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一個生生世世的願

0觀看次
A- A+

文.懿旖(新竹)

五彩繽紛的蔬果,承載著生命的滋養,也象徵著一顆堅定茹素的心。(攝影:江柏緯)

自從十多年前棄葷茹素後,我無數次在心中發願:「願生生世世不忘茹素,可以投胎到佛教家庭,當胎裡素寶寶!」

不知道心要多堅定,我的願才能成真?我時常懺悔,想著過去生的自己,或許也曾經發下這樣的願。無奈隔陰之迷,讓我出生後受環境和無明所熏染,遺忘了初心。

記得小時候,我喜歡吃滷肉飯。沒人告訴我滷肉的來歷,只知道它帶著醬油的香氣,細碎的肉燥拌飯,特別好吞嚥。年幼的我,正處於咀嚼青菜困難的階段,小小的牙齒無法切斷長長的菜葉,時不時有一截蔬菜卡在喉間,吞不下去,也吐不出來,噎得我面紅耳赤。我還喜歡吃魚,要家人把魚眼珠留給我,我會把它拿來當彈珠。在玩具匱乏的童年,任何可以拿來當玩具的東西都是寶。

幼時難以咀嚼的青菜,如今成為餐桌上的珍寶。從依賴肉食到擁抱蔬食,是味覺的轉變,更是慈悲的覺醒。(攝影:鄧麗娟)

國中時期,同學們喜歡在晚自習前買滷味一起享用。我湊在同學之間,伸手從塑膠袋裡捏起一片被切得細細長長的豬耳朵準備放進嘴裡。不知怎的,忽然覺得這塊豬耳朵,與人的耳朵這麼相似。我一邊嚼著,一邊摸了摸自己的耳朵,指尖摸到軟骨的觸感,與唇齒間正在咀嚼的軟骨竟沒有什麼不同。

當下,我費了好大的力氣,努力說服自己不要聯想到人的耳朵,才勉強將那塊豬耳朵嚥下。這是我第一次在吃葷食時,覺得自己如此殘忍,內心有如被雷擊般震撼。

上家政課時,老師要求同學分組烹煮葷食,並輪流用菜刀練習切工。當我看到砧板上的血水,其實很害怕,更恐懼碰到那塊軟軟紅紅的生肉。

長大後到餐館吃飯,我從來不點那些「整隻」或帶血水的餐點,例如整條魚、螃蟹、龍蝦,甚至帶血的牛排。我明知自己無法面對動物死去的樣子,卻依然自我蒙蔽,用「沒看到就好」的說詞來麻痺自己的慈悲心。

動物本該自由奔跑,卻常被視為餐桌上的食物。當人們親眼見證生命的逝去,才驚覺自己本具的慈悲。若不忍目睹,又何忍食之?(攝影:張清和)

國外曾經有個整人實驗,節目製作單位在賣場擺設一個標榜「現做」的試吃香腸攤位。路過的顧客,紛紛試吃裝在盤裡的香腸,並對其口感讚不絕口,有意購買。

這時,攤販老闆突然抱著一隻活生生的小豬仔,並在顧客面前將小豬放進一個暗藏機關的箱子裡,聲稱要現做給顧客。老闆一邊轉動箱子旁的把手,一邊讓香腸從箱子另一頭的孔洞中跑出來。從顧客的視角來看,像極了小豬在箱子裡被活生生地攪成肉醬,並轉瞬變成香腸。每位顧客的反應都驚恐萬分,有人瞪大眼睛、噁心想吐,也有人試圖阻止老闆將小豬放進箱子裡。

人人本具慈悲心哪!在這個實驗中,沒有一個人願意看到活生生的動物失去生命,但人們卻總以為,只要看不到血淋淋的殺戮畫面,聽不見臨終的哀號,就可以繼續犧牲動物的生命,來滿足人類的口腹之欲。

發願不再視生命為食物,不再讓自己的肚子成為動物的墳場。慈悲的選擇,從此刻開始,願生生世世,堅守茹素。(攝影:郭美秀)

自從茹素以後,我的慈悲心被一點一滴喚醒。思維一旦改變,我再也無法以「食物」的角度來看待餐盤上被切割過的動物身體,更不願讓自己的肚子成為動物的墳場。

國中時的那塊豬耳朵,早已提醒了我,人與動物並沒有不同,都是有血有肉的生命。雖然遺憾這輩子開始茹素得太晚,但我仍然發願於未來,願生生世世都能堅守茹素的願,勿忘、勿忘!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