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愛心商店,復刻竹筒歲月精神

0觀看次
A- A+

文.王瀅琇(高雄)|圖.簡報擷取畫面

「要跟大家分享,花蓮愛心商店已經快要一千三百家了;全臺的愛心商店也快將近兩萬家......」職志合一的吳湘瀅,在3月11日下午的慈善志業溫馨分享上,分享了這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愛心商店從花蓮出發,如同復刻慈濟創立初期的「五毛錢竹筒歲月」精神,善效應正一步一步地擴展到全臺灣。

◎愛心商店的奇幻之旅

劉雅琪(右二)彈性的上班時間, 牽起了愛心商店的因緣。

在花蓮,不只職志培訓同仁,社區培訓委員也開始加入收愛心竹筒的行列。第一位加入收愛心竹筒的社區培訓委員劉雅琪,就有一段「奇幻之旅」。

2023年5月,還在培訓期間的劉雅琪聽到愛心商店「酵母」黃秀真問:「有人可以幫忙收愛心商店竹筒嗎?」主要原因是職志同仁的上班時間固定,難免與一些店家的時間較配合不上,所以黃秀真想找社區志工來協助收竹筒。

開心領到「福袋」的劉雅琪,在收送愛心竹筒的過程中充滿了喜悅。

劉雅琪心想,自己的上班時間比較彈性,不如就來試試看吧!就這樣,有了收愛心竹筒的因緣。「在收送愛心竹筒的過程中,其實是充滿驚喜的。因為秀真師姊會拿給我一個袋子,裡面的竹筒大概是六到七支,每次我都不知道給的是哪一家?也不知道店在哪裡?所以常常有一種聖誕節拆禮物的喜悅心情......」

劉雅琪帶著好奇心,不知不覺地走進社區、店家,開始與人互動了起來。做著做著,劉雅琪忽然感覺好像少了些什麼?

劉雅琪帶著好奇心出發,勇敢走進社區和店家,開始與人有了更多的互動。

「身是載道器,要用心、有心在做慈濟的時候,也要說慈濟。」上人在志工早會中的一段開示,讓劉雅琪如夢初醒。是啊,她就是不敢開口說慈濟啊!

劉雅琪回想收送竹筒期間,看到店家會因為擺放了愛心竹筒,而改變店裡的菜單內容;也會因為有愛心竹筒的擺放,鄰居時不時地會過來投竹筒;有時還會有客人特別拿著一桶零錢過來,請他們幫忙協助捐給慈濟。

藥局老闆總是請客人將購買塑膠袋的錢投進愛心竹筒,而客人也會捐出找回的零錢。

也曾看過藥局的老闆,總是請客人把買塑膠袋的錢投進愛心竹筒,客人也會捐出找回的零錢。這些無所不在的愛,就在她的眼前一一展開,自己是在害怕什麼呢?

再想到慈濟草創的五十八年前,三十位家庭主婦在菜市場開啟的「五毛錢竹筒力量」;來到2024年的時空,「五毛錢竹筒精神」已拓展到全球,「那麼我也來從菜市場開始吧?」劉雅琪下定決心復刻五毛錢竹筒歲月精神,從她住家附近的市場開始,一家接著一家去募心募愛。

劉雅琪推廣愛心商店的首選,從婆婆陳春美(右)經常買菜的市場開始。

劉雅琪除了鼓勵自己勇敢開口說慈濟外,她還攜帶了一件秘密武器──她的婆婆,六百四十號的資深委員陳春美。有婆婆的陪伴與支持,她顯得信心十足,過程中也令她十分感動。

「其實後來就找到一些慈濟過去竹筒歲月足跡,也找到一些資深委員的會員,他們也都很歡喜的加入愛心商店的行列。」不管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劉雅琪深信這分愛,會不斷地接力、循環。

無論過去、現在還是未來,愛和善將會不斷地接力與循環。

「愛心竹筒對我來講,它真的是有溫度、有意義的事,每個人都可以做得到。不受時間的限制,也不受金錢的限制,真的是一個很大的福田。所以要用心耕,而且莫忘自己的初發心。」劉雅琪謹記上人所說,「善心延續,回歸最初的募心募愛方式,讓愛心細水長流。」勉勵自己用信心、毅力、勇氣,做一位人間菩薩行者。

◎日常修練 休閒中修賢

職志同仁王馨,也帶來了她的體悟與分享。2021年回到宗教處服務的王馨,初來乍到,只認得臺北到花蓮,也就是火車站到靜思精舍這一條路。人生地不熟的她,卻因為愛心商店的因緣,讓她有了蔬食的美食地圖與生活指南。

黃秀真樂於分享愛心商店的訊息,讓王馨(左圖左)有了蔬食的美食地圖與生活指南。

基金會人資處的黃秀真,總會在她的臉書及Line群組中,分享愛心商店的訊息。舉凡食衣住行育樂,各式各樣的商店,幾乎都已經加入到愛心商店的行列。也因為這樣,王馨從中得知了哪裡有好吃的早午餐店,又或者要拍大頭照,哪裡有相館等。

對一位外地人來說,這些就是隨手取得的生活指南,再方便不過了。「透過這樣的因緣,我認識了很多的愛心商店,也是因為這樣的好因緣,我在見習跟培訓的時候,就加入愛心商店收竹筒的行列,開啟了善循環以及愛的互動。」經過兩年時間的洗禮,王馨已受證成為慈濟人,依舊樂於推動愛心竹筒。

每一個竹筒都是點滴累積,匯聚大家的那一念善心。

想起在麵店收竹筒,常見到老闆會說:「師姊,等一下。」然後轉身拿了好多零錢又投到竹筒裡;也在飲料店收竹筒時,結帳櫃檯擺了三、四種不同機構的零錢箱,老闆卻會對她說:「你們真的收得很勤快耶!看到你們有這樣在管理跟維護,很讓人安心。」

每一次收竹筒的過程,雖然與店家的互動不多,但其實每一個細節,都讓王馨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更有一次好因緣,聽到資深的五號委員靜智(陳貞如)師姑的口述分享,說起過去騎機車載上人訪視的故事。聽到這一段,就好像也把我拉回到歷史的當下,那畫面是那樣貼近、親切。」

王馨(左圖右一)將感動化成行動,與更多的職志同仁一起加入愛心商店的行列。

「這讓我發覺到,年輕人應該要更有動力,一起做更多的投入。」王馨遂將感動化成行動,與更多的職志同仁起而行,一起加入愛心商店行列。不論吃飯、運動或休假,把休閒當成是「修賢」。

「所以,我自己『靜思惟』,就像常常聽到人家說,時間就像擠牙膏一樣,是擠出來的。自己是可以安排自己的時間,把握當下的因緣跟機會,積極去付出、去投入。最重要的是要走入人群,透過一次次的互動去學習說慈濟,傳遞善與正的能量。」只要敢開口說慈濟,世界上就會多一分善與正的能量,這就是王馨目前想做,也一定要做的日常「修賢」。

「行動現場1+1的愛」,做善事人人都可以,只要開口,就有機會!

最後,王馨鼓勵大家上網搜尋「行動現場1+1的愛」。她說,人人投下銅板到竹筒的那一瞬間,就是一個善念的開始,期待有更多的人,都能時時提起一分善念,讓存好心、做好事,真正成為每一個人的日常。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