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用之用,是為大用──隨師花絮

0觀看次
A- A+

圖文/寧蓉(明靜)

4月11日的上午,在上人會客室,文史處會務報告開始前,德惇師父手上拿著一個裝飾品,笑瞇瞇地走到我和尤麗卿師姊前面,輕輕的說:「看!」

「哇!好美喔,棕色的,像個小仙女,是用種子做的吧!」我和麗卿師姊驚喜的小聲喊道。隨著惇師父手指的轉動,這個美麗漂亮的小仙女跳起了芭蕾舞,美極了。

「師父!讓我拍一張。」麗卿師姊迫不及待地嚷道。於是,她的手機裏留下了這個美麗的小仙女的身影。

之後,惇師父將這個美麗的小可愛,輕輕地放在上人的書桌上。

一個多小時後,同仁會務報告結束,上人感恩大家的付出,並對眾開示道:「慈濟的法門叫做『感恩』。慈濟一直都是『無所求的付出』,向來這麽做......
我們都在接受教育,道理的教育,道理呢,要回饋人間。」

又說:「有用心,去豐富(完整記錄慈濟歷史),靜思閣(藏經閣)才會有價值,傳承後代。」

接著,拿起桌上的小仙女裝飾品,觀機逗教:「沒有用的種子,也可以(做成)這樣,這是多少的種子啊?這是蓮蓬、這是......所以,人人的(真如本性)種子,不只是把它拿來做玩具,是要一生無量,合抱之樹,造成功德林。種子呢,它也可以來做裝飾品,沒有『沒有用的東西』。」

~~~~~~

我眼前看到的這個小玩偶,在它被有心人用繩子串起來之前,應該是一些不同樹上掉下,散落在地上的種子。或許還是其貌不揚、髒兮兮,沒有任何經濟價值的東西。

現在的它,卻有自己美麗的風姿,變成了上人手中用來教導弟子的「法器」。

腦海中不由的浮起兩千多年前莊子的話:「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

山上有可製木頭斧柄的樹,結果做成斧頭砍斷自己;正像可以點火的油膏,最後把自己燒掉了。

玉桂樹可以吃,所以被砍伐;漆樹可以做漆,所以被割裂。因爲有可用的地方,才帶來自己的犧牲。

人也是這樣,只知道有用之用,常陷自己於不利之境,但很少人知道無用的用處!

「無用之用」是什麽呢?

莊子在《逍遙遊》中說:「今子有大樹,患其無用,何不樹之於無何有之鄉、廣漠之野,彷徨乎無爲其側,逍遙乎寢臥其下,不夭斤斧,物無害者。無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你有一棵大樹,大得讓人們無法接受,又害怕它太無用,何不把它種在一無所用的大漠上、原野中。在它的樹蔭下,你可以徘徊、逍遙自在,甚至在樹下睡覺,不怕被砍伐,也不怕有東西來傷害它。沒有世間人所說的用處,又有什麽困頓煩惱呢?

看著那個小仙女及用來組合它的那些種子,想著莊子的話,細細的品味著上人的教導,忍不住想起曾經去過的著名風景區。那裏有一些幾百上千年,很珍貴的古銀杏樹,都是無用之用才能活至今天。經過時間與歲月,它們都變成「是為大用」了,光是看一眼這些神木,一個人就要300元。

人生應該多做一些所謂的「無用」的事情,比如看新聞、讀好的經典文學著作等,大部分人認爲這些東西都是沒有什麽用的。但文學的有用之處在於它的無用。這些無用的東西,如春雨般「潤物無聲」,滋養著我們的靈魂,讓我們的人生更有意義,更有用。

「口說好話、心想好意、愛生護生做好事」的善行就和文學一樣,看似無用,但卻一直在潛移默化的影響這個社會。讀一些無用的書,做一些無用的事,花一些無用的時間,都是爲了在一切知己之外,保留一個超越自己、淨化己心的機會。

後來我瞭解到,這個美麗的小仙女,頭上的帽子是用捲平櫟的種子、臉部是無患子的種子、手是美人蕉的種子、身體及裙子是荷花的種子(蓮蓬)、腳是銀葉板根的種子,用棕色的繩子串起來的,完成了它的「無用之用,是爲大用」。

而這,給你我,帶來什麽樣的啓示呢?

(筆耕團隊 隨師筆記 2022.04.12)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