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花店老闆 另類的行善盡孝

0觀看次
A- A+

文/劉麗美

北區、新竹及嘉義志工,在阿里山鄉為村民運送輔具。(攝影/葉晉宏)

「有誰願意加入送輔具的行列?」「我願意!」志工莊聰敏毫不猶豫,立即舉起挺直的手,而那雙自願承擔送輔具的手,從2022年四月初嘉義輔具平台開始運作以來,就未曾停歇過。

莊聰敏與太太李梅英同為慈濟志工,在推素過程中,因為感到「心虛」,於是收起了經營二十七年的葷食自助餐,改開豆花店。豆花美味好吃,忙碌的生意,而收送輔具又往往要配合案家的時間,以致經常忙到半夜二、三點還在磨豆漿。夫妻倆相互搭配志業及家業,如遇到慈濟大型活動,所幸關起店門暫停營業。

在輔具運送過程中,莊聰敏感觸最深的是病苦。有位高齡97歲臥床的老爺爺,照顧者是他年邁的太太,他們老老相依,住在老舊的眷村裡,沒有鄰居。原本約定好運送輔具的時間,出發前卻聯繫不上,經由委託友人至爺爺家關懷,原來是爺爺的太太跌倒了爬不起來,幸因輔具志工積極態度,老太太才能及時得到援助。

莊聰敏(右)在案家狹窄的樓梯間與志工一同搬運輔具。(攝影/葉明煌)

「行善行孝不能等」,一直以來,莊聰敏夫婦與患有巴金森氏症及慢性疾病的母親同住。一年多來,母親身體每況愈下,莊聰敏也因太勞累,曾在一年內眼睛微血管破裂十多次。今年六月,母親住院天數近二十天,每天醫院、家裡兩頭跑,所以面對案家的病苦更能感同身受,他每天虔誠祈願,希望將功德迴向給母親,祝福母親平安吉祥。

志工運送輔具到偏鄉,最常遇到衛星導航找不到地址的情況,此時當地志工成了最佳的導航者。位於嘉義縣西南沿海的布袋鎮,是美麗純樸的漁村聚落,老年人口已突破20%,進入「超高齡社會」。長者有輔具的需求,布袋當地的志工,不但前往帶路,也號召包含來自義竹的志工共同關懷,成了長者最溫暖的依靠。

年輕人也加入清洗輔具的行列。(攝影/陳明周)

其中,原本居住在桃園的志工陳當世,為了完成父親的心願,回到布袋老家耕耘二甲的農地,感受到偏鄉獨居及長者較多。雖然本身已72歲高齡,除了務農,也開著車從布袋至嘉義市區收取輔具,再運送到布袋的案家,不辭辛勞來回百公里的路途,一一完成送輔具的使命。

嘉義輔具平台運作一年多來,多次前往阿里山鄉,及跨海運送輔具。每個月完成上百件的輔具運送,至今年六月共運送出1400件輔具,秉持著「滴水不沾,分文不取」的理念,若遇經濟貧困者,更結合慈善,發揮愛與關懷的循環。以澎湖來說,先由全台輔具平台彙整所需輔具,專案運送至布袋港,由嘉義區志工協助裝櫃,再運送至澎湖,志工頂著35度以上的炙熱高溫,雖然個個汗濕衣襟,但助人的心卻很歡喜,也為偏鄉挹注醫療資源。

嘉義志工支援輔具送到澎湖,志工莊聰敏(左三)與陳當世(左二)於布袋港協助輔具裝櫃。(攝影/張小娟)

人生最苦莫過於病苦,在最徬徨無助時,需要的是支持的力量及依靠。證嚴上人感恩輔具志工,將回收的輔具經清洗、整理、修理,哪裡有需要,再運送到所需要的家庭,哪怕是上山搬運、走過一村又一村、爬過一階又一階,扛著重重輔具,有心就不怕辛苦,轉辛苦為幸福,是慈濟人愛的能量。

【2023/08/01大林慈院 嘉義志工溫馨座談】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