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在日常】清淨在源頭

0觀看次
A- A+

撰文/釋德澡

◎挑菜,清淨在源頭

挑菜區是修行的好地方,速度和慈濟人文必須兼具,德恆師父(左1)、德昭師父(右1)、德仰師父(右2)(1993/09/05攝影/黃錦益)

「挑菜了!」過年,靜思精舍的挑菜區像一個大市集。沒有顧守自己的位子,不到一分鐘寶座就拱手讓人了。

挑菜,看起來雖不起眼,卻是全球慈濟人和會眾注目的焦點,人文和典範都在其中展現。

挑菜區是修行的好地方,速度和慈濟人文必須兼具,才能供應每天一千多人的菜量,穎媽媽(林阿蝦)說:「全球的人都在看,寸菜,寸菜!要挑出典範,所以每一個動作都很重要。」

穎媽媽(林阿蝦)說:「全球的人都在看,寸菜,寸菜!要挑出典範,所以每一個動作都很重要。」(攝影/釋德澡)

「菜要擺得整整齊齊,才能讓人心生歡喜。」穎媽媽分享了一個小故事,令人印象深刻──上人每次經過挑菜區,會先看籃子裡的菜,見菜疊放整齊,才會抬頭看看你;如果見四周環境凌亂及菜隨意擺放,他連一眼都不看。

上人曾說:「做一件事,要為這件事設想,也要為後面接手或使用的人著想。」事實上,菜若擺得整齊,不僅有人文,令人歡喜,也能讓洗菜的人拿取方便而省下很多時間,這就是上人一直強調的「清淨在源頭」。

菜若擺得整齊,不僅有人文,令人歡喜,也能讓洗菜的人拿取方便而省下很多時間,這就是上人一直強調的「清淨在源頭」。(攝影/釋德澡)

「做事要謹慎,才能又快又好又有效率。」穎媽媽接著說,三十多年前花蓮慈院建院期間,當時非常克難,什麼事都要自己來,一次上人看到大家折的紗布既不美觀又沒效率,上人說:「師父教你們。」

「我折了一個,抬起頭,要拿第二個,上人已折了一疊,既方正又美觀。」這樣驚人的速度,提醒穎媽媽做事都仔仔細細,用心於每個當下。

做事虔誠、用心、謹慎,結果大不相同。

◎學智慧,清淨在源頭

暉媽媽(陳燕絨)分享挑揀花椰菜的秘訣,老菩薩的人生哲學和智慧,在歲月的推移中不斷增長,其典範也讓大家點滴在心頭。(攝影/釋德澡)

最近,做花菜干是精舍常住眾的另一種學習。花菜要切成薄薄的一片,才容易烘乾;要展現真功夫,需有一些小秘訣,「下刀時,力道要輕。」暉媽媽(陳燕絨)說:「花菜梗與花分叉的地方,刀不能直接畫下,順勢輕輕地撥開就可以了,這樣花才不會損傷,也不會浪費很多花菜。」

薄得恰到好處,烘乾一次ok,吃起來也最適口,清淨在源頭,小小的一個動作,經濟又美味。

不經一事,不長一智,在學習中培養智慧,在學習中傳承功夫,老菩薩的人生哲學和人生智慧,在歲月的推移中不斷增長,其典範也讓大家點滴在心頭。

◎事理圓融,清淨在源頭

瓶瓶罐罐清洗乾淨,環保清淨在源頭。

餐後喝「惜福水」,盤子刮乾淨,克己復禮,碗盤好洗又省水,用齋清淨在源頭。

餐後喝「惜福水」,盤子刮乾淨,克己復禮,碗盤好洗又省水,用齋清淨在源頭。(攝影/編輯組)

保持廁所乾淨,給人一個潔淨的空間,如廁清淨在源頭。

人人守禮節,如規如律如儀,民德歸厚,道德清淨在源頭。

大家顧好一念心,辨別大是大非,心靈清淨在源頭。

繞佛繞法,前面的人步步穩健、踏實行正道,跟隨者依循前人足跡不偏差,繞佛清淨在源頭。

去無明,斷妄念,除習氣,本性清淨在源頭。

大懺悔,滌心垢,持齋戒,淨身心,入法清淨在源頭。

八識田中的惡念惡緣一一清倉,留下好因善念,業種清淨在源頭。

一切清淨在源頭,存好心,發好願,做好事,處處為人、事、物設想,則心淨、事淨、物淨,進而人圓、事圓、理圓。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