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人

0觀看次
A- A+

撰文∕徐翠苓(花蓮)

在我們的生命中,誰是讓我們念念不忘的人?誰是我們生命的貴人?即使這個人已經離開人世,我們還是會不時地想起他,甚至常常提起他。

2023年農曆大年初八上午,在上人的會客室二個多小時的溫馨座談中,「沈喜洲」師兄的名字,不斷地被回來靜思精舍,向上人拜年的新加坡慈濟人提起。

◎ 你是我生命中的貴人

沈喜洲師兄為「善念齊聚.送愛到海地」新春大愛園遊會募款,進行準備作業。(2010/01/29;攝影/劉素方)

執行長劉瑞士師兄讚歎沈喜洲做慈濟「好像坐火箭」般的精進。「今天新加坡慈濟志業蓬勃發展,除了感恩前人開道鋪路,沈喜洲師兄更是發揮他一分安定的力量,使我們無後顧之憂。分會需要錢,他都挺身而出。處處為他人著想,盡心幫助所有的人,做到有求必應,做到了守志奉道,依教奉行。」

「他高調做事,低調做人。做事情很快,尤其是做慈濟事。」現任實業家聯誼會總召集人黃泉霖說起了沈喜洲的「快動作」。他二人,一個急驚風,一個慢郎中。

「雖然我們個性不同、想法不同、做事的方法也不同;有時候難免有爭執,但是,我們是做慈濟的最佳拍檔。」

沈森平是新加坡馬來亞磅秤有限公司的總裁,為了在生意上與人有共同話題,養成了交際應酬搏感情。喝酒作樂到半夜三更,對以前的他來說是家常便飯;荒唐的時候,連孩子幾歲、讀幾年級都不知道。

雪隆分會舉辦《慈悲三昧水懺》經藏演繹,來自新加坡的志工黃泉霖師兄(濟澤;右)、沈喜洲師兄(濟揚;中)、沈森平師兄(濟黎;左)前來欣賞經藏演繹。(2015/07/04;攝影/翁書霖)

2008年沈森平參加沈氏公會的宴會,認識了沈喜洲,在他的邀約下參加了「實業家靜思生活營」,回到新加坡後便開始做慈濟。「投入慈濟後,我賺到很多『時間』,我把以前用在吃喝玩樂的時間拿去做志工,生活變得充實有意義。」

沈森平失衡的人生,沈喜洲讓他有機會重新校正。

從事棕櫚油生意的實業家吳和敬,也是被沈喜洲「拐」進慈濟的。如今,不僅一家九個榮董,家人也陸續投入慈濟。「只要新加坡分會有需要,我也會學習沈喜洲的精神,挺身而出,盡心盡力承擔。」吳和敬要為沈喜洲延續「行」菩薩道的願力。

志工黃泉霖師兄(濟澤,左),代表慈濟接受實業家張秀玲(右)的善款,並感恩洗衣工廠給予機會分享慈濟的大愛足跡。(2022/06/07;攝影/曾美珍)

經營洗衣廠的張秀玲,2007年回臺灣參加「實業家靜思生活營」後,發願以工廠為修行道場,不僅在洗衣廠帶動員工做環保,推動素食也不遺餘力。原本積極投入的張秀玲,卻因故與慈濟漸行漸遠。沈喜洲不放棄,一直拉著這條菩薩道侶的線,「我會帶著妳一起在慈濟學習。」張秀玲記得沈喜洲對她的承諾。

再回來慈濟大家庭的張秀玲思索著:「這分慈濟情,我該怎麼回饋呢?」

「沈師兄最掛念的就是新春慈善義賣會了,就由我代替他接下來做吧!」沈喜洲捨身示現,對張秀玲產生很大的衝擊。「就以這分承擔,回饋、紀念沈師兄吧!」

說是紀念、報答沈師兄,但張秀玲卻在承擔中找到了自己。「原本以為我為慈濟做了很多,其實是自己在慈濟裡得到更多。」

◎ 捨身示現

2010年海外培訓委員慈誠精神研習會,沈喜洲師兄(濟揚,右)與同修蔡雅歲師姊(慈宣,左)合影。(2010/12/07;圖片/林翠蓮提供)

沈喜洲夫婦2007年在實業家王威勳和劉瑞士的邀約下,前往臺灣參與「靜思生活營」;翌年,他邀請友人再度參與,那一次他被證嚴上人的悲願和慈濟志業的開闊震撼。返回新加坡後,便積極投入慈濟各項活動,承擔新加坡實業家總召集人,帶動企業界朋友加入志工行列。

夫妻倆於2010年同時受證慈誠、委員,皈依上人座下;法號分別是「濟揚」、「慈宣」,「宣揚慈濟」是夫妻倆在新加坡的責任、使命。

因為了解推動志業的善款來之不易,沈喜洲除了自己捐款響應外,也積極召募實業家朋友一起共襄盛舉。只要是募心募款,他都一馬當先。不少人因他的熱忱、誠懇感動,進而在他的接引、陪伴下,一步步成為慈濟志工。

十多年來,他全心推動慈濟志業,找土地、募善款、親身訪視貧病,四處奔走,從來不喊累,就如他高大挺拔的身姿,予人安定的依靠。十多年的慈濟菩薩道上,每位曾和沈喜洲接觸的志工,無不感受到他平等無私的「誠」與「情」。

是示現無常,還是自然法則?

晴天霹靂!

2021年6月6日,新加坡慈濟人口中的「沈爺爺」(沈喜洲),於七十二歲壽辰這天,在睡夢中安詳辭世。

慟!

不捨!

「真的是很心痛,我們失去了大家公認的人品典範,真的是晴天霹靂。」黃泉霖哽咽的說。

新加坡分會佛誕日浴佛典禮;沈喜洲師兄(濟揚)虔誠禮佛足、接花香。(2016/05/08;攝影/蔡長盛)

眾人不捨、悲痛的心情,在上人隔天的開示中得到了安慰。「他有好因緣,已經再來了,還會回來承擔慈濟志業。他對佛法的信仰很深,跟隨師父的志願很真,所以我相信他已經在某一個家庭裡,見人就笑,人人看到他就歡喜。不要太掛念他,雖然不捨,但是我真的很羨慕他來得自在、去得自由,輕無縹緲,多麼幸福!他先我而去,替我鋪路,我們會在同一條路、同一個大道再相見。」

「雖然我們失去了喜洲,不過又增加了菩薩,有多位實業家投入,還有一大群年輕菩薩,而且喜洲的兒女也會和媽媽一起行菩薩道。相信你們用心為新加坡社會開大道、鋪平路,新加坡慈濟志業會愈做愈好,志工也會帶得更好。」

「沈爺爺」在睡夢中輕安瀟灑地離去,雖然沒有留下言語,但他的身教、言行却讓每一位曾經和他接觸的人,都暖在心頭。

超過一年半了,法親家人對沈喜洲的懷念有增無減;他是許多人生命的貴人,上人稱讚他:「有把握人間的因緣,他現身度人,啟發、延續了很多人的慧命。」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