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慈悲心變成喜捨的力量

0觀看次
A- A+

文.詹大為(彰化)

「她的心門打開了,想要走出來,我覺得這一步非常的重要!」

梁玉欣(中)在先生林世昌(右)的陪同下,出現在臺中慈濟醫院的醫療志工行列,分享五年來的心路歷程(攝影/詹大為)。

2018年9月,前臺中慈濟護理之家梁玉欣護理長突然罹患心肌梗塞,導致腦部受損,緊急送醫後接受葉克膜急救,數度發出病危通知。2024年1月19日,她在先生林世昌的陪同下,出現在臺中慈濟醫院的醫療志工行列中。

◎好心情迎向未來

《志工早會》開始前,常住志工黃明月邀請這對夫妻一起站到臺前,分享過去五年來的心路歷程。

「愛心......愛心......愛心......要用好心情......」為了清楚地表達此刻的喜悅,梁玉欣雙手在胸前比著愛心的手勢,興奮之情從眼神中流露出來。

彰化慈濟人聯誼會上,梁玉欣(右一)與團隊前來感恩員林組隊,用愛長期陪伴關懷。(2016/11/17;攝影/陳淑貞)

健康時的梁玉欣,是一位反應迅速、做事熱忱又用心的護理長,也是大家眼中的好法親。在培訓團隊、兒童班以及志業體系內,許多活動皆由她策畫;樂於助人的她,不僅自己帶頭做好本分事,更和團隊一起用心完成任務。

如今,她跨越生死關,從最艱困的情況走出來當志工。聽到她吃力卻樂觀地分享時,現場報以最熱烈的掌聲。當初,她由鄰近醫院急救後,轉至臺中慈濟醫院治療,進進出出大約住院四個月的時間,後來為了復健在員林租屋。林世昌除了心疼,更感恩醫護和法親的陪伴,讓她能夠平安走到現在。

◎不離不棄的愛

林世昌不離不棄,無微不至地照顧著梁玉欣的生活。(攝影/詹大為)

作為梁玉欣最親近的另一半,林世昌始終不離不棄,無微不至地照顧她的生活。

在過去的五年裡,梁玉欣持續在臺中慈院接受中醫治療。有一天,林世昌遇到黃明月,便詢問他們是否可以成為志工?「當然可以啊!」黃明月見梁玉欣恢復良好,便一口答應,讓她能夠現身鼓勵其他病患及家屬。

長期在醫院服務的黃明月,深知許多病患正面臨著各種困境。每個人所面臨的困境各有不同,因此面對困難的能力也大不相同。透過林世昌和梁玉欣的親身經歷,黃明月希望大家能更深刻地理解,住在病房裡的病患,可能正面臨著相同的困難。

裝葉克膜度過生命難關的梁玉欣(左),在同修林世昌(右)用心陪伴照護下,帶著歡喜心參加歲末祝福。(2019/12/30;攝影/吳明土)

林世昌表示,雖然自己在公家機關服務,薪水還能應付醫療費用,並且有醫療保險可給付,但面臨種種突發事件,內心仍充滿焦慮;儘管如此,他仍需保持堅強。身為公司主管,除了要處理公務,還要安撫好兩個孩子,角色轉換要非常快。

林世昌慶幸自己能夠加入慈濟,有證嚴上人的法,了知一切都是因緣果報,也認為這是他在慈濟學到最重要的功課之一。

◎慈悲喜捨的力量

「愛不是用嘴巴說,愛是身體力行;慈悲也不是口號,用歡喜的心,無求的心來付出。這就是慈悲喜捨的精神,無時無刻都可以進行。」黃明月說。

資深醫療志工黃水月(左二),以設計帶有福字的紅包袋,祝福梁玉欣和林世昌。(攝影/詹大為)

走進醫院遇到的每一個人,也許錯身的那一刻,正是他人生最悲苦的一刻。「在那一刻,如果有一個溫暖的笑容,一句『早安,吃飽了沒?』『知道位置嗎?』『需要協助嗎?』」

「不要小看這樣的力量,你會給他支持。因為此時是他最無助的時候,任何一點光都對他來講都是一個溫度。多一分溫馨,多一分協助,就能讓病患和家屬減少一分的焦慮。」

「抓到訣竅,力量就在這兒。」黃明月透過林世昌和梁玉欣走過的生命歷程,啟發志工的慈悲心;她殷殷期許志工,以真誠的心和態度,讓慈悲心變成喜捨的力量。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