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林姿君;製圖/TC news新聞中心)
前陣子鳳梨的話題正夯,上至政府機關,下至公司行號都在買鳳梨,唯獨醫療院所例外。
「林醫師,我聽說在醫院很怕看到鳳梨喔?」針灸到一半,診療床上的阿姨突然問了這麼一句。
「嗯,算是一種禁忌吧,因為醫院跟一般商家不一樣,不可以『旺』!」我點點頭,又說「所以像鳳梨酥啊,或那個什麼什麼仙貝,我們也不能吃喔。」
「原來如此!」阿姨恍然大悟。
「雖然聽起來有點迷信,但寧可信其有囉!」我補充,「不過,台灣的鳳梨真的很好吃,鳳梨是很好的水果,有很豐富的營養素。」
盛產於四月到十月的鳳梨,是春夏常見的水果,可以生食也可以熟食,酸甜多汁的口感非常吸引人。
《本草綱目》記載:「鳳梨,補脾胃,固元氣,制伏亢陽,扶持衰土,壯精神,益血,利頭目,開心益志。」就像多數蔬果一樣,鳳梨富含各類維他命與礦物質,還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其中維他命C的含量為蘋果的五倍,抗氧化能力強;所含的鳳梨蛋白酶-也就是常聽到的鳳梨酵素,能幫助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質,促進消化吸收,並且能分解體內的纖維蛋白,而有抗凝血、保護心血管的作用;生物類黃酮能抗發炎、抗自由基,降低罹癌風險。鳳梨本身的熱量與水分,能提振精神、幫助代謝;酸酸甜甜的口感能開胃解油膩,生食熟食兩相宜。
鳳梨營養又美味,有沒有什麼注意事項呢?首先,鳳梨屬於中升糖指數(中GI)的水果,依品種不同指數在55至70間,因此需控制血糖的朋友需要注意;此外,鳳梨所含的鉀離子較高,腎病患者應注意食用量;最後,少數人對鳳梨蛋白酶過敏,如果食用後有頭暈、發癢、嘔吐、腹瀉等過敏反應,嚴重者應即刻就醫,避免食用鳳梨,如要食用,則以熟食為原則。
台灣鳳梨品種多、口味佳、營養豐富,可謂台灣之光。我們也知道,健康飲食的原則就是均衡、當季、多元跟原型食物,不只是鳳梨,還有很多營養美味的蔬食可以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