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佑土耳其(二十七)慈濟賑災倉儲有多大

0觀看次
A- A+

撰文/林純霞(花蓮)
攝影/蕭嘉明

慈濟把每個人的愛心、善念顧好,日日滋養成長。因應眾生需求時,愛就能汩汩湧出!

一輛從電視畫面上看起來約四十八噸的大貨卡,載著滿滿一大袋、一大袋的白色大布包,緩緩從土耳其伊斯坦堡的街頭駛近,停靠在滿納海國際學校路邊。

車上滿載慈濟基金會第一批馳援土耳其震災災民的毛毯,讓人振奮與感動!

瞬間,看到學校校長主麻教授,已登上車頂,路旁一字排開的學校師生已備好位,校長、師生開始將大布包的毛毯,從車頂卸下、搬運、存放在臨時騰出的空間......

為了搶時間,提供保暖毛毯給地震後,長途跋涉到伊斯坦堡依親的災民,慈濟土耳其勘災團,以最短的時間,採購了二六二○件毛毯,在二月十五日運抵伊斯坦堡的滿納海國際學校。

二○一五年慈濟基金會在土耳其成立「滿納海國際學校」,為逃難到土耳其的敘利亞難民設立「第二個家」,這個「家」是敘利亞難民學童綻放希望的受教所在。而學校,在這次大震後,也成為慈濟在伊斯坦堡賑災的重要「善行聯絡」據點。

「毛毯全在當地採購,而且和一九九九年土耳其大地震時,慈濟採買的毛毯是同一家供貨廠商。」土耳其慈濟志工胡光中說。

「二十三年前,當時要先付訂金,還要簽辦很多的手續,可是這一次完全不需要,這就是『信任』,他已經知道慈濟在做什麼。」胡光中很欣慰的表示,廠商還自動降價許多。

這一批賑災物資,是搶時間,從企業廠商倉儲中調度過來的愛啊!

一九九九年台灣九二一大震後,許多的學者、專家與媒體,非常好奇想了解——「慈濟大型的物流倉儲」有關的三個問題。

「您們的物流倉儲在哪裡?」這個問題,當時最常被問到。

「如果沒有大型倉儲,慈濟怎麼可能在面對災難時,老是在第一時間提供最符合災民需要的物資?」

「您們又是如何調度大量的賑災物資?」

尤其記得,九二一大震後,慈濟在第一時間提供了災區最需要的屍袋、冷凍櫃等,補足了政府調度的缺口。

「到慈濟找答案!」成為外界積極探討的目標。

慢慢地,外界懂了!

慈濟有錢,更有愛;但錢都在每個人的口袋裡,都在各有所長的企業愛心裡。

懂得愛,就時時懂得布施。

這是證嚴上人教導弟子「善養道糧」的法門。

「所以,慈濟沒有超大型的物流倉儲,是把每個人的愛心、善念顧好,日日滋養成長。因應眾生需求時,愛就能汩汩湧出!」媒體、專家透過訪談、實證,得到了答案。

此次,台灣關懷土敘賑災,慈濟內湖園區,自二月十日開始,「搖身一變」,成了「暫時大型倉儲中心」,一個星期的時間,完成各類大小物資分類、打包、裝箱等作業,總計三萬三千六百八十八箱,並由土耳其專機送往災區。

慈濟內湖園區,平日主要在發揮環保教育功能,也不是物流倉儲所在,在這次行動中,成為海納台灣人愛心的「善護所在」。

而土耳其的滿納海國際學校,平日是一所圓滿敘利亞難民孩子受教的園地,它不是物流中心,但這次賑災行動,它發揮了接引的「善行所在」。

「人要維持生命,不可缺乏糧食;慧命要成長,亦不能缺乏道糧。」上人教導弟子,以清淨無私的大愛去救拔苦難,在行善中增加「慧命道糧」。

道糧,善養在每個人的心田、心識裡,不需要儲放在有形的倉庫裡。

道糧,可以隨時、隨地、隨處、隨緣,因應眾生需要,而「當下」提用與行動!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