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慈濟人

0觀看次
A- A+

撰文/章麗玉

蔚藍天青映襯二樓佛堂,11月16日上人行腳來到苗栗園區,與志工溫馨座談時,甘金菊分享她如何行善、行孝,以及線上品書會的喜悅。 

志工甘金菊(中)口才很好,是苗栗園區大小活動的司儀。(2012.10.13攝影/李文善)

「去年(2021年)六月,疫情快速蔓延,人心惶惶!甘緣香(臺北淡水二區委員)告訴我,正法有安定人心的力量,可以邀請法親一起共讀上人的書。以法交心,身心自在,自然不會那麼害怕、恐懼。」甘金菊於是著手規畫,到了6月21日,「深心信解」線上品書會成立了。

「深心信解」線上品書會,一開始設定為小型讀書會,在互相關懷中,學習說法傳法。剛開始只有七、八位,陸續打電話邀約,逐漸增加到二十位。

「一路走來滿心歡喜,對我來說,過去沒有時間深入的法,在品書會中體悟了。尤其舊法新知、溫故知新。」

甘金菊表示,新受證的志工,過去來不及參與,在品書會共修中,也了解慈濟來時路的艱辛、上人不捨眾生的悲願,以及資深菩薩如何拳拳服膺跟隨上人,這些都是現代弟子最需要學習的。

「我是慈濟人。」是人稱「甘老爹」的甘照宗(濟宗)師兄,在昏迷中,對醫師詢問的唯一回應。(圖片來源:甘緣香)

「甘老爹是我的伯父,緣香是我的堂姊,他們都是我生命的貴人、善知識。緣香師姊曾經告訴我,上人在《淨因三要》中說過『親得離塵垢,子道方成就』;上人也告訴我們『行善、行孝不能等』。」甘金菊一直將這兩句話奉為圭臬。

她與姊妹的共同心願是:「盡一切努力,幫助百歲的父親,心不顛倒,意無貪戀,在家中安詳往生。」除了把握因緣,認真做慈濟,為父親植福,引導父親歡喜布施外,更想著要如何為已經失智的父親,鋪陳一條來生學佛、行菩薩道的路?

「透過大愛臺的報導,不僅見證天下苦難偏多,還可以把上人胸懷天下苦難蒼生的悲心,說給父親聽。」甘金菊也藉機向父親說明「苦集滅道」的道理,告訴父親唯有學佛修行,明白道理,人生方向不偏差,才能離苦得樂。

「父親往生前陸陸續續有一些病苦的考驗,在一次次幫父親植福的過程中,一次次的化解災厄。今年(2022年)5月 5日,父親安詳捨報,期間八小時佛號不斷。父親臨終時,弟子在父親耳邊提醒,人生多苦難,要記得跟隨上人走修行路,我們會在慈濟世界再相逢。」甘金菊說,父親清楚肯定回答「好。」

甘金菊感恩上人,感恩佛菩薩慈悲圓滿了姊妹的願!父親心不顛倒、意無貪戀走完人生最後一程。感恩來得及的愛,在父親身後撙節開銷,留下更多力量弘法利生。

「上人告訴我們,用父母給我們的身體做利益人群的事,就是行大孝。」甘金菊的大姊也在去年受證了。甘金菊期盼人人都能成為讓上人放心的貼心弟子。

早期參與訪視記錄的徐明江,對攝影從一竅不通到無師自通,總是堅持走在最前做到最後。(攝影/林昭雄)

上人開示:「過去有甘老爹,還有徐(明江)居士。他們每一回我來這裡,總是會陪伴,或在三義唱山歌〈採茶歌〉,很快樂!年紀雖然大了,好像老萊子,就是要如何讓師父歡喜。現在,總是看不到他們。他們走入慈濟那一段的日子,相信他們過得很開心。」

「尤其剛剛再提起了甘老爹,就會想到有一回,好像他在路上出了一個小車禍,有人把他送到醫院,醫師問他:『你是誰?你知道嗎?』」

「『我是慈濟人。』在昏迷中,醫生一直要將他叫醒,『你是什麼人?』」

「他還是說:『我是慈濟人。』」

「那種慈濟人已經植入心房裡,那就是一粒種子,可以生無量。相信他也是帶著慈濟這一念種子,他去了,同樣回來了,同樣他在何方的家庭,也許慈濟家庭,也許他出生了,會度化這個家庭入慈濟。」

「因為那一念種子是不滅的,是會代代相傳,只要他的種子不斷不斷地延續,他的下一代、下一代再下一代,代代相傳。」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