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筒回精舍」 美善暖人間

0觀看次
A- A+

撰文/王靜誼;攝影/慈中教學團隊

  每年,慈大附中國小部、幼兒園師生與師公上人有一個小小約定:每天要把零用錢投入竹筒,於農曆年後親自送回精舍,獻給師公上人幫助需要幫助的人。但這兩年因新冠疫情影響,無法將竹筒親自送回精舍,於是改在校內辦理「竹筒回精舍」。

  四月二日太魯閣火車出軌事故發生後,透過媒體報導,孩子們看見精舍師父、師姑師伯在第一時間已抵達事故現場用心陪伴與付出,他們在感動之餘,也期望自己能做些什麼。

  尤其師公上人說「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我們要將心比心,要發揮至誠的愛;「懂得感恩的人最有福」,孩子們年紀雖小,沒有因緣到事故現場付出,仍希望透過祈禱、寫祝福卡及捐竹筒,盡一己棉薄之力,更希望能親自向師父及師姑、師伯們當面表達感恩之意,因而促成四月二十日的「竹筒回精舍」。

  當天的「感恩獻愛」,是由一年級、幼兒園畢業生及二~六年級代表,帶著國小部暨幼兒園全體師生的竹筒回精舍,並分別安排前往上人會客室、執行長辦公室、大寮、慈發處、影視處及勸募組;孩子們除了獻上卡片,還以「讓愛傳出去」、「幸福的起點」及「陽光眷戀的地方」等歌曲,表達心中的感恩與祝福。雖然準備時間不長,但孩子真誠的心念與「萌樣」,早已融化大家的心,一掃心中的陰霾。

  幼稚園師生至執行長爺爺辦公室,為同仁們獻上甜美祝福的歌聲~「幸福的起點」及「陽光眷戀的地方」兩首歌;此時師公上人經過長廊,被清淨童稚的歌聲吸引,兩度倚門欣賞並給予孩子們祝福、平安健康長大,同時結緣靜思語故事書籍,祈願透過老師的陪伴引導,共同守護純真、增長智慧。

  孩子的天真無邪,總能發揮療癒的作用,而孩子們也是收穫滿滿,袋子裡盡是大家滿滿的愛與疼惜。就如德佩師父、德杭師父的祝福,能在這麼多人用愛建造起來的學校學習,大家每天都應該要用感恩心來學習,每天投竹筒更是我們日常的功課,期待大家凝聚小愛成大愛,更要懂得將愛傳送給身邊的每一個人。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