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教您蔬食養生】豆豆家族解密

0觀看次
A- A+

(撰文/林姿君;製圖/TC news新聞中心)

「林醫師,像我們吃素要補充蛋白質,是不是要多吃豆類啊?紅豆可以嗎?」師姐很認真地問。

「紅豆嗎?紅豆主要是澱粉喔!」

「紅豆是澱粉哦!?」師姐滿臉驚訝,彷彿寫著「紅豆泥?」三個字。

「是啊,不是所有豆豆都適合用來補充蛋白質喔。」我拿起一張回收紙,開始畫起豆豆家族族譜。

豆豆家族種類繁多、譜系複雜、糾結程度不輸宮鬥劇,以營養素光譜來說,可分為四大分支:碳水化合物系、蛋白質系、油脂系與蔬菜系。每一分支的成員中,都有許多常見的食材。

碳水化合物系:包括紅豆、綠豆、花豆、皇帝豆、豌豆仁,所含的營養以澱粉為主,蛋白質為輔,這系的豆豆可以與飯、麵等主食互相代換;澱粉在體內會代謝成葡萄糖,使血糖上升,因此雖然有一定程度的蛋白質含量,但不適宜做為蛋白質來源。

記憶小秘訣:除了皇帝豆與豌豆仁外,都是可甜可鹹的食材喔!

蛋白質系:包括黃豆、黑豆、毛豆、鷹嘴豆,其實前三者都是同一種植物-大豆,毛豆是八分熟、連豆筴一起採收的大豆,黃豆和黑豆則是成熟的大豆,因種皮顏色不同而得名。大豆一族除了蛋白質,也含有油脂,因此可用來榨油。鷹嘴豆是本系近年備受矚目的外國朋友,來自南亞、南美、非洲,有豐富膳食纖維,也是很好的植物蛋白質來源。

記憶小秘訣:大豆家+鷹嘴豆=蛋白質豆

油脂系:一般所謂的堅果類,嚴格來說並不屬於豆類,包括花生(土豆)、夏威夷豆、核桃、杏仁等,擁有堅硬的殼(果皮),富含油脂及維他命E,是很好的油脂來源,也是抗氧化食物。堅果類熱量高,有豐富的營養成分,但也是常見的過敏原。

記憶小秘訣:就是堅果類!

蔬菜系:如四季豆、扁豆、菜豆、長豆,都是居家餐桌上常出現的菜餚,這系的豆豆富含纖維素,蛋白質、醣類或油脂含量相對少,與一般綠色蔬菜的角色相近。

記憶小秘訣:自助餐吃得到的豆類炒菜

「所以,師姐想要補充蛋白質的話,就要選大豆製品。」

「沒想到豆豆學問這麼大!」師姐點點頭,把族譜收進包包裡。。

豆豆雖小,營養俱全-平時多攝取不同分支的豆豆,補充各種營養素,小小的豆豆,就是保持健康的大功臣囉!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