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林淑懷
「怎麼做?做多少了?做得對不對?做對的要入帳,做錯的刪除,刪除就是懺悔。有入帳代表慧命增長,能夠高興就是法喜充滿。」上人行腳中區,11月9日與環保志工溫馨座談,提醒弟子們要自我盤點生命。上人說,每天都要核算一下,做對的事有多少,對的就要分享,分享自己的心得,讓對方打開心門,心裡的垃圾自然清除。
東勢環保志工劉秋妹,與上人溫馨座談中,「師父,我沒有後悔,做得很歡喜,我下輩子還要跟師父走喔!」(圖片來源:連線畫面截圖)
八十四歲的東勢環保志工劉秋妹在女兒生病後,常到家裡陪伴照顧她。女兒居住的公寓在五樓,裡面堆放了雜七雜八的東西,劉秋妹試著用做環保的心情幫女兒整理屋內環境,可是怎麼做、怎麼整理,就是不及女兒外出再帶回來的速度。
為了改善女兒的生活環境,連續問了三家清潔公司,卻都得到:「這個我沒辦法,那麼多、又那麼亂......」的回應。年紀大,身材又瘦小的劉秋妹心裡很難過,不知道如何是好?於是將女兒的情形,訴說給平時與她很要好的志工聽;志工將劉秋妹放在心中的煩惱,轉知更多志工。於是大家商討後,全組動員幫忙清掃。
今年八、九月間,中區慈濟人總共動員兩次,六十幾位志工合力清出兩大車垃圾、兩車回收物品,數量非常驚人,清掃過程更是困難重重。這麼多的回收物,志工從五樓往四樓接力。每一層樓三、四位志工,其他分別在五樓清掃、分裝,將回收與垃圾分類。樓下還有一群負責搬運的志工,連高齡九十歲的志工劉紀村也前來幫忙,這樣的法親情,上人聽得非常安慰:「九十歲也來幫忙,身體真好。」
東勢志工兩次動員六十多人,幫忙劉秋妹把女兒撿回家的東西清掃掉,全部清出兩貨車的垃圾和兩貨車回收物。(圖片來源:劉秋妹提供)
「我有發願,要認真做環保救地球。」自2008年3月23日,第一天踏進東勢泰昌環保站開始,劉秋妹默默自我發願「要認真做」。從此每天步行二十分鐘,是第一位到環保站開門的人。忙到近中午,起身到廚房煮簡單的餐點,鹹稀飯、湯麵、炒米粉等,讓大家不餓著肚子回家。志工回家後,劉秋妹繼續留下來整理她負責的塑膠袋,最後關門的也是她,日復一日。
環保站的工作很多,要整理的塑膠袋也不少,2016年受證委員後,有一次上人行腳來到環保站,劉秋妹跟上人說:「我太晚進來了,要趕快做,多做一些我以前沒做的那一份。」十幾年來風雨無阻,環保站已成為劉秋妹第二個家,甚至大家忙著過節慶、過新年,她也到環保站巡頭看尾,久了,成為志工口中的環保站站長。
東勢環保志工劉秋妹,每天早晚都是她到環保站開門、關門,她說工作很多,要整理的塑膠袋也不少,忙好才放心回家。(攝影/陳基雄)
閒不下來的劉秋妹,除了做環保,也在頂樓種菜,完全不灑農藥的當季青菜,健康好吃,還帶到環保站煮給大家吃。三年前把女兒接回家照顧後,每天帶她到環保站做環保,女兒病情逐漸恢復,跟著媽媽吃素,也會主動跟志工們問候道早。劉秋妹請上人放心:「她現在很好了,每天自己用走的到環保站,做好自己再走回家,也會到學校走路當運動。」
劉秋妹感恩上人,感恩慈濟志工對她的疼惜:「師父,我沒後悔(做慈濟),師兄師姊很照顧我。」上人聽了很捨不得:「歡喜平安,師兄師姊大家互相照顧她。妳自己要保護好、要健康,子女才會安心。」
其實劉秋妹的子女很放心媽媽做慈濟有人陪伴照顧。她跟上人分享,「師父,我沒有後悔,做得很歡喜,我下輩子還要跟師父走!」
「好,跟師父有約,要跟緊。」師徒很貼心地對話。
上人說:「妳還少我兩歲,還年輕。」劉秋妹答應上人,要利用能動的體力付出,做慈濟永遠不後悔,讓人生更有價值。她每天投竹筒,將功德迴向給女兒,祝福她平安健康走慈濟菩薩道路。
(2022.11.9台中靜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