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城一憩再出發

0觀看次
A- A+

佛陀來人間,開示「深廣大智」之中道,只要不間斷薰習佛法,將佛種深埋心地,生生世世持續精進;這一生最終時休息一下,如在化城一憩再出發,來生這顆種子再生根、萌芽、茁壯,又能開花結果,不斷延續好因緣。

──摘錄自證嚴上人開示

落羽松步道(十五)
化城再現──虔誠一念心

「落羽松步道」一共鋪設了三段的一○八塊石板。第二段一○八,稱為「化城再現」,表示學佛之路雖遙遠,仍懷有希望,也是鼓勵不要放棄。

「化城再現」的地磚,是從協力廠惜福回來的,為之前協力廠步道拆下來的磚,經過高壓噴洗乾淨後再鋪上。

〈化城喻品〉
人生長途上的良師之喻

《法華經》〈化城喻品第七〉經云:「如彼導師,為止息故,化作大城,既知息已, 而告之言,寶處在近,此城非實,我化作耳。」

佛陀以「化城喻」來解說,諸佛世尊了解眾生的心理是那麼膽怯而懦弱,因此才用方便之力,在成佛道上,為了不讓眾生畏懼成佛路途遙遠而不肯行,讓眾生在中途能有短暫的休息,於是說出聲聞、緣覺的修行者,所樂於信受追求的二種涅槃來,讓他們不致在修行路上有所停頓,再伺機引導他們繼續走進大乘的道路。

「化城喻」的故事是這樣的:
有一條非常長遠艱險難走的路,荒漠空曠,絕無人煙,是個令人怖畏之地。但是有許多人為了探取寶礦而想從這條路經過。這時,大眾中有一位導師,十分聰慧,他能察知如何避開危險,到達目的地(寶藏所在地),於是他要引導眾人通過這條艱難之路。

不料,到了中途,群眾中卻有人懈倦了,想退回原來的地方,這些人對導師說:「我們累得要命,而且非常害怕,不能再往前走了。再下去的路程還是很遙遠,現在我們想回去了!」

這位導師聽了之後,覺得這些人很可憐,為什麼要捨棄探取大珍寶的機會而退回去呢?他想了以後,就用方便力,在中途變化出一座大城,然後對眾人說:「你們不要怕!不要退回去,現在這座大城你們可以隨意到裡面住宿、休息;等休息夠了,再從這座城出發,到達藏寶的地方去。」

這時疲倦極了的人,心裡非常喜悅,大家這時在想:我們現在終於免除險惡了,很快就能安穩地休息!眾人就這樣進入幻化的城裡,覺得已解脫危險,安穩自在了。而在導師知道大家已經得到充分休息,不再疲憊倦怠時,便將所化的假城,讓它消逝掉。然後對眾人說:「大家繼續前進吧!藏寶的地方就在附近,剛才那座大城是我化作的,為的只是讓你們休息而已!」

每次克服困難後的喜悅,就如同一座化城,讓我們能暫時在堪忍的娑婆世界中,離苦得樂;在艱險的菩薩道上,難行能行。「化城」,固然令人得到短暫的身心舒暢,但終究不是目標,最重要的是學習導師的精神,透徹一切真實的狀況,以駱駝的耐力堅持到底,才能永遠走在菩薩道上,不退初心,尋得慧命的珍寶。(以上故事取材自《花開見蓮心》)

(整理、攝影/釋德懋)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