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徐美華;攝影/施哲富
「我要如何把快樂帶回去?」
「妳用自然的心回去就對了!」
上人這句話說了兩次,我到受證了才領悟到。
四十一歲時,因金融危機百業蕭條,自營的機械工廠被倒債千萬元,面臨債台高築討債電話聲不斷,夫妻為了債務問題在公司劇烈爭吵,陳枝梅心慌意亂地將錢包丟給先生,愁容滿面地跑出去。
在路上巧遇騎機車路過的常來收善款的慈濟師姊莊妙卿,看到淚流滿面,形色憔悴的陳枝梅就問道:「妳怎麼了?要去哪裡?」
「我要去餵魚!」
心想陳枝梅可能有尋短的傾向,就說:「我帶妳去!」
◎妳們可以賺多少錢?
莊妙卿機智地騎機車載著她,到三重收功德善款,一個下午收了十幾戶一大筆善款,陳枝梅好奇的問:「妳們可以賺多少錢?」
「我們是賺歡喜、賺健康、賺功德,我也曾被倒了幾千萬,我是用證嚴上人的法走過來的!」
「妳們師父是如何教妳們的?我也要做!」
陳枝梅思忖著:做慈濟可以賺歡喜、賺健康、賺功德,我現在這麼苦、這麼窮,什麼都沒有,我沒做也歡喜不起來,沒做也沒有功德,我為何不去求解脫改變人生的命運。她都可以,我也可以去請示師父!
她向莊妙卿借了五千元,到饒河街買了換洗衣物,意志堅定的心,獨自搭夜車,抵達花蓮天色還未亮,在火車前站等到天亮,去用了早餐,才走路到慈濟醫院搭乘接駁車到精舍。
◎去採花來供佛
「到了精舍,我情緒潰堤,淚流不止,精舍師父默默地拿了一個空盤子給我,吩咐我去採花來供佛!且叮嚀我,花要輕柔放妥,排列整齊!」
雙手端著盤子恭敬地,走到過去佛堂後方的走道邊,採著香氣四溢的樹蘭,小心翼翼地採了三個小時才圓滿,歡喜地將一盤盛裝著淡淡清香的樹蘭交給如師父去供佛。
此時如師父慈悲關愛的說:「妳現在心情有比較平靜了嗎? 」
隔天清晨七點鐘醒來,寮房空無一人,問了師姊,「原來常住師父與志工三點半起床,四點半都到大殿拜經念佛。」
隔天起,陳枝梅就隨著精舍作息。
早期精舍訪客不多,常住善師父幾天來都陪伴著陳枝梅,第五天善師父問道:「妳有打電話回去嗎?」
「還沒有!」
「結婚多久了?」
「結婚二十年了。」
「幾個孩子?」
「四個孩子﹗」陳枝梅說:「上有婆婆,她眼睛不好,我每天要幫她梳理頭髮,打理衣服等......」
「先生開工廠,但現在工廠生意不好﹗」
◎我要出家!您收我好嗎?
陳枝梅懇求善師父,「師父,我要出家!您收我好嗎?」
「妳已經還了二十年,妳不還的話,來世要重來喔!妳要嗎?」
「我這二十年來這麼辛苦才熬過去,要重來繼續接受這樣的苦?我不要。」
「不要的話,妳要回去還。」
「師父! 真的嗎?」
聽了善師父的一席話,她趕緊撥電話回家。
隨著常住志工的安排,去做一天的醫院志工,目睹服務的病房有一位被丈夫家暴受傷,非常嚴重而腦震盪的年輕少婦,丈夫都沒有來照顧。
陳枝梅深感慚愧,反思:「其實先生不僅沒有打過我,他孝順、善良、謙和待人,要求我多讓步,對待老人家和諸事多忍耐,我應該要多看先生的優點。」她放下了多日來的煩惱。
◎有力氣罵我,表示她身體健康
又看到一位老人家,在病床上手腳被綁著且插著管,心想幸好婆婆還有力氣罵我,表示她身體健康,否則婆婆不健康,臥病躺床,受病苦折磨,我也要照顧她。
陳枝梅此時見苦知福,放下心中的怨氣,心開意解。第七天先生自台北來接她回家。
陳枝梅恭敬跪著等待上人用完早齋出來,請示上人﹕「上人,我來精舍一個星期了,我非常開心,但我若想到要回去,心就糾結在一起,不曉得如何把快樂帶回家?」
「妳用自然的心回去就對了。」
帶著上人的法及常住師父的勉勵回家,工廠如常經營,陳枝梅不再強求業績營利等,「因緣無法改變,以轉念改變自己的心境,不再離家、家裡不再吵吵鬧鬧。」
「做好本分事,如同小時候阿嬤的叮嚀『認命才會好命』。」
◎種福田做手心向下的人
接著她積極於募心募款,不斷述說五毛錢救人的故事:「證嚴上人開闢福田,廣邀大家一起來耕,種善因得善果,付出不是有錢人的專利,貧苦人也要種福田,做手心向下的人。」
參加讀書會和大愛媽媽,學習行善、行孝不能等,改變婆媳問題,猶記得「妳要用自然的心回去就對了!」上人說了兩次,她在受證時終於領悟到了。
上人言﹕妳這輩子的劇本,前輩子就寫好了,不管妳的父母、公婆、先生、孩子,都是妳上輩子寫好的劇本演員,妳要接受。
「我在這輩子就欠人家這麼多,還好有上人提醒,發願從此不再跟人家結惡緣。心開意解,感恩上人引導弟子『要用自然的心回去』。」
(筆耕團隊 隨師筆記 2021.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