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後的那盞燈

0觀看次
A- A+

撰文:張麗雲

林耿涼(左)和組長陳麗偵(右)平常共事時,都合作無間,和樂相處。(攝影:何佳玶)

「上人,我今天要向您報告一件我漏氣、懺悔的事。」林耿涼低頭述說日前社區會議後,對組長陳麗偵發脾氣的來龍去脈。

那天,社區歲末祝福後,陳麗偵邀請聯區的組隊長們再留下開冬令發放的人文饗宴籌備會。不料,會議剛結束,林耿涼不知為何,竟對她大聲。陳麗偵被他這一吼,整個人愣住了,就問:「隊長,你要打人嗎?」現場的其他志工立刻將林耿涼帶走,深怕他情緒不穩,場面會不可收拾。

那時已經晚上八點多了,林耿涼回到家,心裡也不好受,為了自己一時的衝動,心情一直無法平靜,也睡不著。直至凌晨一點多,他感覺不對勁,怎麼心臟好像不跳了,一量才四十幾下。林耿涼的家就位在臺中慈濟醫院的潭子區,離醫院只有五分鐘車程。他立刻趕去急診,急診醫師仔細為他檢查後,要他暫時留下來,他以為情況不妙了,一問之下,是醫師要他留下看報告,才鬆了口氣。

此時,心情稍微放鬆後,林耿涼躺在病床上,迷迷濛濛地進入夢鄉。「憨弟子啊!縮小自己!」突然,一個聲音在耳邊響起,接著又一次,「憨弟子啊!要縮小自己!」林耿涼被這聲音驚醒了,一看才睡了半個小時,但他心裡有數,應該找機會向組長說對不起。

陳麗偵回到家也九點多了,先生問她:「怎麼那麼晚才回來?」她說:「我們開會啊!可是我剛剛被嚇到了!」她將事情的原委對先生說,想不到先生沒有同理她,竟然說:「隊長只是講話比較大聲、比較用力而已。」

「比較用力而已?!」
「是啊,他又沒有對妳怎麼樣!妳要感恩他!」
「啥!我要感恩他?」陳麗偵心裡有些不服氣。

陳麗偵說到這裡,一旁的法親們轉向上人說,「上人,她的師兄就是林忠義醫師,臺中慈院的腸胃科主任。」上人點點頭,繼續聽她說下去。

林忠義細細分析給陳麗偵聽:「一個男生,早上那麼早出門,晚上又要陪妳們這些女人開會到那麼晚,他一定是累了。妳自己不累,還要開會,難怪他會那麼用力講話。而且,他只是講話大聲,又沒有對妳怎麼樣,妳應該去感恩他才對!」

「啊!我要去感恩他喔?」她還是有點轉不過來。

林忠義又補充:「對啊,妳不是說要以『和』供養上人嗎?」此時,陳麗偵終於了解了,也想到上人曾開示:「只要真誠的感恩,就不會有委屈;只有真誠的感恩,才會得到法喜。」所以,她就認真、仔細地想隊長的好、隊長的優點。

其實,林耿涼事後也對此事耿耿於懷,但是男人的尊嚴總是掛不住,要面對女眾的組長說對不起,實在有點說不出口,所以,他就拐個彎兒,邀請聯區的組隊長們來聯誼,當天的主餐是紅燒麵,然後他藉機會對陳麗偵說:「因為我們是一月份的值星,要感恩大家再次互相配合,所以我們要一一端麵給各位組隊長享用。」

這是2022年1月12日,中區的組隊長們向上人分享領眾的心境,如洗三溫暖,時而如颳風下暴雨,又時而徐徐微風、如法清涼。

林耿涼描述這些實情後,再對眾人說:「組長憨憨的,根本不知道我的用意!」本性單純的陳麗偵,不知道他想藉機圓場,卻能當眾懺悔,讓那陣無明風釀成的尷尬場面,能回復到過去兩人和樂相處、合作無間的模式。

陳麗偵經先生的點醒,果然去向林耿涼說:「對不起」,知情的志工知道後,就問她:「是他不對,妳為什麼要跟他說對不起?妳怎麼說得出口啊?」陳麗偵回說:「上人說過,『對的人要向不對的人說對不起』,我後來檢討自己,我也不是百分之百的對,一天的活動下來,大家都累了,是我勉強他留下來開會的,難怪他會因為累而心情不好。」

說了對不起,陳麗偵心裡舒坦許多,不再有罣礙。她對上人說:「我是真誠的,因為我知道,真誠的感恩會得到法喜,當我真誠向對方說對不起時,也讓對方的心得到膚慰。」說到此,她轉過去問林耿涼:「隊長,當我跟你說對不起的時候,你有沒有愣住了?」

面對在座的眾人,還有精舍師父,林耿涼被她這一問,有些難為情,一時不知從何回起,靦腆地笑笑,說:「我知道妳會說,但我故意跩一下!」大眾捧腹哈哈大笑。林耿涼也是真心懺悔,才敢坦然地在眾人面前說出實情。他說:「當時,我真的比較過火一點,她跟我說對不起,我反而不好意思!」

陳麗偵(右)承擔組長,親力親為,帶動組員向會眾勸素、推素,不遺餘力。(攝影:何佳玶)

一個下午三個多小時的座談,眾人疲累自是有,但聽兩位組隊長一來一往如打乒乓的對答,最後雨過天青,打開心結,和樂共事再向前,也算是對上人的真誠供養。不過,上人也不忘再叮嚀:「要善解、包容,自然就會合和互協,這功夫真的好好學起來,平常要記得聲色柔和。」

人生如戲,菩薩遊戲人間,人我之間的共事,是一道道艱難的人生考題,當你跨過去了,就會海闊天空。明知道清涼法水是良方妙藥,可是當無明起、煩惱纏心時,偶爾也會忘掉去用它。夫妻同修是加分,法親相知相惜是在修學分,還好當下的陳麗偵,背後有位冷靜、善解、理性的大醫王林忠義主任,如一盞明燈,在她遇見晦暗時,為她提燈照路,為她開出一帖帖的良方妙藥,在菩薩道上,互相提攜,才能順順遂遂地繼續往前。

臺中市潭子區慈濟志工在社區推素,林忠義主任分享健康的新資訊及如何護肝、養肝。(攝影:王泳渝)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