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心傳】心中有誠,杏林有愛-趙有誠院長(下)

0觀看次
A- A+

◎趙有誠院長(台北慈院肝膽腸胃科)   撰文/明含;圖像/tcnews圖像資料庫

因應新冠疫情,2021年6月7日,代表慈濟捐贈內政部、臺北市政府警察局、新北市政府警察局等警政單位「淨斯本草飲(沖泡及濃縮液)」,增強抗疫提升免疫力。

來到慈濟,絕非偶然

岳母雖不是慈濟人,但也茹素念佛,建議女婿可以去慈濟醫院服務。趙有誠直覺反應這是不可能的事,因為體系完全不同,而且他已經很資深了,完全沒有轉換跑道的計劃。

因緣不可思議,沒多久,林碧玉副總執行長竟然透過友人,找他去面試院長。過去只知證嚴上人很偉大,但晉見上人時,立即就答應了上人的邀請,提早四年半脫下將軍軍服。
「就像小鐵釘遇上大磁鐵!」

大女兒在2007年十二月出生,當時趙有誠已經拜見過上人,也允諾到台北慈院服務。自大女兒能夠表達時,就有非常多不可思議的現象,顯示她是「乘願再來的慈濟人」。

「初次見到慈濟人給的紅毛苔,便像是餓了三天三夜,雙手抓食,吃得滿臉!」
「葷的一入口,就用小舌頭頂出來,如果一不小心吞下肉末,就再嘔吐出來。」

向來不吃零食的她,長得很苗條,當時的她還不到一歲,含著奶嘴,看著電視,對卡通片完全沒興趣,卻愛看精舍師父做早課,只要梵音一出來,就很專注地看電視,上人一出來,她更高興得手舞足蹈,頻頻擺出問訊的手勢。

家裡有一本書,阿嬤教她認得封面是師公上人身穿灰色袈裟的法相,但在另一本書的封面上有許多人,沒人教過她,她竟也能精確地指出身穿棕色袈裟,背對大家的小小身影,也是師公上人。

學會走路後,每逢經過宇宙大覺者或佛陀問病圖的壁畫,小女娃就會正面禮佛。
「不多也不少,正是三拜。神奇的是,這些都沒人教過她!」
「她從小到大的舉止都沒幼稚過,讓我直覺這個小小的身軀裡,彷彿住著一個大人的靈魂。」
他從此開始相信投胎轉世,因果輪迴。會到台北慈院當院長,應該也不是偶然。

2020.8.16特地帶全家人參加「蔬食無痕家庭日」活動。

為醫療樹立典範

2008年,趙有誠到台北慈濟醫院任職,表情一向嚴肅的他,第一個學到的是「擦慈濟面霜」──微笑。

台北慈院有很多慈濟志工,個個都親切有禮,笑臉迎人,這讓趙有誠覺得醫院簡直就像人間仙境一般,一度懷疑是真的還是假的!

2008年,緬甸風災,死亡無數,趙有誠跟著義診團,每天為災民義診。印象最深刻的是有個小男孩因尿道下裂,不能站著排尿,很無助,但其實只須簡單的手術就可以解決。慈濟人立刻安排小男孩的醫藥費,並送到仰光國家醫院手術,讓他順利脫離沒有自信的陰霾。

另外有個一歲的小朋友燙傷,留下很多疤痕,鄰居都說這些疤痕以後會一直擴大,因此媽媽抱來看診時,很有罪惡感。直到聽見趙有誠仔細檢視後,保證孩子會很健康,絕對沒事,媽媽當場下跪,不斷磕頭答謝。

在慈濟世界裡,眾生平等,沒有階級之分,因為證嚴上人凡事都能放下身段,以身作則。
「我從來不覺得當了院長,還親自帶醫師去為感恩戶掃廁所、做環保,有什麼委屈,反而非常歡喜能參與付出。」

「慈濟師姊身穿旗袍,每位都很莊嚴,我也曾想買一套送給菁薇穿。」
後來才知要經過培訓之後才有資格穿。身為醫院主管,要介紹慈濟自己都不太清楚,趙有誠也很尷尬,於是2009年和李菁薇一起參加培訓受證。

2020年7月1日,趙有誠院長(右)與中央大學周景揚校長(左)簽署「學術合作協議書」。

治病,有時就像找對鑰匙開門

曾有一位婦人去某大型醫學中心切除甲狀腺,誤傷兩側聲帶神經,說話沙啞,且因聲帶閉合,導致呼吸困難。其他醫院都建議她直接氣切打洞,但對病人來說很難看,也很不方便。病患痛苦了三年,到處求醫,最後來到台北慈院,耳鼻喉科蘇萬福醫師用心幫她動了聲帶手術,婦人終於能夠吸得到氣,令她感激不盡。

