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診所~跟著農工跑的大愛醫療車

0觀看次
A- A+

撰文/鍾明楒、鄭茹菁;攝影/駱淑麗
整理編輯/張秀玲 

美國慈濟醫療基金會組成二十二人隊伍從南加州開巴士前往美國中加州慶賀佛瑞斯諾社區行動醫療服務二十周年。

國加州佛瑞斯諾社區行動醫療服務二十周年了!

居無定所 大愛醫療車跟著農工跑

美國糧倉之一的加州中谷區,勞動的農民大多來自低收入或新移民家庭,僅靠著微薄的收入養家餬口,很多人無法買保險或是選擇便宜保險,一旦生病,語言隔閡、文化差異加上缺乏交通工具,處境常是雪上加霜。

為了照顧這群農工,座落在加州中谷的慈濟佛瑞斯諾聯絡處,自2001年開始「第一場」社區義診。隨後了解到農工隨著農作物的耕種,而有「逐農場而居」的生活方式,然而健康不能中斷,於是慈濟有輪子的「大愛車」應運而生,及時且持續地為這些農工家庭提供醫療服務。

2021年8月28日是佛瑞斯諾社區行動醫療服務二十周年,約一百四十位嘉賓前來賀喜。慈濟醫療基金會董事長葛濟捨表示:「很榮幸能見證佛瑞斯諾團隊的成就,他們從『零』大愛車到『四部』大愛車!感恩在場的每一位,都是慈濟的英雄!」席間佛瑞斯諾市政府及縣政府主管薩爾.昆特羅(Sal Quintero) 頒發感謝狀給慈濟,讚揚慈濟二十年來,深入佛瑞斯諾社區的巨大貢獻。    

副執行長溫俊強(左)分享,2005年收到第一筆捐款,購買了三套的牙科器材和工具;接著在2008年收到第一部大愛醫療車,如今已有四部大愛車投入佛瑞斯諾的義診行列。

歡喜二十 感恩過去 邁步向前

慈濟志工溫俊強「常駐」佛瑞斯諾二十年,一心守護當地醫療,猶記「佛瑞斯諾從零開始,二十年前要開車去南加州『借』牙科器材,開車往返八小時,還牙科器材又是八小時。」遙遠的一趟路,從不喊累。

秉持有病的人走不出來,慈濟人走過去照顧他們的心,大愛車東奔西走,運送醫療志工及儀器,到醫療落後或偏遠地方為農工看牙、洗牙及血壓、血糖檢測,如同天使般守護他們。

加入慈濟十七年的佛瑞斯諾人醫會召集人曹仰民醫師,親自見證佛瑞斯諾從剛開始到持續前進,從一年一次義診,到現在一共進行了一千零三十一次,他感恩醫護團隊無私付出,「我們提供醫療服務給擁有有限醫療保險、無保險及沒身分的農工,沒有您,根本不可能完成使命!」

從醫四十年的人醫會格拉西拉.埃斯奎維爾-阿吉拉爾(Graciela Esquivel-Aguilar)醫師回憶著當初加入人醫會的因緣。「當提供醫療服務漸漸成了一種例行公事,久而久之,我好似對工作失去了熱情。直到十年前的某一天,有一個黑髮茂盛的年輕人(溫俊強)來見我,為我介紹慈濟,鼓勵我參加義診。」

第一次參加義診發現,志工不僅為病人提供醫療服務,還有健康教育。「印象非常深刻的是,有一位披頭散髮的病人,在義診處剪了頭髮,頓時容光煥發,給我一個大大的笑臉,我對那個人說:『你看起來好多了!』那人說:『我不記得多少年沒剪過頭髮,今天不僅剪頭髮,還洗牙,感覺通體舒暢!』我想在慈濟人眼裡,每個病人都應該受到熱情接待!」

佛瑞斯諾移工教育計劃組組長埃迪・羅德裡格斯(Eddie Rodriguez)分析,中加州地區有許多弱勢農工,家中如有視力不良的學生,家長們很可能因為經濟因素,僅買得起一副眼鏡。因為怕打破,家長不准孩子帶眼鏡去上學,導致學習效果自然欠佳。

解決孩子們視力問題,刻不容緩,慈濟開著大愛眼鏡車進入校園,視力檢查。需要配眼鏡的孩子,一般當天就可以帶著眼鏡離開;度數較高的最遲一、兩個禮拜,就可以收到眼鏡,徹底解決先前看不清黑板的問題,也大大增加孩子們的信心,提高學習成效。

凱撒醫院高級副總裁韋德‧諾吉(Wade Nogy)到場捐贈一部牙科大愛車。 

隨著逐年增加的善款與物資,鼓勵著慈濟人把大愛車開到其他更有需求的窮鄉僻壤。佛瑞斯諾團隊的經驗已成功帶動紐約及拉斯維加斯的團隊,馳騁在行動醫療義診的道路上,盼望有一天,大愛車會穿梭在全美,肩負起守護社區健康的使命,遍地開「車」。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