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小巨人 發願做到最後一刻

0觀看次
A- A+

撰文/張小娟(嘉義)

「我們是佛教慈濟功德會志工,明天在嘉新國中的旁邊要做環保、做回收,咱ㄟ鄉親如果有回收拿出來,我們會蓋章給獎勵喔!」早年,嘉義縣太保市的李玉錦師姊(上圖),一個月兩次拿著大聲公、騎著機車,沿街鼓勵社區民眾投入環保。

因為堅持,所以簡單的事可以重複做

雖然只有144公分高,嬌小的李玉錦,手腳卻相當俐落;她只有國小畢業,草根味十足,卻也十分單純,只要認為對的事情,就會用心去做。

1993年,知道政府說要做分類,即知即行的玉錦師姊就挽起袖子做環保;1999年,得知慈濟在推骨髓捐贈,生性古道熱腸的她,又馬上去驗血,不過也因此鬧了一個小笑話。當時她只是單純一念心想要救人,以為一開始就得在醫院躺三天,殊不知只是先抽10c.c.的血建檔。她不明就裡地跟同事說:「我要去醫院躺三天!」同事也很配合地開玩笑說:「到時候要帶蘋果去看妳!」當她看到「太陽光大,父母恩大;君子量大,小人氣大」這句靜思語,感受很深,就開始在社區推廣靜思語,期待讓更多有緣人都能接觸到。

接觸慈濟後,她一開始自己騎機車去參加活動,接著邀約鄉親一起做志工,當人數越來越多,幫忙載人的志工車子坐不下時,她就去報名學開車。順利考上駕照後,她開始幫忙接送志工,讓很多人都頗感驚訝,當然也常有志工開玩笑說:玉錦師姊開車時,都沒看到駕駛。

李玉錦用心投入做環保,就算身體有病痛,也發願要做到最後一刻。(圖/慈濟基金會提供)


當考驗來臨

2003年,李玉錦被診斷出脊椎第四、第五節突出,她便發願:「不要賺錢了!只要做善事就好了。」當時環保站的土地或租或借,經常一、二年就得換地方,她接任慈濟環保幹事後,便發願要有一塊屬於環保站的土地。購地的想法,獲得當地志工熱烈響應,順利圓滿了,只是2006年環保站才剛開始整地,李玉錦又發現罹患乳癌,一年內做了8次化療、33次電療,但她仍舊每天做環保,從未間斷。病痛對她來說,彷彿只有催促著她要更加精進。

2007年,慈濟太保環保站成立,她因為個子嬌小,常在堆疊回收的塑膠PE膜上車時,一不小心就會閃到腰,前前後後加起來11次,看過7個醫師。她自己開車就醫,還坐著輪椅,有一次醫師終於忍不住問她:「妳都這樣了,還在做環保?」李玉錦不改其志:「只要能做,就要做到最後一刻,就像證嚴上人說的,一台車如果放著,久了就不能用了,所以人就是要一直動,只要有動就不會生鏽」。對她而言,66歲只是個數字,做善事都是要把握在當下。

李玉錦用心投入做環保,就算身體有病痛,也發願要做到最後一刻。(圖:慈濟基金會提供) 


 做環保,回收福氣

2004年,李玉錦受證了,對於做慈濟,她認為信心很重要,更要做到誠正信實。這條環保路將近30年,她直心認為做環保是有福氣的人,看到別人浪費,就會警惕自己;做環保也像在運動,身體也會越來越好,也因此更懂得如何與人圓融相處。
她說:這輩子只會做環保,而且要做到生命的最後一刻。堅定而無悔,李玉錦懂得創造生命的價值,她就像個小巨人,在她身上看到的是另一種生命昂揚的姿態。

李玉錦的孫女(右)也曾跟她一起做環保。(圖:慈濟基金會提供)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