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人生,是我想要的嗎?

0觀看次
A- A+

整理/編輯組
資料來源: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大愛行

「人生可以追隨上人,感到無比幸福!」這是在莫三比克的龍嘉文和蔡岱霖共同的心聲。

曾經是英國家醫科醫師的龍嘉文,在英國生活的日子看似自在安逸,卻常有一個念頭出現:「這樣的人生,是我想要的嗎?」

左圖:英國;右圖:莫三比克


結束伊代風災賑災行程,回到英國的龍醫生,有次躺在沙灘上滑手機看照片,「欸!這兩張照片看起來很相似,同一個藍天白雲下,英國和莫三比克看來沒什麼分別,但我看到的卻是兩個非常不一樣的族群。一群,在英國非常幸福,手指割傷了隨時可以看醫生;在莫三比克的另一群,肚子大大、四肢瘦瘦的孩子,身體不舒服卻沒有辦法求醫。」

精舍常住師父的一句話,深深影響著龍醫師……

「妳不要在天堂當醫生了,是時候下凡,看看凡間的痛苦。」於是龍嘉文向證嚴上人發願,要移居莫三比克行醫,她也深信自己在英國的功能,同樣能在莫三比克發揮。

兩地醫療差異有多大?「英國小朋友只要腳起水泡,父母就會帶去求診,但是在莫三比克看到費南多的時候,他連站立都不舒服,需要人抱著。他是在玩耍時不小心踢翻熱水鍋,燙傷了腳,媽媽帶去醫院也給了藥膏,卻沒有告訴該怎麼處理,一個星期後,皮膚表皮還是焦黑。」

龍嘉文說,在英國不可能看到這麼嚴重的傷口,這是父母疏忽,會被告虐待兒童,只是,莫三比克這樣的情況卻非常普遍。「我教費南多的媽媽怎麼清洗傷口、包紮,用心照顧十天後,傷口恢復得差不多。」

「費南多可以箭步如飛的時候,就到『慈濟的家』付出,跟著婆婆媽媽們一起上課,是本土小志工裡面,最勤勞的一個。茹素的他,也經常在共修場合勸素。」

龍嘉文強調,如果今天是普通的國際團體組織,也許只幫助費南多恢復健康,但他往後的人生還是和從前一樣;而慈濟不是一個普通的慈善團體,費南多病好之後,繼續在「慈濟的家」學習佛法,這個世界上就多一個好人。

龍嘉文也提到,莫三比克很多小朋友沒有吃過一餐飽飯,「雖然我們供應的時候,只是簡單的飯加豆,可是孩子們吃得非常開心滿足。我們也聽到疫情期間,很多家庭沒有再吃過早餐,因為沒有收入買不起。」

全球糧食為什麼供應不足?真的是因為新冠病毒疫情關係嗎?

龍嘉文解釋,是因為全球肉食供應太高,大量資源都用在餵養牲畜,才導致全球糧食供應不足,如果全球糧食能夠平均分配給每一個人,世界上沒有人會餓死。

「十年前,我發願要吃素,十年後的今天,我到了非洲看到真實情況,也是真實的難過。」龍嘉文邀約大家,非素不可,每一個人,你、我、他除了素食,更要八分飽,留下兩分一起幫助全天下苦難人,一起攜手翻轉非洲,承擔起上人的悲願。

莫三比克是世界倒數的第五貧國,去年伊代風災淹沒了大片農田,今年又歷經乾旱、新冠肺炎疫情,人民真的很絕望。蔡岱霖說,苦難的氛圍中,有證嚴上人的帶領,又有 55 個國家慈濟人的愛,莫三比克今年啟動了希望工程,現在已完成 6 所學校緊急修繕,3 所小學新建工程也開始動工,最快明年就能完成,未來將有 23 所學校拔地而起,為當地孩子提供優良的學習環境。

納儒崇佳小學,修繕前(左)與修繕後(右)

莫凡比斯中學,修繕前(左)與修繕後(右)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