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經典 永續二五

0觀看次
A- A+

撰文/彭鳳英

《經典》雜誌累積逾二千五百萬文字,近四萬張攝影作品及無數的插畫、圖表,這些都是背後無數人的心血。(圖片來源/《照見想想》翻拍)

《經典》雜誌於1998年8月創刊,證嚴上人期許《經典》能為時代作見證,為人類寫歷史。至今屆滿二十五年,三百期的雜誌,累積逾二千五百萬文字,近四萬張攝影作品及無數的插畫、圖表,這些都是背後無數人的心血。

8月9日至9月3日,在臺北101大樓和慈濟基金會「植境」複合式概念館,擴大舉辦《經典》二十五周年雙展區攝影展。以「我們是誰」、「華人歷史」、「我們的島嶼」、「島國的想望」、「共業共善」五大議題為展覽內容,將和長久支持《經典》的讀者們分享四分之一世紀以來,不變的人文關懷視角。

8月18日上午,人文志業中心合心精進長姚仁祿,帶領部門代表在新店靜思堂與上人溫馨座談。而《經典》雜誌部門的楊舜斌,則說明《經典》二十五周年攝影展的規劃內容,以及展覽期間收到參訪者的回饋等。

◎看照片說故事的力量

《經典》二十五周年攝影展,希望大眾能感受照片裡的故事,更希望大家知道,原來臺灣真的很有福報。(圖片來源/《照見想想》翻拍)

二十五周年攝影展的五個主題,第一「我們是誰」,是從南島語族說明臺灣島民是如何過來的。第二「華人歷史」,是希望大家能飲水思源,了解華人有什麼樣的壯遊。第三「我們的島嶼」,呈現的是臺灣在地的風土民情,以及各種植物生態和食安議題。第四「島國的想望」,在立足臺灣後,如何取進世界,或是可以效法的地方。第五「共善共業」,希望將慈濟的觀點,讓大眾看到。

101大樓,每天有數萬位所謂的高知識分子流動著,雖然知識很高,但不一定能有見苦知福的部分。上人提醒慈濟人要轉識成智,希望在101的展覽,有更多的高知識分子,能夠感受照片裡的故事;更希望透過攝影展,讓大家眾知道,原來臺灣真的很有福報。

楊舜斌問:「各位看到這張照片,想到的什麼?沙漠嗎?不,這是黃豆,是黃豆的貨倉,從美國運來的黃豆,是我們吃的黃豆。」許多民眾看到這張照片,都非常有感覺,因為他們知道了「吃」背後的故事。(圖片來源/螢幕擷取畫面)

「共善共業」主題區展出的「南亞大海嘯」照片,是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大地震所引發的巨大海嘯。許多家長帶著孩子看到這些災難照片時,都會停下來和孩子說明災民所受的苦難,兩相比較,生活在臺灣有多幸福。(圖片來源/螢幕擷取畫面)

◎經典傳奇 歷久彌新

蒞臨第二展場「植境」的專欄作家、政府官員、林業局自然保護署長官、荒野保護協會李偉文榮譽理事長等人,都表示《經典》是穿越時空距離的靈魂與眼睛,是本非常有深度的雜誌,也能夠歷經時代的考驗,不斷讓不同年紀、不同時代的人,反覆觀看都會有所收獲的典籍。

在副總編輯潘美玲的眼中,《經典》從創刊至今三百零一期,採集紀錄團隊曾到世界各地做過不少專題,如發現南島、西域記風塵(阿富汗的巴米揚大佛)、島與路、善行、川流臺灣、島國.人嶼、真食餐桌、蓽路臺灣、人樹之間等等。

《經典》有如種下一棵大樹,只要繼續勤耕耘,相信會成為庇蔭社會心田的大片綠蔭。(圖片來源/《照見想想》翻拍)

二十五年來,最困難的是什麼?那就是寫稿。潘美玲時常問自己,為什麼要寫這一篇?其實《經典》的文章特別難寫,因為字句「錙銖必較」,對於每一個寫下來的句子、說法都要非常負責;內容鋪陳「用心良苦」,核實非常的重要,而圖片更是「百中選一」。有位學者說:「《經典》是一個可以發掘深度問題的雜誌,而且是一個沉默但很長久的社會運動。」她欣言,這個部分的確做到了。

《經典》走過四分之一個世紀,有如種下一棵大樹,二十五年前播種下苗,慢慢長大,只要繼續勤耕耘,相信會成為庇蔭社會心田的大片綠蔭;就如淨化人心一樣,種下善苗,對社會產生緩慢但長久的影響。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