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工藝師回收芭蕾舞鞋,手工打造精美飾品!

0觀看次
A- A+

文.Juanita

今年我在丹麥國家歌劇院,觀賞丹麥皇家芭蕾舞團演出的芭蕾舞劇《睡美人》,是我第一次親臨歌劇院欣賞現場舞劇。歌劇院的舞台設計與燈光音效、現場管弦樂團的演奏、目不暇給的華麗戲服,以及舞者優雅的舞姿,搭配高潮迭起的劇碼,著實是一場視覺與聽覺兼具的藝術饗宴!

將近1700位觀眾,人人目不轉睛地注視著台上的舞碼。但您可知道,這兩個半小時的表演結束後,每位舞者所穿的芭蕾舞鞋,可能都得丟掉!

Photo by Camilla Winther on DET KGL. TEATER

一年丟掉6000雙舞鞋

BBC(英國廣播公司)今年九月的報導中寫道,英國皇家芭蕾舞團和歌劇院一年需丟棄至少6000雙舞鞋。舞鞋的壽命不到一天,舞者在彩排和正式表演後,因為芭蕾舞表演強度之高,這雙用高品質皮革製成的舞鞋也會迅速損壞。當舞鞋無法再提供舞者所需的支撐時,就必須丟棄。

Photo by Nihal Demirci on Unsplash

為了盡可能實現永續發展,英國皇家芭蕾舞團與慈善機構和社區組織建立了合作夥伴關係,將演出後不再需要的物品,如燈光、佈景、布料等回收再使用。舞團也長期與社會企業 Blue Patch合作,由Blue Patch協助媒合「有廢棄物可回收的企業」和「可利用廢棄物的永續製造商」。因此,那些已無法再使用的芭蕾舞鞋,便交由Rachel O'Connell工藝師賦予新生命!

運用大理石紋染皮革工藝

來自英國德文郡(Devon)寧靜小鎮布朗斯頓(Brownston)的Rachel,是目前英國僅存的二十位傳統大理石紋染皮革工藝師之一。製作過程中,每一步都需投入大量時間與巧思。首先將舞鞋的皮革部分拆解,仔細清潔,再準備染料,並以傳統「大理石紋」(marbling)技法進行染色與裝飾。

這項技法讓皮革表面呈現流動、細緻且獨特的紋路,既保留了皮革原始的質感,又兼具視覺上的變化。皮革乾燥後再裁切成型,可製成耳環、袖扣、鑰匙圈等飾品。

雖然從皇家芭蕾舞團取得廢棄舞鞋是免費的,但拆解舞鞋的皮革本身就比購買全新皮革更耗時。儘管如此,Rachel仍會將飾品售出後的一部分利潤,捐給對抗貧窮的慈善機構 Trusell Trust。

傳統工藝的另一隱憂

將舞鞋從垃圾場「挽救」出來,不只減少浪費,更是一種對製鞋工藝的尊重。Rachel說:「芭蕾舞鞋是由傳統工藝師製作的,我能延續舞鞋的生命,挽救舞鞋被填埋的命運,把它變成可用、實用且美觀的東西,這真是我的榮幸!」

然而,大理石紋染皮革工藝已被列入英國瀕危工藝遺產紅色名錄(The Heritage Crafts Red List of Endangered Crafts),屬於「可能消失」的技術。目前英國僅存的二十位工藝師中,有些人很快就要退休。

Rachel 坦言,招募學徒困難重重,除了她居住的小鎮交通不便外,多數年輕人對傳統工藝興趣不足,使這門技藝的傳承岌岌可危。她的作品因此不僅延續了舞鞋的生命,更是一場文化保育行動──每一件飾品都是對古老工藝的守護與推廣!


參考資料:

 Emma Ruminski (2025). Artist recycling Royal Ballet shoes into jewellery. BBC.
Website: https://www.bbc.com/news/articles/cge2q285x0wo
 Heritagecrafts
Website: https://www.heritagecrafts.org.uk/
 The Heritage Crafts Red List of Endangered Crafts
Website: https://www.heritagecrafts.org.uk/skills/redlist/
 The Sleeping Beauty Ballet. DET KGL. TEATER.
Website: https://kglteater.dk/en/whats-on/season-20242025/ballet/the-sleeping-beauty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