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吳秀玲
誠如證嚴上人所說:「時間總是秒秒分分的過去,要不是時間匆促,我還是想要再繼續聽故事。」四天的師徒相聚,溫馨的時光總是過得特別快,1月2日午后,最後一場溫馨座談,慈青團隊再度來向師公上人請安。
三天來,一百多位慈青早上四點鐘起床,來到台南靜思堂向最愛的師公上人道「早安」;一顆顆想親近師公上人的心,更緊握珍貴的機會,在上人即將前往下一個行程前,特地來跟上人說說話。
「來!二十年以上的慈青學長不在少數,站起來給上人看一下。」在南慈中國小部學務主任顏秀雯親切、開心的引領下,歡笑聲連連,她再次告訴上人:「我們都沒離開,一直都記得上人給我們的使命,除了成長自己的慧命,也都在社區帶領著學弟、學妹。」這分恆持不變的愛,感動盈滿現場每顆心。
南慈中國小部學務主任顏秀雯告訴上人:「我們都沒離開,一直都記得上人給我們的使命,除了成長自己的慧命,也都在社區帶領著學弟、學妹。」
今年(2022)和太太一起受證的慈青學長游群翔,沒有忘記和上人的約定,今年受證成為上人的弟子。成大醫學院畢業的他,現在是一名醫師,目前由成大醫院指派到雲林一間天主教醫院支援。
疫情前他就跟同仁舉辦食療團隊,招募的學員包括大陸的教授和企業家,都來到臺灣參與活動,藉由蔬食來控制三高,達到減少用藥甚至不用再吃藥的療效。疫情期間,他更積極告訴在加護病房的醫護同仁,蔬食可以避免感染病毒或成為重症的機率。
成大醫學院畢業的慈青學長游群翔,沒有忘記和上人的約定,今年(2022)和太太一起受證成為上人的弟子。
在天主教醫院推素並不容易,但他知道現今為了全球平安,上人的「大哉教育」勢在必行。在醫院他以長官的身分,請同仁吃蔬食餐,並確實要求大家身體力行,他說:「都是我必須擔起的責任。」
臺南慈青還有一個重責大任,他們結合訪視志工為弱勢的學童輔導課業。慈青課輔班成立近十年,每個星期五在柔柔月光下,由志工開車載著孩子來到成大物理新館上課,慈青除了課業上的指導,還注重人文品格教育,更廣邀青年志工一起來付出。疫情期間每一步都走得不容易,但困難不曾讓他們的愛卻步,想方設法改成「線上伴學趣」,讓孩子不因災疫而停了學習。
臺南慈青還有一個重責大任,他們結合訪視志工為弱勢家庭的學童進行課業輔導。
除了成大課輔班外,仁德靜思堂也成立課輔班,如今更跨越國際,和泰北慈濟學校連線,做線上英語教學課輔。「成功是從一個失敗到另一個失敗中,卻不失去你的熱情。」投入這一區塊的慈青朱巧宜(下圖),略帶青澀甜甜的嗓音,說著她滿心的收穫,從一開始的羞怯,到現在能全程用英文自信地侃侃而談。
上人慈藹的頻頻示意,輕嘆時間匆匆,三十年前的慈青現成家立業了,鼓勵慈青孩子們要代代相傳,要有慈二代、慈三代一直傳承下去,要相互聯繫,走這一段最有意義的慈濟路,也期勉慈青:「慈濟從無到有,從有就不只量多,質也很優,大家要幫師父挑起天下的米籮。」