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女孩的人生考驗

0觀看次
A- A+

撰文:林淑懷
攝影:曾秀英、陳靜惠 

俗話說:「先生緣,主人福。」1月11日下午,在與上人的溫馨座談中,臺中慈濟醫院神經醫學中心主任林英超醫師就分享了一位五十一歲女士的個案。

這位女士罹患「小腦復發性血管母細胞瘤」,十年前手術很成功,可是十年來又復發了三次,也做過三次手術及放射治療,三年前再次復發。

血管母細胞瘤,屬於比較少見的神經系統腫瘤,佔原發性腦瘤的1-2%,常發生於小腦的地方。據林主任透過簡報說明,該名女士的腫瘤雖然屬於良性,看起來沒什麼,但是旁邊的小圈圈,就是一般常說的「結節」。結節沒拿,母細胞難拿,又容易復發。所以腫瘤必須整顆拿掉,還要保留旁邊正常的腦子。

復發性的腫瘤,本身形狀不規則,容易出血,而且在兩側,病人通常容易頭暈、頭痛、行動困難。這位女士就因頭暈、暈眩、走路不穩,經朋友介紹來找林英超主任,她相信慈濟的醫師「心好、人好,手術也很好。」聽了病人歷經多次開刀的害怕後,經個管師協調,林主任順利於12月13日幫她開刀成功。

手術後林主任有感而發,病人已經是第五次開刀,而且自己與某醫院醫師開刀的手法不一樣,腫瘤本身沾黏、又沾黏,已經跟小腦黏在一起了。對這樣的情況,該如何做得更好?林主任本著醫師救人的願力與專業,加上醫療團隊的細心合力,總共花了四個小時,成功取出腫瘤。

手術的困難,在於如何把腫瘤剝離?林主任說:「若腫瘤沒拿掉,病人一定醒不來。」因為碰到延腦,腳就不太會動,如果旁邊的小腦拿得多,病人醒來也會看不清東西南北。經過複雜又困難的手術後,才發現確實沾黏得很厲害。林主任形容這有如在剝橘子,「可是剝橘子可以把橘子肉和外面的皮剝爛,但這手術不但要把裡面的橘子留下來,還要把外面的皮完完整整留給患者。」

因為細膩、認真,不僅病人的腫瘤拿得很乾淨,凹陷的傷口也補起來了,第二天就能下床,而且所有症狀全改善。這位女士,對臺中慈濟醫院信心滿滿,開刀前,她自稱這是「幸福女孩的人生考驗」。

上人常常說,對的事做就對了,對於困難的病例或棘手的狀況,林主任說:「真的要去做,做了以後,才發現其實並沒有那麼困難。」他堅持做對的事情,且把困難的事做得更好。這是技術高超,受病人肯定,是堅守臺中慈濟醫院神經外科林英超主任的榮耀,也是慈濟人的榮耀。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