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在蔓延~心頭的那盞「光明燈」

0觀看次
A- A+

撰文/紀孟賢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又是一年了,猶記去年歲末祝福時,人文推廣團隊邀請靜思書軒入校園的各中小學校長前來分享,談及書軒進入校園所帶來的善效應。校長們侃侃而談,除了感謝慈濟志工,最感謝的是上人對教育的重視。

教育的根在人品道德,靜思書軒走入校園,從硬體設備到軟體的發展,是需要大家的努力及時間來淬煉的。「走在最前,做到最後」是慈濟一路走來,一直秉持的理念。大自賑災,小至入校園,如潤物細無聲地深入到每一個需要的場合,照顧到每一個需要的人。所以當書軒走入校園時,志工們步步踏實,從無到有,從每一個螺絲釘的釘入到木工的刨製,皆由師兄姊親自動手完成,整體的安排布置,鉅細靡遺,無處不用心。不但照顧空間的布置,更照顧到孩子的需求。

人文團隊發現了照明問題,立刻由陳月嬌師姊請人將全校的燈具換新。在燈亮的那一刻,全校的師生好開心,師姊也欣喜順口說了:「好像光明燈」。(圖片來源/簡報資料)

杉林國小的靜思書軒成立了,卻發現教室燈光昏暗。校長表示,學校地處偏遠,雖申請到了經費,卻沒有廠商願意來維修,所以燈具很多都是壞的。人文團隊發現了問題,立刻由陳月嬌師姊請人將全校的燈具換新。在燈亮的那一刻,全校的師生好開心,師姊也欣喜順口說了:「好像光明燈」。家長也感慨的說:「第一次可以遠遠的就看到學校在那裡!」因為城鄉差距,僅是幾盞燈,就能給孩子們視覺上的光明,同時也因為「愛」,照亮了他們的心靈。

而,屏山國小的孩子,因為生活條件不足,導致許多孩子的視力出了問題。人文團隊得知,立刻邀請眼科醫生展開義診。在視力檢查、驗光的同時,讓孩子挑選自己喜歡的鏡框,並當場為孩子調整鏡框鬆緊,為孩子們打造最合適的眼鏡。之後,由醫師及團隊親自送回配好的眼鏡,並為孩子戴上;孩子們戴上眼鏡,臉上滿溢天真笑容,發自內心的回報大家說:「我看清楚了!」

在屏山國小的義診驗光配鏡,由小朋友選擇喜歡的鏡框,團隊當場調整鬆緊尺寸做記錄,等眼科醫師度數處方籤送過來,再一起釘封共16件。(圖片來源/簡報資料)

「愛」就是如此在蔓延著!這也正是慈濟的美!

自從書軒進入校園後,在全校師生努力的推動下,如今靜思語瀰漫了整個校園,這是上人最期待也是最高興看到的成果。因為,靜思語是最純淨最美的語言,可以淨化人心。當靜思語融入在校園中,不但淨化孩子的心靈,也彷彿一盞光明燈,照亮了孩子的未來。

葉天浩醫師及團隊送回眼鏡,並和校長結緣手工小螞蟻皮卡丘。(圖片來源/簡報資料)

慈濟人行走在菩薩道上,秉持著上人的理念,處處用愛來行事,為這個世界鋪出了一條光明的大道。上人也期許大家:菩薩本來就是人間福田的耕耘者,弟子供養師父一片福田,大家要群策群力,用心耕耘。

(2022年10月21日/高雄靜思堂)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