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懿旖(新竹)
日本311地震海嘯一周年,重災區仍顯荒涼,未見生機。(2012/03/11;攝影:蕭耀華)
難以忘記十四年前的「三一一」。從新聞畫面中,看到海水灌進城鎮,海面上處處起火燃燒的畫面,不敢置信的我試圖說服自己,宛如末日災難電影般的場景不是真的。然而,隨著一段段災難畫面陸續揭露,我的心也越來越沉重。
「地球母親生病了!」我悲傷地共感災民的眼淚與驚惶失措,同時想著自己能為地球做些什麼。當時的我,已經被大愛台《心靈講座》節目的一場演講所啟發,知道畜牧業產生的二氧化碳是環境殺手,而不再食用陸地動物。三一一地震後,福島核電廠輻射汙水外洩流入海洋,為了環保和健康,更是為了一分疼惜地球的心,我毅然決然捨棄食用海鮮魚類,從那天開始成為蔬食者。
身處蔬食天堂的台灣,一旦明確茹素的初心,蔬食選擇一點都不困難。(攝影:游濬紘)
身處蔬食天堂的台灣,一旦清楚了自己蔬食的目的,選擇蔬食一點都不困難,更讓原本不喜下廚的我,開始學習各種蔬菜的烹飪方式。花花綠綠的各色蔬菜,也開啟了我的美學創作之路。我用各色蔬菜為孩子製作可愛的蔬食卡通造型便當,孩子帶去學校總能引起同學一陣圍觀讚嘆,甚至紛紛表達也想吃蔬食的意願。家人也因隨著我在家吃蔬食,而明顯感受到身體的變化,健檢報告中的體重、血壓、膽固醇,也從紅字轉為藍字。
科學研究皆已證實,畜牧業是導致地球暖化的一大幫兇。在全球八十一億人口爆炸的時代,地球上供食用的牲畜,一天要宰殺兩億一千萬隻,尚且不包括水中生物。
畜牧業是地球暖化的元凶之一,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加劇環境惡化。(攝影:黃宗保)
然而,飲食習慣是可以改變的。我成為蔬食者後,最大的改變是看待「食物」的眼光不同了。我選擇送進口中的食物,是由陽光、空氣和水澆灌而成的美麗蔬果,健康清爽無負擔,而不再是血淋淋被調味料覆蓋烹煮的肉食、附著生命終結前悲傷與沉重的靈魂。閉上眼,我彷彿能想像牠們生前活跳跳的樣子,懺悔與慈悲在心裡交織長養。
一人一天三餐蔬食,即可減少至少兩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五千多個只吃蔬食的日子,我一人就減少了近一萬兩千公斤的碳排放,相當於八十棵樟樹的儲碳量。對我而言,三一一不僅是災難紀念日,更是我的飲食覺醒紀念日。它提醒著我,不要小看為地球付諸行動的小小改變,縱使我的餐飲選擇對整個環境來說只是小小一滴水,但我仍願意用這小小滴的水,去滋潤受傷的大地。
一人一天三餐蔬食,即可減少兩公斤碳排放;一餐蔬食,一分善念,愛地球從餐桌開始。(攝影:陳靜惠)
愛自己,從飲食開始。我會繼續當蔬食者,也希望有更多的蔬食者加入,就算現階段無法全蔬食,只要能夠多蔬少肉,對身體或環境都很有益處。一餐蔬食,就是一分善念;愛地球,從餐桌開始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