蘇萬福醫師私下感嘆這種手術,其他醫師並不重視,但趙有誠卻鼓勵他把這個小手術發表在國際醫學期刊上,因為只有他和病人知道這個手術好在哪裡。
「其他醫院不會重視這種小手術,但台北慈院會重視,因為尊重生命。」

還有位婦人發燒、肚子痛,每一、二個月定時發作,小醫院要她去醫學中心檢查,但在三個超級醫學中心,住了九次院,卻都查不出病因來。後來她帶了一堆病歷,輾轉來到台北慈院院長的門診。趙有誠跟她約定,下次一發作就直接請急診室找院長過來,因為懷疑她是總膽管結石,可能過去的檢查方向都偏了。果然不出所料,病人一次就找出病因,取出結石痊癒出院。

又有一個言談類似流氓的壯漢,特地從雲林台西開大卡車,載媽媽來台北慈院看病。第一次進診間,一見趙有誠口氣就很不友善。因母親多年來一直在某國家級醫學中心看BC型肝炎及肝硬化,越看病況越差,似乎有小型肝癌,又不確定,外科內科推來推去,母親感覺被醫院踢皮球。

因此這位壯漢雖第一次來,卻把對醫師的怨氣都出在趙有誠身上,說媽媽是他唯一的親人,治療若有差池,一定會找所有醫師算帳,因為大愛台裡的醫師,似乎什麼病都能醫,所以就來找院長。

趙有誠要求門診護士:「以後不要再說流氓來了,要改叫孝子來了!」
經過趙有誠細心地檢查,發現他的媽媽雖是BC型肝炎,卻是稀有的以B型肝炎病毒為主,有口服藥可以治,安全又無副作用,吃了藥,病情果然好轉許多,而且也確定並沒有小型肝癌。

媽媽一直誇讚說定期服藥後,身體舒服很多,孝子不停感謝,每次回診,都會帶著一杯咖啡來感謝趙有誠,甚至又回原醫學中心跟醫師嗆聲,說他們多年來治不好的病,被慈院的趙院長治好了。趙有誠知道後立即制止,教他要感恩醫師,畢竟BC型肝炎,大多是以C型肝炎病毒為主,不好醫治,先前的醫師只是沒想到媽媽居然是以B型肝炎病毒為主而已。

更有一位家屬,說父親被診斷是胰臟癌末期,拿來一大疊在某國家級醫院的就醫資料,想聽聽趙有誠的意見。八十一歲的老病人,非常瘦弱,坐在輪椅上,已經瘦了十五公斤,吃也吃不下,明顯有黃疸,腫瘤指數已超過標準的幾十倍,電腦斷層和核磁共振,都顯示胰臟頭的部位,確實有個陰影,父親在診斷過程中又小中風,坐在輪椅上,醫師已宣判了死刑,只剩下一、二個月生命,但子女很孝順,不肯放棄,想試試運氣,看趙有誠能不能有特別的療法。看到這些數據和國家級醫院的診斷,會以為真的回天乏術了。
「但看到子女非常期待的眼神,我總覺得孝順的人,好運會站在他這邊。」

當下他靈機一動,想起剛畢業時也有類似的案例,大家都以為病人只能活一個月,因為教授是這樣說的。結果幾個月後,他穿著西裝來看病,大家都嚇壞了,說是九死一生還不夠傳奇,原來他有大量酗酒的病史,胰臟的陰影只是慢性發炎而已,臥病一陣子,停酒之後就痊癒了!

趙有誠問子女他過去有無大量酗酒,平常這麼問病人,病人一定閃爍其詞,像是被法官抓到把柄,但一聽到院長這麼詢問,家屬反而非常歡喜,承認他過去在菸酒公司工作,因此常常酗酒。

趙有誠研判可能只是酗酒,導致慢性胰臟發炎,因此要求家屬不要試偏方,只要戒酒、素食、靜養和虔誠發願。一個月後再來檢查,說也神奇,老先生居然漸漸好轉,真的不是胰臟癌!他的心細如髮,常讓病患起死回生。
「我常覺得醫師看病,就像找對開鎖的鑰匙一樣,有時對了很久,終於才找到正確的鑰匙,打開了大門。」

「因此我常鼓勵病人,有困擾時千萬別試偏方,只要發好願,相信有愛心的醫師,自然會有貴人出現,幫他開啟生命之鑰。」

這就是趙有誠院長,一個心中有誠的醫師,自然能讓杏林有愛。

世人常聽說「華陀再世」,卻從不見華陀的真面目,與趙有誠院長深談之後,驀然乍見,華陀原來就在台北慈院的院長室......

2020年8月吉祥月祈福晚會前夕,趙有誠陪同精舍師父到各病房關懷來院大德與法親。(攝影/范宇宏)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