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推素 接引年輕人

0觀看次
A- A+

撰文/林美宏

今年(2022年)的10月15日,慈濟民權聯絡處靜思書軒外的草地上,正舉辦「草地音樂會」,並於綠籬外的人行道上,設立「呷菜小市集」,結合大愛共善,弘法利生。其中網紅新創的推素公益平台——「Food Marco」攤位,備受矚目。

就是要讓你更容易找到

創辦者黃國倫(左圖,圖片來源:連線畫面截圖)是雪梨的慈青,1997年在雪梨受證慈濟志工。之前在美國的時候,是一家上市軟體公司的董事長兼執行長,回到臺灣後,一直想著如何透過科技弘法,讓世界變得更好。「有一天,我們家師姊(太太)問我,科技怎麼樣可以幫助我們找到好吃的素食?」因為這個想法,於是激發出他設計「Food Marco」APP軟體的靈感。

趁著上人行腳臺中,在11月9日的溫馨座談中,黃國倫分享幾個頁面讓上人了解,「只要按右上角的地圖找美食,就可以看到紅色的點,這些點都是離你最近的素食餐廳;再按進去紅色的點,就會出現該餐廳的介紹。」

從農曆年到現在,黃國倫在臺灣已經簽約了四百間餐廳,舉辦三十幾場說明會,累積數萬筆的素食資料。他的目標是串連一千間全臺最大的素食平臺,希望不只在臺灣,還要將之推往國外,成為具備轉換各國語言版本的軟體,讓素食走向國際化,也讓每個旅人走到哪兒,都能使用自己的語言找到蔬食餐廳。

黃國倫希望能串連一千間全臺最大的素食平臺,並成為具備轉換各國語言版本的軟體,讓每個旅人走到哪兒,都能使用自己的語言找到蔬食餐廳。(圖片來源:連線畫面截圖)

疫情期間,許多餐廳經營得很辛苦,透過這個軟體能幫助他們打廣告、促進消費,並免於被迫關閉的困境。「這是我們想要做的事情,希望為素食餐廳貢獻一點心力。」

黃國倫呼籲大家,「現在只有兩萬人註冊,我們的目標是百萬人,最終目標是希望全臺灣,人人都可以每日一素;如果能每日一素,就可以減少許多的殺生和碳足跡。」

上人關心地說:「要統計數據,從你們開始推素到現在,放生了多少雞、豬?這樣你聽懂嗎?」

黃國倫就是臺灣囝仔,於是他用臺語回答上人,「有,聽懂,我們會把數字呈現出來。」。

在點心上 多用點心

「那時候你帶來,她才這樣。」上人用手比著高度。「對、對!」志工黃逸樵連忙點頭回應。

新加坡靜思書軒舉辦人文講座,邀請黃榆真師姊以「淨斯資糧創意點心」為主題,教導大家用淨斯資糧製作各式點心。(2017/08/03攝影/潘寶通)

慈二代的黃榆真,在三樓會客室說起三年前向上人發願,希望自創品牌,以淨斯產品,研發無奶、無蛋、無麵粉的手工餅乾;除了在自家公司為葷食員工提供蔬食員工餐,她也以食輪轉法輪為概念出發,舉辦料理講座--蔬食料理同樂會,邀約認同品牌理念的粉絲,一起來認識蔬食的美好與健康。

有感年輕人平常忙於工作及家庭,比較沒時間出來付出,黃榆真希望藉由「呷菜小市集」,邀約他們一起來共襄盛舉,發揮他們的良能外,更希望作為接引的媒介之一。她接著表示,目前正在規劃辦理年輕法親的長期陪伴計畫,希望透過這個因緣,接引更多慈二代和年輕人一起來認識慈濟,進而走入慈濟大家庭,學習以善以愛傳家。

「我們願擔負起這樣的使命,一棒接一棒。」黃榆真向上人發願,並奉上親手做的餅乾請上人品嚐。「上人上次有跟我慈示,希望能夠做軟一點的餅乾,所以這一次有帶來。」

上人問:「軟一點的,可以存放多久?」

黃榆真回應道:「可以放三十天。我們都是採低糖、低油,這樣比較健康。因為沒有放防腐劑,所以要趁新鮮品嚐。」

黃榆真的創意手工餅乾,精緻的外包裝,來自黃雋勛(左)的巧思。兩個孩子為了手工餅乾能得到更多人的青睞,常常整晚熬夜。看到年輕人在上人的引導下,有正確的道路走,父親黃逸樵說:「我真的是非常感動!」(圖片來源:榆菓)

「女兒優秀的表現,我都看在眼裡,很感動!」一旁的父親黃逸樵對女兒的努力感動於心,也站起來補充其背後的辛苦。「她研發的每一項產品,幾乎都是經過兩、三百次的失敗才成功的。」他笑著說:「剛開始,我還有點質疑,可是有一天,吃她做的餅乾,我才發現,這是天底下最好吃的餅乾。」

黃逸樵對女兒產品的肯定,並非只是父親的私心,而是看見她的用心,「上人說要多用心,我吃到的就是一個『多用心』的產品。」他很開心,女兒能夠透過手工餅乾造福人群,為推素盡心力。

上人看著桌上的餅乾,笑著說:「妳包裝得這麼貴重。」師徒的溫馨互動,引來現場陣陣的歡笑聲。黃逸樵說:「這是來自兒子黃雋勛的巧手。」兩個孩子為了手工餅乾能得到更多人的青睞,常常整晚熬夜。看到年輕人在上人的引導下,有正確的道路走,黃逸樵說:「我真的是非常感動!」

聽到黃逸樵這麼說,上人也替他感到高興:「為人父母真的很高興,兒女乖又有才華,很感恩,也為你們祝福。」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