他,要幫他安排到後面的椅子上跟著合十即可,林寬進覺得來花蓮隨著精舍師父拜經、拜願,機會難得,就說:「您先讓我試試看,若真的很吃力,我再排到後面去。」一跪一拜,他覺得還好,就這樣圓滿了一個小時拜經的心願。

十幾年前,林寬進去花蓮洽公,順道進去精舍參訪。精舍師父為他說慈濟故事,離去前還說要打個便當讓他帶走。師父像招待自家人般溫暖,他因沒有事先訂回程臺中的機票,必須提早去候補,急著要離開。精舍師父安慰他:「有願就有力!」他不好堅持,只好等拿了便當才離開。抵達機場時,櫃檯小姐說:「林先生,您有訂位啊,不用候補!」他不知道是什麼時候訂了位?不管是否巧合,果然真如師父說的:「有願就有力。」

往後的日子,不論做生意,或從一開始想成為上人弟子的心念,林寬進時時帶著這句話作為座右銘。11月20日林寬進受證了,從此與妻子楊青美攜手同走菩薩道,慈濟道場多了一位發心立願、共耕福田,為苦難者伸出雙手、為上人減輕肩上重擔的活菩薩。林寬進始終如一的一念心,「有願就有力」,果然應證了。

林寬進於2021年11月20日受證,與醫護人員們一起入經藏,比手語。(攝影/周士龍)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