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小妹妹出現發燒、咽喉乾痛、呼吸急促時,確認新冠肺炎快篩陽性,由於合併咳嗽有痰、食慾差、多天未解便等症狀,住院治療以退燒、止咳化痰及益生菌為主,家長心疼孩子因止咳藥水太苦而嘔吐,故希望合併中醫治療。
中醫視訊診療發現妹妹的舌頭顏色偏紅,中後段苔明顯白厚偏膩,屬於中下焦水濕痰飲鬱而化熱,除給予利水滲濕藥,亦合併增加咽喉黏膜濕潤度及幫助增加食慾的中藥,一次科學中藥後,妹妹的舌苔厚度減退,舌質顏色恢復粉紅色。
幼兒多數表達症狀仍不夠詳實,中醫兒科醫師可藉由進食量、解便情形、生活作息及活動狀況更進一步瞭解兒童體質,並搭配疾病進展給予治療。而孩子怕苦藥的特性,則可將中藥粉加入30mL的溫水中攪拌均勻,並以一口飲入的方式減少藥物停留於舌頭後段苦味區的時間,可大幅增加孩童服中藥意願,事後再補足120~200mL溫水即可。
罹患新冠肺炎孩童治療期間,除了咽喉肺系症狀,亦常合併腸胃消化排便等問題,痊癒後孩子的睡眠及「長新冠(亦稱新冠後遺症)」甚至是更是家長關心的重點。中醫詳細的診察可以改善相對應的症狀並提升孩童免疫力,更可讓家長瞭解孩子的身體概況而調整飲食宜忌。
撰文/梁雅淳醫師;製圖/Tc news 新聞中心、台中慈濟醫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