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洪素養
「我真的想不到他能獨當一面......」媽媽賴碧美坐在臺下看著兩個兒子在青年團隊中,不僅參與演繹還承擔工作人員,展現出年輕人的責任與活力。更讓她吃驚的是,那個從小性格內向、被動的大兒子,如今竟成為肩負重任的青年志工,她臉上滿溢著喜悅,眼神發亮地說:「真的不簡單!」
青年司儀 活潑串場
2025年1月12日,臺中靜思堂上演《父母恩重難報經》音樂手語劇,再度讓觀眾感動落淚。這是由大中區青年團隊發起、號召,活動名為「青春力 揚起善孝應」的青年志工歲末祝福。
《跪羊圖》闡述父母恩重如山的道理,提醒子女應以感恩的心,回報父母的生育、養育與教育之恩。(攝影:楊凱誠)
賴碧美口中的兒子,是黃弘欣與黃重誠兩兄弟,他們來自慈濟家庭。活動當天,母子三人分別演繹不同角色,共同登臺飆戲;演繹幕次包括《跪羊圖》、《序曲》、《子過》、《報恩》及《終曲》,透過手語、故事、歌曲和經典等多元類型呈現,闡揚善與孝。
「媽......」那聲嘶喊母親的長嚎聲,撕裂了大家的心,也深深觸動了黃重誠的內心。螢幕上的字幕浮現出:「來不及說出口的我愛您,是為人子女永遠的遺憾!」他想起從小帶他長大的外公外婆,難以忘懷他們對他的呵護與疼愛。每每看到這樣的畫面,心頭總是一陣酸楚,盡是止不住淚水,無盡的思念湧上心頭。
黃重誠在《跪羊圖》中深刻體會到光陰荏苒,父母漸老,提醒自己要及時行孝。(攝影:簡明安)
「當司儀兼歌者就是一大考驗。」黃重誠身兼重責,應變也多。尤其要熟記經典與動作,讓他花了許多心力背記,也因此成長最多。從事房仲業務的他,在社會上與人競爭,他覺得若能熟悉經典、應用在生活上,在社交場合中應該更能圓融地應對。
參加青年志工演繹,假日就是排練,年輕人彼此督促與精進,生活過得更踏實。在這段排練的日子裡,黃重誠坦言自己行動力仍有不足,往後會更加鞭策自己多付出,善用健康的身體行善,以實際行動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
司儀黃薰緣(左)在中興大學讀碩士,她的聲音和人一樣甜美,很受大眾喜愛。(攝影:簡明安)
另一位司儀黃薰緣,目前就讀中興大學碩士班,她的聲音和人一樣甜美,深受眾人喜愛。首次擔任司儀的她說:「我還是個菜鳥,比較緊張。不過還好有靜淇師姑在一旁陪伴,比較安心。」
靜淇告訴他們,主持人除了臺風穩健外,還需注意口齒清晰,語速和語調要適時地放慢,才能讓觀眾聽得明白、清楚。為此,黃重誠與黃薰緣二人在家做足準備功課,才得以自信地開場及串場引言。
愛的傳家寶 代代相傳
穿著大紅衣的賴碧美(右),在劇中飾演迎娶媳婦的婆婆,卻被兒媳忤逆的情節。現實生活中,她慶幸兩個兒子都進入慈濟,並且十分孝順。(攝影:簡明安)
「或未婚嫁是孝子,婚後忤逆逐漸增......」賴碧美身著大紅上衣,在劇中演《子過》的「七」──一位光鮮亮麗迎娶媳婦的婆婆,卻在被兒媳忤逆的情節中飽受苦楚。現實生活中,她慶幸兩個兒子都進入慈濟,並且十分孝順。
賴碧美回憶,加入慈濟前,自己是個辛苦的女人。她與夫婿黃裕仁一起經營網版印刷,辛勞工作所賺的錢卻總是留不住,甚至還背負一千多萬的債務。她提到,先生每天忙於交際應酬,時常借錢給朋友,卻讓家裡經濟陷入窘迫的困境。
2011年「入水懺」後,無肉不歡的黃裕仁(最前者)開始茹素,不再與酒友暢飲與涉足聲色場所,將事業擺在慈濟志業之後,勤耕慈濟這塊大福田。(攝影:曾富春)
黃裕仁的闊氣與愛玩,曾讓夫妻關係瀕臨破裂,但因兩人對父母的孝養,因不忍心讓長輩擔憂而打消念頭。就在黃裕仁墮入煩擾深淵、無法自拔時,2011年慈濟舉辦的《水懺》演繹成為轉折點。透過齋戒和大懺悔的自省,這股大願力終於翻轉了他們的婚姻。
看到黃裕仁徹底改變,賴碧美喜極而泣地表示:「我要把他捐給慈濟。」從此,一家人一心行善,做環保、醫療志工及整理輔具,投入服務人群。賴碧美幸福洋溢地說道:「最近裕仁隨師一個多月了,我常常要做醫療志工,所以能跟孩子見到面,多半是在活動中。我們全家各造福田,自得福緣。」
黃裕仁(左二)、賴碧美(右二)、大兒子黃弘欣(右一)和小兒子黃重誠(左一)一家人一心行善,做環保、醫療志工及整理輔具,投入服務人群。(攝影:曾富春)
賴碧美的媽媽賴薛桂花是草屯的環保志工,生前常叮嚀她:「一善破千災,我們要常常造福。」媽媽的話猶言在耳。這分充滿愛的傳家寶,成為全家人共同的信念與實踐,一家人也不負上人的期許,將「一代傳一代,代代相傳」落實在生活中。
永遠把愛傳下去
黃弘欣與黃重誠都是慈青的孩子,如今分別受證慈誠,成為南投區的青年種子。斯文的黃弘欣言談舉止不疾不徐,他熟稔音樂的cue點,精準掌控哪一幕該由誰出場或變裝節拍點。在劇中,他從白衣變換至黑衣,演繹因犯錯而鋃鐺入獄的逆子。
青年團彩排時,黃弘欣代理郵差角色,正好與媽媽賴碧美同框,一起飆戲揚善。(攝影:簡明安)
雖然只是短暫詮釋逆子的角色,對於親子關係,黃弘欣卻有獨到的見解。他認為,很多青少年誤入歧途的原因,主要是父母親忙於工作,疏於關心,導致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失去準則;此外,社會媒體資訊氾濫,需有良好的教育與引導方向,人生才不會脫序。他以青年人的視角分享,慈濟是一個引人從善的平臺,接引年輕人急不得,要透過潛移默化與循循善誘,才能引導他們走上正軌。
《父母恩重難報經》在觀眾抱以熱烈的掌聲與淚水交織中落幕。青年團隊滿懷感恩,感謝在演繹過程中默默支持的「師姑、師伯們」在幕後鼎力相助。黃薰緣熱誠地表示,期待大家能將這分感動留存心中,也別忘了回家後抱抱自己的爸爸、媽媽,對他們說聲「爸爸、媽媽,感恩您,我愛您!」將這分愛,永永遠遠地傳承下去。
活動落幕後,青年團隊在廊道歡送會眾,大家感動地豎起大拇指說「讚!」(攝影:簡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