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書」增智慧 品「蔬」長慈悲

0觀看次
A- A+

撰文/陳美慧
攝影/范賢明

常說「危機就是轉機」,雖然疫情當前,但拜現代科技之賜,慈濟志工推廣素食、品書會和薰法香,都改為線上進行,因而開展出新的氣象,既安定人心,又能接引人間菩薩。

「品蔬匯」成員一同帶動蔬食共善,推素募愛。

北投區志工羅緣華在家參加線上品書會時,不斷聽到上人呼籲:「面對疫情,唯一靈方妙藥是茹素。」她思索著,「不能外出又要推素,能如何做?」幾番推敲,得到一個結論:要讓大眾學會料理素食,才能恆持茹素。

獲得同修范賢明大力支持後,將空著的房子作局部整修,提供作為製作蔬食,募愛共善的據點。范賢明還負責採購食材,化身「蔬達樂」,負責載送餐點。

范賢明因為改變飲食,重新找回健康,是茹素的受益者。而女兒范怡楨則承擔群組小編,協助製作精美海報,負責每天菜單和訂單的處理,是父母堅強有力的後盾。「品蔬匯」群組自2021年8月成立以來,目前人數已達四百多人,一同帶動蔬食共善,推素募愛;舉凡購買疫苗、援助烏克蘭、幫助街友等都全力相挺。

范怡楨承擔品蔬匯小編,負責製作精美海報,以及每日菜單和訂單的處理。(圖片來源:品蔬匯群組截圖)

團隊之一的林月環和王心怡是母女檔,天天做得很開心;「自在」,是林月環在團隊最大的收穫,而個性活潑的王心怡,則經常講笑話,是個開心果。

陳琦蒨由於母親生病,因此發願茹素推素,每週從臺北到苗栗醫專進修,都帶著「品蔬匯」菜餚上學,利用中午時間與老師、同學分享,讓大家驚呼:「蔬食這麼好吃!」對素食也為之改觀,紛紛加入蔬食行列。

大家公認廚藝精湛的志工張阿票,原本很沒信心,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會,但因著上人一句「箸有箸的功能,湯匙有湯匙的功能」,便懷著嘗試的心到品蔬匯做香積。在大家的鼓勵下,她越做越歡喜,看到大家很喜歡吃蔬食,覺得很有成就,期望能利用擅長的手藝推素共善。

品蔬匯除了推廣素食外,也同時分享法音,讓更多人來學習上人的法。(圖片來源:品蔬匯群組截圖)

洪凱榛原本就在推素,疫情後改線上分享家常菜做法;自從加入了「品蔬匯」,除了在社區幫忙推廣,更普及到自己的會眾,得到熱烈迴響。洪凱榛表示:「疫情期間讓大家有事、有福田可以耕,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上人開示:「推素、茹素,是精進中最需要的一環。自己調伏口欲,可以影響家人向善的方向前進。自己要學會柔和忍辱,內心虔誠精進不斷薰法,走入人群度眾生;學會分享就是發露懺悔,才容易改正,回歸真如本性。」上人勉勵大家弘法利生,不只做五十年,更要接引五十代,代代相傳,讓佛法永續。

(2022/12/09 新店靜思堂會客室 溫馨座談)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