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串精神不偏離

0觀看次
A- A+

導讀人:李蕙妙(心妙)

主題:粽串精神不偏離

進度:2021衲履足跡 春之卷 01/25~01/31

 

    在2021年1月31日的教育志策會上, 上人對大家開示,慈濟從五十五年前的五毛錢,到現在的一把米~~從臺灣到國際~~從地球到慈濟小行星…, 上人期待教育志業要能善用資料「說歷史、講慈濟」。

    而慈濟歷史資料的源頭就在慈濟月刊,我手上這份慈濟半月刊是在1967年7月20日發行的復刻版,是慈濟40年周年慶時發行的,這小小的一張,讓我們見證到慈濟法脈源頭的精神內涵。在發刊詞中我們看到,《慈濟》雜誌的版面不大,卻非常珍貴,不浪費一字一行,說無益於人、無利於世的話,今後也絕不違背主旨與用意,去做那無關潛移默化,無關「慈悲」「濟世」的事。更有師公的文稿,這也是導師對弟子克難從事慈善工作的支持。

    「誠正信實」 這四個字,是上人對弟子的耳提面命,也是對《慈濟》雜誌鄭重賦予的人文使命。從影片中我們看到了55年來月刊歷史的沿革,隨著時代進步與發展,也有了不一樣的面貌與型式。功德會成立14個月後開始有月刊,前12 、13年都是為了徵信,也見證在那個貧困的年代,一群女力,如何聚集做好事,直到1980年花蓮要建院,月刊開始走出花蓮,宣揚建院理念,讓更多見苦之福的事蹟能傳揚出來。

 

    1月25日與美國慈濟人談話時,上人慈示: 慈善資源就像一個大水缸裝水,讓有需要的人儘管來舀,足以供應大眾;水源則來自大眾長久以來點點滴滴的付出。要讓水源常湧、不乾涸,就需要慈濟人展現無私大愛之德,才能得到人人信任,願意長久付出,合力救濟世間貧苦人。在影片中看到有苦難的地方就有藍天白雲的身影,本份事,做就對了, 這是許多慈濟人長年深植的善基因。       

          

   上人慈示,我們要為天下做事,力量不能分割,不能脫離粽串的總繩結;不論是慈善、醫療、教育或人文,都要掛在繩結之下,成為一個完整的系統,每一條都還是合在同一個精神源頭,就是從臺灣開展的法脈宗門精神。

 

    上人笑稱最近想起四大志業的創立,覺得自己很棒!所說的『棒』,是在於過去生中與大家結的好緣。慈濟就是我們的家,四大志業如同四個兄弟,不分家,靜思法脈貫通慈濟宗門,慈善、醫療、教育、人文志業,同一法脈開啟四大宗門。師父還在,大家都是第一代,第一代ㄧ鞏固,才能永續千秋。

希望藉由慈濟月刊創刊號的點滴,找回慈濟魂的粽串源頭。感恩~

Like our articles?Welcome to join JSHeartL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