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被考倒的王建忠

0觀看次
A- A+

撰文/魏玉縣

王建忠平時廣結好人緣,知道他在5日這天要來見上人,許多人都來為他打氣,整間會客室座無虛席。(圖片來源/螢幕擷取畫面)

「要知道,師父在你的心中。這麼多慈濟的師兄師姊在你身邊,慈濟家庭大,大家都很關心你。」「你有聽法,法都有入心。我們這時候,真正是要安然自在,知道嗎?」8月5日上午,臺中靜思堂的會客室,上人離開他的座位,緩步走到王建忠的面前,殷殷叮嚀。

半躺在輪椅上的王建忠,是中區的展布團隊窗口。他用僅能動的右手,緊緊握住上人的手,眼睛直盯著上人。他雖然口不能言,但是從眼角滑出的淚水,可以想見上人的字字句句,他都聽進去了。想必王建忠自己也料想不到,有一天,他竟然能這樣握住上人的手。

上人這時不像是「師父」,而王建忠也不是「弟子」。眼前更像是年邁的「慈母」,萬般不捨地對病中的「孩子」,做最後的叮囑。上人接著轉向王建忠的太太王素華,告訴她,「這是這一生的緣,要好好照顧他。」

王素華則哽咽地邊抽氣邊對上人說,當王建忠得知化療、放療都無效時,決定要保留身軀,回到花蓮慈濟醫院,讓未來的大醫王學習。「這是他最後覺得能夠完成的任務,他覺得他的這一生,才有價值。」

◎考題再難 都要考出好成績

清水靜思堂「行願館」的展布,王建忠是主要的策展人,他事後分享當時規畫的構想以及架構。(攝影/陳緯)

去年十一月,王建忠發現自己在敲打鍵盤時,常會按錯鍵,又被發現,他在走路時,會不自覺地走偏。展布團隊的劉宇涵一直勸他,「師伯,你一定要去看醫生!」這一檢查,才發現腦中長了一顆七公分大的膠質母細胞瘤(GBM)。

檢查結果出爐,身旁的人都為之震驚與不捨。「這次老天出的題目,就有點比較意外,也有點難。」去年(2022年)12月4日,就在他開刀前兩天,他接受人文真善美志工採訪時說,「但是我還是要坦然面對,不能被考倒,甚至應該要考出一個好成績才對。」

因為腫瘤的位置很深層,無法完全切除,因此還留有約兩公分的腫瘤。主治醫師決定在隔週後,同步給予放射線治療及口服化療,希望藉由密集的治療,殲滅還存留的癌細胞。王建忠出院後,行動不太自如,幾乎每天由家人陪著到醫院做復健。

雖是展布窗口,王建忠總是「校長兼撞鐘」,總是親自帶著大家一起做。(攝影/陳麗雪)

此外,他依然心心念念中區的展布團隊,也心繫慈濟的許多大活動。劉宇涵就在分享時提到,后里聯絡處將成為《無量義 法髓頌》的彩排場地,展布團隊要在4月1日那天去張貼《無量義經》海報。她邀約王建忠,「師伯,我們一起去啦!」他回說:「我什麼事都沒辦法做。」

劉宇涵還是告訴他,「你以前都『校長兼撞鐘』(臺語),一方面要巡頭看尾,還要帶我們一起做。現在你專心當『校長』,『撞鐘』的事情,就由我們來做。」王建忠後來真的去了。等到團隊將海報張貼好,他拄著拐杖走向海報,忍不住伸出右手檢查,海報是否貼得平整。

◎慈濟大家庭 法親如血親

中區的展布團隊,在王建忠的帶領下,跟著基金會的文宣室,做過大大小小的展場,也到過深圳、四川。許多人聽說他已在五月中旬,決定放棄所有的治療,改為在家安寧,都相當不捨,紛紛到家探望。得知他在5日這一天要來見上人,也都相約來為他打氣,因此整間會客室,座無虛席。

王建忠在眾人的心目中,總是「只做不說」,所以之前要安排他跟上人分享他做的展布,他總是回答:「這都是本分事,沒什麼好說的。」

面對王建忠的人生課題,太太王素華(右)的感受最深。她告訴上人,雖然全家人都面臨這個「考題」,但是依然守之不動,因為得到了上人滿滿的法水。(圖片來源/螢幕擷取畫面)

吳麗華也感慨地說,「我欠建忠師兄一個見上人的機會。」去年11月,上人行腳到臺中,團隊跟上人分享臺中靜思堂通過「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的事項時,原本安排王建忠跟上人分享。巧的是他當時確診,所以無法前來分享。今天能夠來見上人,吳麗華雖感安慰,卻也覺得很不捨,是在這樣的情況之下。

「雖然全家人都面臨這個『考題』,但是我們依然守之不動,因為我們得到上人的法水,是滿滿的。」王素華提到,她在1991年中風時,在醫院待了一個月。當時已是慈濟會員的王建忠,鼓勵她要走入慈濟。在1997年受證的王素華說:「只有慈濟大家庭,才能解我心中的苦,才能把我的心胸放大。」

5日這天,女兒王筱琪也陪著王建忠前來。上人知道王筱淇有自己的媒體工作室,交代她,「媒體,要弘法利生。媒體要報導好事,這是爸爸要做的事。」上人再告訴她,爸爸最希望的是孩子也能走入菩薩道,並問她:「妳願意嗎?」王筱淇點頭說:「我願意。」「過去爸爸的身邊說,這是他最希望妳做的,爸爸也是期待。」王筱淇倚在王建忠身旁,用手輕撫著他的手。父女濃郁之情,溢於言表。

台中慈濟環保30年特展於台中靜思堂開展,王建忠(左)用回收的寶特瓶蓋設計出五彩繽紛的鯨豚出水圖。(2020/07/15;攝影/陳誼謙)

「過去是這樣的用心護法,也是真善美。慈濟在大家的護法之下,一步一步在人群中,不斷地為人間付出。」上人對著王建忠說,展布團隊不只是看到人間的無常苦難,還留下很多畫面,「可以成為慈濟人間歷史的記錄,所以你們的付出很有價值。」

縱使千言萬語,彷彿也無法言盡上人想對王建忠說的話,上人注視著王建忠,一字一句叮囑著,「你的小家庭,擁有慈濟這麼多的大家庭,大家來關心,要你放心。」上人再次期勉,「你們要跟著師父,生生世世。我時常說,先我而去的是先去鋪路,我跟著,還是會走在菩薩道。」

「大家心中要有佛,佛陀就是覺悟,人人都有覺悟的本性,你有、我有,大家都有,所以叫做佛,所以不要忘掉了自己的覺性。」上人在會客室,語氣懇切,若說是在講給王建忠聽,不如是希望所有的慈濟人都能夠明瞭,「不要忘掉菩薩道,是你、我、大家,要永遠不斷,生生世世要開下去的。」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